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1862 > 分节阅读 572

分节阅读 572(2 / 2)

全世界的目光都在关注着亚丁湾战事,双方的优劣一清二楚。目前看中国海军已经扭转了颓势,正一点点争夺更加明显的战略优势。他们登陆索马里,目的谁都清楚,同时主力舰队出兵亚丁湾,大群的战机不停地轰炸、扫荡亚丁湾北岸,用意也明显的不能再明显。

英法德三国联军在地利和人和上都占据着无可争议的优势,还有那么多的战机,却偏偏占不到半点便宜,一次次的空中大会战都是以三国联军的失败告终,局面之差劲比之索马里都不如。自然阻挡不住战局的倾倒。

到这个时候,全世界所有人才猛然发现,属于巨舰大炮的时代真的过去了。英法德三国联合海军那么强大的水面作战能力,因为无法做到保密的问题,赫然被死死的锁在了亚丁湾。空有强大的肉搏能力而无有用武之地

日本的朝日新闻用大量文字地图和分析详细解读了这场正在进行中的大战,他们把近战强大的欧洲舰队比作了700年前的欧洲骑士,把航母作为主要战斗力的中国大舰队比作了当年的蒙古铁骑。因为认知上的错误,这些日本人把蒙古西征的胜利,当成了蒙古骑兵曼古歹战法的胜利。所以很恰当的做了这样的一个比喻:当年蒙古人用曼古歹战法吊打了整个欧洲,现在的中国人用航母飞机吊打了整个欧洲,两者极度的相似不是

日本朝日新闻也只是在东京日本有些影响力,在整个东方世界就一般般的。要是这样的说法刊登在大公报或是华夏日报上,欧洲人肯定会搬出n多史料,对着东方大喷一顿。可是日本的一家报纸么,就根本不起眼了。

整个欧洲现在都在紧张地关注着亚丁湾的空战,中国人现在已经完全占据了亚丁湾东部沿海的优势,他们会不会也登陆建设机场呢那样战争的整个态势就更加不利于三国联军了。

果然,中国战机在较为牢固的掌控了塞拉莱等地的制空权之后,精锐的海军陆战队就兵不血刃的库里亚穆里亚湾。就是紧挨着塞拉莱东边的一个大海湾。虽然那里距离亚丁还有上千公里的路途。可只要中国在岸上立稳了脚跟,他们那强大的国力发动起来,源源不断地飞机就会不停地被送到半岛来。

这个脚跟的威胁丝毫不比索马里的空军基地要小。欧洲人不让中国海航兵在索马里站稳脚跟,他们同样也不能放纵中国海航兵在库里亚穆里亚湾站稳脚跟。

“告诉泰穆尔本费萨尔,只要他愿意号召部族发动对中国人的圣战,也门以北的土地全部是费萨尔家族的领土。”

英国人开出了大价钱收买泰穆尔本费萨尔,他们之前的算盘被全部推平,现在都只有招架之功了。每日里除了要潜艇部队拼命的进攻以外,就只有尽可能的拉拢当地的土著了。

当然,他们的大后方也在全力的生产飞机、培训飞行员,并且是尽最大努力的向前线源源不断地输送着飞机和飞行员。只是这似乎没啥毛用,英法德三国的工业能力能够制造出足够多的飞机,可他们没这么多的飞行员。

一战时期的航空技术,制造一架飞机比培训一名飞行员简单多了。欧洲人这几年里用尽办法来培养飞行员,可也比不得飞行员损落的速度。

第八百九十二章出击舰队

农历11月的亚丁湾气温一点也不冷,这里是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虽然是冬天,气候还在20°以上。已经在亚丁湾北岸站稳了脚跟的中国人,足迹早已经跨越了库里亚穆里亚湾,他们的前沿机场已经抵到了拜哈勒夫,距离亚丁剩下不到400公里。如果这是在中亚,中国人早就将自己的重型轰炸机运来,亚丁已经处在中国战机的轰炸范围之内了。

所以,这场战争中英法德三国联军真心占据着最最优越的条件了。

几个月的时间里,两边的空战一场接着一场,双方都是在持续失血,可有着人力物力全方位优势的欧洲人却首先支撑不住。

他们已经找不到敢架机上天的飞行员了。

海军这段日子的士气且先不说,空军方面欧洲人彻底见识到了中国的力量。源源不断地先进战机和受到过严格训练的飞行员补充进战场,频繁往来阿拉伯海两岸的运输舰队冒着威胁也不见半点退缩,中国人的实力越打越强。而西方呢随着最好的一批飞行员的凋落,战机性能是不差,数量也能保证,战斗力和战斗意志却是直线下滑。

中国人更进一步的前沿机场已经在建设中,三国联军为了阻止中国海航兵就近获得燃油补给,把也门和马斯喀特教长国境内的三家炼油厂不受控制的都给炸了。迫使中国人在自己忙碌的补给线中不得不加入了航空燃油配额的输送。也算是一定程度上呆滞了中国人的脚步

可这并不能影响整个大局。

现在中国人还是在亚丁港东不到250公里的地方建造了前进基地,只待那里准备妥当,大量的飞机就能够从前进基地起飞,直接向亚丁港逼来。

三国联合军队现在酝酿的是一场海陆空三军联合的大反击战。从西奈半岛收掉来的英法军队,会从陆地上对着东面展开大规模反击,所有可以动用的飞机也将全部投入进这场战斗。同时三国联合舰队也会抽调全部的高速战舰以25节为标准线,不顾一切的向着拜哈勒夫沿海逗留的中国大舰队主力发起进攻。杰利科不再去考虑消息暴漏的危险了,不这样做他们才是真正的危险。

潜艇部队当然也会发疯一样向着中国大舰队主力发起偷袭和骚扰。

恶劣的局势已经不允许欧洲人继续耽搁下去了,再这么进行下去,他们要么退出亚丁湾,死守苏伊士运河。比如直接堵塞运河航道,要么整支舰队败亡在在亚丁港。

英国人自然不愿意破坏苏伊士运河,杰利科现在要做的就是殊死一搏。

赢的话,这边的局势就还能继续维持下去;输的话,剩下的舰队就老老实实的退回到地中海,用运输船堵塞整个苏伊士航道吧。

当太阳西下,亚丁港响起了一声接着一声的汽笛,一艘艘航速可保持在25节的军舰使出了港湾。打头的就是大英帝国的伊莉莎白女王级战列舰,这些两三万吨的大家伙和一艘艘的战列巡洋舰。是此次作战的主要力量。

带领这支舰队的人是英国皇家海军戴维贝蒂中将,他直接指挥着多达13艘的超级战列舰,大英帝国六艘,德意志帝国四艘,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一艘,从遥远的北美逃难来到欧洲的前美利坚合众国超无畏舰战列舰两艘,内华达号和俄克拉荷马号。

不同于原时空,这个时空中在造舰技术上得到了英国人大力支援的美国人。无论是内华达号还是俄克拉荷马号的航速全都达到了25节,可比原时空强的太多了。

弗兰茨冯希佩尔作为德意志帝国最有经验和最值得信任的战巡舰队指挥官。这次担当出击舰队的副司令,直接管辖着整个舰队的12艘战巡,大英帝国6艘,德意志帝国5艘,法国人1艘。

再往下就是两边的重巡编队和轻巡编队了,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