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1862 > 分节阅读 527

分节阅读 527(2 / 2)

乌克兰的农民不说能比中国的农民富裕,但其收入水平,绝对不低。而现在的美好日子,在绝大多数的乌克兰人眼中,都是中国为他们带来的。乌克兰国内免不了有一些亲俄敌对分子存在,但总体上,乌克兰人对中国印象很好,经济上已经融入了中国的大西部经济圈

刘暹现在对于前景很无奈,他完全把握不住欧洲人的心。一场奥斯曼战争,意大利与奥匈先后入场,英国人在背后怂恿,这固然不能代表欧洲五列强的全部,可是意大利代表着英法与奥匈代表着德奥却是清晰无比的。

与前世里,意大利人先追随德国,然后又迅速跳反不同,这个时空中意大利人与英法的关系更为紧密一些。沙皇俄国过早的崩塌,直接导致英国人与法国人对意大利人的用心拉拢,并且德意志又企图进入摩洛哥,这让意大利十分反感。

现在意大利人的屁股依旧坐到英法这一边来了,外头只剩下一只腿还在,或许下一次眨眼,欧洲就传来意大利人与英法签署协约的消息了。

德国和奥匈帝国肩膀上的压力也非常大,他们在二对三,并且因为波兰的问题,德国人与圣彼得堡的友情也半点经不起考验。这种国际形势下,刘暹不认为德国人还能如原时空那样积极挑起一场让几千万人走向死亡的战争。

刘暹也很坚定地认为欧洲人不会蓄意的对中国发出挑战,那么最多再有两三年就要爆发的德国人、英国人,他们会怎么解决自己的难题呢

看着欧洲地图上的某一片红色,以及一块白色,再看看奥斯曼,英法意与德奥两大军事集团,会如自己所想的那样去做吗

刘暹脑子里千头万绪,却理不出个头来。

英德追究会交出一份怎样的答卷呢

第八百四十一章忙里偷闲得几回

1912年10月,北欧一声震响,世界局势猛然迎来了一场新的地震

圣彼得堡与白俄罗斯合并了了。这块有着二十万平方公里面积的国家,在经过一年多的酝酿与谈判之后,终究是纳入了圣彼得堡的怀抱。

而重新拥抱了白俄罗斯之后的皿煮俄国,单单从面积和人口上来说,已经是欧洲第一大国了。近乎二百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相当于四个法国,六千万的人口也绝冠欧洲。不过从国家实力的层面上来说,从工业力量的数据上来讲,皿煮俄国依旧只能被划入二流国家。

但是没人敢小觑这一震动带来的影响,因为这意味着俄罗斯这个民族真正的重返欧洲政坛了,它在对整个欧洲整个世界发出自己的咆哮,而不再将自己的足迹仅仅地限制在北欧、东欧。

中国来说,皿煮俄国的暴起只是让本就复杂的国际形势变得更加复杂而已。反正中国的策略是以不变应万变,那就随欧洲怎么去折腾好了。

1912年的中国已经停止大规模已经好几年了,本土人口算上全部的少数民族,还有四个亿,而只说旧土东三省和内蒙的话,大概有三亿五千万,西伯利亚和中亚地区的人口这些年增长一直是很快的。而南洋与北美开发的利润也已经开始回报本土了,别的都不说,只说南洋、北美两亿移民的还贷,就让之前日子一直过得紧巴巴的中国财政猛的富裕了起来。

当年政府牵头几大公私银行对民间移民进行大规模的贷款,然后这些移民带来的钱又拿来购买政府手中的粮食、良种、农畜工具等等。这样的左手换右搜的交易中政府本就大大的剥削了一层的,而对工厂们的货款政府再以减税的形势二度消去一分。中间所得的利润已经不是30、50了,而是200、300了

当这些移民在南洋、北美纷纷站稳脚跟。两三年的经营之后,就开始进入还款期。一年偿还一部分,银行还有利息,虽然这利息率很低很低。可基数巨大的情况下,这又是一笔钱财。

所以别看这几年中国也在大规模的增强军备,主力、非主力战舰下饺子一样出现,各类型坦克、大炮更数不胜数,去年、今年还公开的大手笔支援奥斯曼、波斯和阿富汗,同时还默默地发展起了飞机制造业和航母编队。但在对外公布的财政报表上,外界再好的会计师也看不出来其中的隐藏来。

根本不知道中国良好的财政状况完爆欠账中的英法德美完爆西方所有的国家外人看到的只是中国在飞快地消耗自己所余不多的财富,中国的财政也是紧巴巴的可怜。

在1913年的初夏,历时两年多修建的圆明园充裕在遗址上重现天日,大批的珍贵字画、古玩和瓷器、玉雕纷纷从皇家库存中投入进了这座占地五千二百余亩的万园之园。还有从全国全世界各地移植来的各色异木奇草,茗桂花卉。

这里面也包括了大批从英法两国收购回来的稀世文物。中国古玩早年在西方世界根本没有价值,一副在中国珍惜无比的名人字画还不如一锭金子值钱,但是随着中国国力逐渐增强,随着中国的影响力迅速泛滥。中国古玩的价格也同中国的强势一样飞速的激增。

中国政府和皇室牵头,从英法搞回来一批批名人字画、秘府典籍、钟鼎宝器,可是花了大心血和大价钱的。但中国皇室有的是钱,而被自家老皇帝瞒着。把重建圆明园当成了老皇帝遗命来看待的中国国会,非常大方的批准了一笔笔的购物钱款,中国在收回古物过程中虽然出了大血。却根本不差钱何况这方面与政府、皇室一样行动的还有民间组织。

刘暹在中国民间的声威太高太高,很多民间组织和绝大部分的国人。也都像国会议员们一样将重修圆明园当成了他的遗命看待,民间自发的组织起了多个文物收回组织。一笔笔捐款被打到这些民间组织的账上,这两年挥舞着钞票购买中国文物的中国人,让西方人好好地大开了一回眼界,让他们真真的看到了中国的富裕。

所以,在圆明园的建造和装饰彻底完工的那一天,刘暹看到的是一个让他万分满意的结果。想想前世他穿越时还没完工的横店圆明新园,即使面积比这里大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