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的建制配置,如果换成国防军的话,全旅将士至少要一万五千人。但奥斯曼帝国的现在决定了他们的军队想要达到与中国国防军一样的人员编制,是种奢望,也是一种奢侈。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也不能改变这一点。
近卫装甲旅自然也成了近卫师,成了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的心尖子。能行的话,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根本不想把这支威慑力巨大的部队派出伊斯坦布尔。
它是整个奥斯曼帝国,装备全军最好的,军官全军中最优秀的,包括指挥官戈登帕夏在内,许多在中校留学,甚至在中国装甲兵部队中实习过的奥斯曼帝精英指挥官都在这个旅服役,这个装甲旅的作战能力可想而知。
在过击的两年时间里,近卫装甲旅每每出现在奥斯曼陆军的对抗演习当中,声威赫赫,连欧洲人都清楚这支军队在奥斯曼帝国的地位。那是全奥斯曼陆军的第一王牌。从这里走出的基层军官与士官,不少人被派往其它装甲混合部队担任基层军官。还有诸多的炮兵、工程兵、机械化步兵军官,走出近卫装甲旅就意味着升职。可以说,从某一种意义上讲,这个旅就是奥斯曼军队的小军校
也正是出于这个原因,近卫装甲旅自身背负上了巨大的负担。他们一旦出战,就必须胜利。不然整个奥斯曼陆军的士气都会大挫。
被整体奥斯曼人即以厚望的近卫装甲旅,一旦动起来,便要如猛虎出柙,横扫一切。
第八百三十三章十全大补丸
“在预备反击马其顿之敌的过程中,奥斯曼军队一共筹集了两个主战师,一个步兵师,两个骑兵旅,四个炮兵营和一支飞艇部队,接近九万军队。”
“分别布置在斯科普里和萨萨。前者是马其顿最大的城市,马其顿地区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这里。同时这个地方也是奥斯曼军队抵抗巴尔干联军前线指挥部的所在地。”年纪还不到三十岁的蒋百里在刘暹面前表现自如,对着整个马其顿反击战布局图,细细解说着。
他并没有被中国的巨变给蝴蝶没了。蒋百里这个军事人才,在巨变后的中国反而变得更加容易出人头地,闪光点更加耀眼。只能说人才就是人才。五年前他的名字就传进了刘皇帝耳朵中,两年前蒋百里进了刘暹的侍从室。
“萨萨是马其顿很普通的一个城市,奥斯曼人只在这里放入了一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旅,但这里距离保加利亚的首都索菲亚相当的近。从萨萨向东北方向一百公里的地方,就是丘斯滕迪尔。这里是保加利亚西部的一个重要城市,公路、铁路都能够直通其首都索菲亚。”
“罗团长汇报说,萨萨的奥斯曼军队至少配备了200辆卡车。奥斯曼人从国内抽掉了大部分的机械化车辆投入了这场战役。如果战斗过程理想,那里的奥斯曼军队只需要两天就可以占领丘斯滕迪尔,然后迅速对索菲亚形成威胁。”
蒋百里手中的鞭子再度指回到伊斯坦布尔,“奥斯曼的苏丹已经同意出动近卫装甲旅。预计十天之内这支奥斯曼帝国最强大的装甲力量就可以调集到斯科普里。这里的攻势才是奥斯曼人的主力所在。”
“击破了保加利亚与塞尔维亚的四个集团军。这两个国家将再没有大建制的军队存在。萨萨方面的奥斯曼军队都不需要真的进入索菲亚盆地,只需要威胁保加利亚退出战斗。奥斯曼人这场反击战就达到了初步目的。”
“但是奥斯曼军的更大目的是迫使塞尔维亚与保加利亚一同退出战争,我个人认为是不现实的。塞尔维亚很难彻底的退出这场战争。他们不同于保加利亚,他们距离奥匈太近。就像门的内哥罗一样,奥匈军队直接通过他们的国土进入战场,这个国家就完全绑的在了奥匈帝国的战车上。塞尔维亚的首都贝尔格莱德距离边境战场有着至少300公里的距离,在奥斯曼军队打到贝尔格莱德之前,奥匈军队完全有时间插入战场。”
“这场战争的规模可能还会继续扩大。奥匈帝国的海军力量很有可能加入爱琴海战场。”蒋百里赶脚这场巴尔干战争十分有可能变成奥匈帝国与奥斯曼帝国的全面较量。
刘暹闭着眼睛沉默不语。蒋百里的感觉他也有,而且在奥匈参战之后就清晰的印现在他的脑子里。中国要大出血了啊。奥匈要真与奥斯曼来一场全面大战,阿卜杜勒哈米德二世一定会伸着手向中国要钱要支援的。
9月奥斯曼的反击战打响。
首先是萨萨方向,对面的保加利亚军队只有五千不到。奥斯曼人保密工作做的很好。让保加利亚一直以为对面只有不到万人的一个步兵旅呢。结果被奥斯曼军风卷残云一样,直接横扫。开战第三天,奥斯曼骑兵就已经越过丘斯滕迪尔,向着索菲亚盆地推进。后续的奥斯曼步兵也在拖着大炮、补给乘坐着一列列火车,奔赴索菲亚。
而斯科普里呢,9月11日凌晨3时45分,奥斯曼军队的飞艇部队首先着向保塞联军阵地飞国去,目标不是联军部队的当面防线,而是这道防线背后的炮兵阵地、物资储备地、铁路、公路和桥梁。几分钟后保加利亚人和塞尔维亚人的新军就第一次尝到了体力打击的威力和突然死亡与毁灭的滋味。奥斯曼军防线上千炮齐鸣。炮弹如雨般倾泻到联军阵地。约1小时后,奥斯曼军的地面部队从南发起了全线进攻。
保塞联军猝不及防,他们之前可一支是压着斯科普里前线的奥斯曼军打的,奥斯曼人为了隐藏自己的作战计划。这段日子来面对保塞联军都表现很龟缩。上百门火炮和大量的军火储备被飞艇轰炸第一时间毁灭掉,一桶桶汽油染红了天空,大量的汽车还没来得及开动就被爆炸包围。奥斯曼人这些日子里早就把保塞联军的情况侦查了个清楚。之前引而不发,现在动若雷霆。至少百名谍报人员袭击了保塞联军的电话线、电线。一时间保塞联军的交通枢纽和指挥联络都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部队陷入一片混乱。
奥斯曼人的近卫装甲旅趁势作为全军的刀锋部队猛烈出击。很快就从几个主要地段突破了联军防线。
奥斯曼军队突破联军防线后,迅速向保塞联军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