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1862 > 分节阅读 476

分节阅读 476(2 / 2)

这点上,与奥斯曼有着同样顾虑的波斯王国,选择了派人经过陆路进入土库曼斯坦。然后横穿中亚,进到中国西北,一路陆行的穿越整个中国,从最西面来到中国的东方国度所在地。

波斯王国认为中国在土库曼,在整个中亚的举动,才能更好地说明中国人对于天方世界的态度和野心。这个比奥斯曼更加腐朽和不堪的王国,似乎完全相信中国的实力可以轻松的自土库曼发兵,灭掉波斯王国了。

这种不一样却先放到一边。

阿卜杜勒默罕默德加奇在港口区的旅馆里舒服的睡了一晚后,第二天就带着侍卫官马赫穆德谢夫凯特和两名侍从。在一名使团随行人员的带引下出了旅馆,他要自由自在的逛一逛仰光这个缅甸地区最大的港口城市。只留下了副使艾哈迈德帕夏在旅馆接待肯定会到访的当地中国官员。

仰光,缅甸的财富聚集地,在经历了英国人统治和如今中国统治的两年时间中。这个地方的重要性已经早超过了曼德勒,就是很多缅甸人,现今一提起曼德勒和仰光。第一个反应也是仰光更大、更富裕、更繁荣。

话说,中国统治缅甸的这两年里。缅甸人的生活和收入已经有了很大提高。他们的水稻种植面积在不断地增大,因为粮食贸易令整个缅甸都赚足了钱。

虽然利润的一部分被中国政府撷取了。但跟99的利润为英国人撷取的时候相比,缅甸人获取的利润就太多太多了。这些利润大部分被缅甸上层的地主和贵族们瓜分,即使后者人多不在缅甸了,但这并不妨碍他们把产业留下来。

那一部分利润都将是以百万、千万、亿华元为单位计算的。缅甸的稻米输出额去年是130万吨。

再有一点,缅甸虽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输出国,但缅甸人均的大米重量并不高。这些英国人手中都有统计的,186566187071年人均大米产量为145公斤,18711872188081年人均大米产量为249公斤,这反映出水稻作业的劳动生产率并不高。出口大米占生产量的比,18711875年平均为62,18761880年为58,18811885年为55,商品率是相当高的。

在这一时期内,缅甸大米主要输往欧洲,特别是英国。在1885年前,输往欧洲的大米一直占出口的70以上,输往东方主要是英国在东方的殖民地的,从未超过30。以18761880年为较高,达264其中一半输往印度,18811885年有所下降,为219其中印度为41。

但是现在,缅甸的大米几乎都运往东北亚,中国和朝鲜、日本是缅甸大米的主要消费国,去年运往印度的大米只占输出总量的52。

缅甸的大米会同阮朝和南天国的大米一块往东亚运,输出价格上跟往昔比似乎不占优势,但是缅甸地区内部的大米买卖价格却直接翻了一番。这些好处可都落到了缅甸人的口袋里

第七百六十八章更新了的拜上帝教

所以,阿卜杜勒默罕默德加奇和马赫穆德谢夫凯特非常惊奇的看到,仰光城内一只庞大的河蟹巨兽八爪横行的景象

“这怎么可能”缅甸不是一个存在了很久很久的独立国家吗这里不是有着悠久的王朝历史吗怎么会变的眼前这般平和

作为一个中国人为主导的城市,仰光城也似乎被注入了中国的文化气息。国人谦和、温平,会仗势欺人、为非作歹的不是没有,却绝不占据多数,那种人更会被国人自然的排斥和鄙视。用刘暹的话说,中国在北宋以后,被犬儒腐朽了七八百年,自身已经忘记了侵略性,还没学会如何做一个合格的殖民者,或是占领者所以在中亚、伏尔加河流域,在北美,刘暹会安置上大量的退伍军人,并让这些退伍军人涉入村镇基层管理当中去。那为的就是加强国人的骨头硬度

但是在缅甸,在佛教为主流的缅甸,国人这样做也有这样做的好处,中国人在缅甸与当地土著河蟹共存的很不错。配合着隔壁南天国那佛陀也成为上帝兄弟的犀利一幕,缅甸人每每都会抚胸感叹自己的幸运。真的是有比较了才会有幸福感

所以,仰光城这处缅甸的财富汇集地,全缅甸最最富裕的一座城市,中缅相处的就更加河蟹了。即使缅甸地区也存在真正意义上的反抗力量,这些人在国防军的围剿下,不仅人数稀少。本身也大多钻入了缅北的热带雨林中。即使这样他们也不会摆脱国防军的追击。中国的国防军中有的是专门应用在热带地区作战的部队,其编制下的侦察部队。就是这些反抗力量心中的魔鬼

置身在仰光这座城市的阿卜杜勒默罕默德加奇,一点都感受不到征服者的痕迹。就是苏丹力量最强大的伊斯坦布尔。都没有这样平和的气氛。随处可见的华人和缅甸人,除了他们的衣着大相径庭外,你简直难以想象他们是两个民族。

事实上,在仰光城里,民族冲突最激烈的是缅族人和克伦人,而不是缅甸人与中国人。

作为一个传统的佛国,英国人给缅甸带来的创伤不仅在实体财富、主权上,还在思想信仰上。

因为他们是信奉一神教中的公教的。

约翰牛的殖民统治首先使得最初的400万下缅甸人的居民成分变得复杂起来了。殖民统治前,下缅甸的主要居民是缅族人、孟族人、克伦人和若开人。他们中大部分都信奉佛教。仅有一部分克伦人信仰原始宗教,一些若开族居民信奉绿教。仰光也有一些印度人和少量的华人与欧洲人,但他们在全体居民中的比例非常小。英国人在下缅甸几十年的殖民统治,使得人口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最为显著的变化是印度人大为增加了。1872年,仅在仰光一地的印度人就有25万,比缅甸本地人还多14。欧洲人主要是英国人也大为增加了,他们在政治上、经济上都居于统治地位。居民的宗教信仰更为复杂了。在缅甸的印度人大多数信奉印度教,也有一部分信奉绿教。欧美人信奉一神教。欧美传教士在克伦人中颇有成效地传播了一神教。1881年,一些信奉基督教的克伦人成立了“克伦民族联盟”。所以说,在第三次英缅战争爆发之前,下缅甸就长期存在着种、族矛盾和民族矛盾。如缅甸人同印度人的矛盾、缅族同克伦族的矛盾,这些都是肇始于英国统治的这一时期。

缅甸传统的宗教佛教,在殖民统治下的下缅甸衰落了。到19世纪80年代。下缅甸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