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电报很快就被送到刘暹的手中,刘暹并不感觉意外。要拿下巴拿马运河,重点当然是法国人,但法国人是要最后一个解决的对象,再次之前刘暹必须先搞定了哥伦比亚。这个混乱的国家。国内局势无比的紧张,已经触在内战的边缘了。
哥伦比亚是南美很有政治影响力的一个国家。它位于南美洲的西北部,西临太平洋。北临加勒比海,东通委内瑞拉,东南通巴西,南与秘鲁、厄瓜多尔,西北就是巴拿马。他是玻利瓦尔的政治遗产,当初的大哥伦比亚共和国,晃一晃身子,就能让整个美洲震动。至少是南美当然,这是因为他们有玻利瓦尔
有着南美华盛顿之称的玻利瓦尔。在独立运动结束以后,利用自己的个人魅力粘合起了一个巨大的怪物,这就是大哥伦比亚。它的国土面积包括现在的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还有厄瓜多尔和巴拿马。
当委内瑞拉和厄瓜多尔在玻利瓦尔去世后纷纷宣布独立,哥伦比亚就只剩下自己的本土和巴拿马了。六十多年里,哥伦比亚国内局势紧张,保守党与自由党争权夺利,兵戈相见,内战频繁。政局长期处于不稳的状况里。
1884年大选时,保守党候选人r努涅斯当选总统。保守党政府为巩固大地主专政,恢复天主教会的权力,于1886年制定宪法。宣布天主教为国教,加强了总统的权力。自然就引得自由党的严重不满,两边矛盾激烈。一场内战眼看着就要爆发了。
刘暹甚至怀疑,哥伦比亚政府对法国那么的好说话。是不是法兰西已经允诺在暗中支持保守党了。
否则岂有人把口袋里的钱往外推的2000万法郎和500万法郎,这不是一个概念
但是。该怎样解决哥伦比亚的问题呢派人联系其国内的自由派,支持自由派打一场内战,统一全国,然后xxxxx,这t太麻烦了,也太耗费时间了。鬼知道这场内战要打多长时间。要是跟解、放战争一样一干三年,甚至更长,黄花菜都凉了。
五年时间,五年时间里竣工一条沟通美洲东西的运河来。而算上之前的准备工作,1899年以前必须动工。1905年的时候,刘暹希望自己的太平洋舰队能够通过运河快速的进入大西洋。运河建成之后,周边的配套设施,比如港口和海军基地,也需要多年的建设和修筑,1910年以前,刘暹可说不准会不会爆发战争的。
他的计划表就定在了十年后,十年之中,把一切都搞定
“派人联系哥伦比亚,再放出消息,说我们要另开一条运河尼加拉瓜运河。立刻让人正式接触尼加拉瓜政府。”
刘暹在命人接触法国的时候,并没正式的让外交部接触哥伦比亚和尼加拉瓜政府,只是让军情局进去挥舞着支票打探情报,秘密情报。
现在外交部正式出面接触哥伦比亚政府和尼加拉瓜政府了,军情局迅速的将手中情报递交给外交部。
重点是哥伦比亚,尼加拉瓜政府很好摆平,美国拉美政策从“门罗主义”向“胡萝卜加大棒政策”的转变还没有完成,就被中国一棒子打个重残,现在尼加拉瓜政府真的是一个空白期。
难得是哥伦比亚,当政的保守派是严重的亲英法,而自由派的领导人们也很多是留欧出身。他们主张废除奴隶制和政府专卖制;取消教士特权,没收教会财产;制定宪法,规定政教分离,宣布信仰、言论和出版自由。这些人是彻头彻尾的皿煮派
但中国还是要接触哥伦比亚。已经占据了大半个美国的中国,有能力,有实力,代替美国在美洲事物上的地位和位置。中国也必须凿空拉美国家,展开与拉美世界的交往。这走出去战略,哥伦比亚就是第一炮
10月,中国政府正式接触哥伦比亚政府。并派出一个以霍广正为首的高级别团队来到巴黎,公开与法国政府接触,探寻转让运河租让权的可能性,郑重提出收购法国运河公司的要求。
11月,中国以自己的土木工程专家组成了一家技术委员会,开始对巴拿马运河沿线进行考察,同时外交部在哥伦比亚政府内部展开大规模游说活动,为收购法国运河公司制造舆论。然后放风说要与尼加拉瓜合作,另建一条运河与巴拿马运河抗衡
这个故意散布的假消息收到了奇效。吓懵了的哥伦比亚驻美大使马丁内兹席尔瓦。是的,这位爷这个时候待的地方上美国的纽约。而不是中属北美地区的东部首府里士满。
这位智商堪忧的外交官一边招呼哥伦比亚国内,一边在未请示本国政府的前提下。匆忙来到里士满,发表公开声明认为由中国代替法国开凿巴拿马运河是一个不错的提议。
或许他只是想拖延一下中国,敷衍一下中国,可是他的身份跟他的言论,让他一瞬间成为了整个欧洲敌视的对象。
很快席尔瓦就遭到了哥伦比亚政府的严厉批驳,席尔瓦因此被撤职。但对于尼加拉瓜运河,哥伦比亚政府确实颇有忐忑。为了给哥伦比亚政府继续施压,11月下旬,中国北美驻军副司令何青造访尼加拉瓜。受到了尼加拉瓜政府热烈的欢迎。并且中国国内临时召开国会,由内阁提议商讨拨款建造尼加拉瓜运河的问题,这对哥伦比亚政府造成了很大冲击。而巴拿马运河的股票价值也一跌再跌态度强硬的法国运河公司总经理于坦辞职,新任总经理莫理斯博则继续坚持抗拒态度。谁让他的背后有法国政府撑腰呢。
远在北京的刘暹时刻关注着哥伦比亚政府的态度,但让他没有想到的是,巴拿马地峡区域倒先一步于哥伦比亚政府更早的有了反馈。那里的巴拿马人,对哥伦比亚政府严重不满,他们中的上层精英们做梦都在渴望着巴拿马运河的贯通
巴拿马地峡面积不大,人口也不多。但这里长期以来就存在着独立倾向。1821年,当巴拿马最终脱离西班牙独立时,是并不情愿地与委内瑞拉、厄瓜多尔一起成为了大哥伦比亚联邦共和国的一员的。这里的巴拿马人,尤其是他们中的精英阶层。对于大哥伦比亚联邦这个纯粹由玻利瓦尔的个人魅力拼凑起来的国家缺乏认同感,为此,波哥大的中央政府不得不多次用武力镇压巴拿马的独立运动。其结果就是更一步增加了彼此的仇视和膈膜。
1830年,当所谓的大哥伦比亚联邦共和国烟消云散时。巴拿马成了新格拉纳达共和国1831年-1858年,也就是现在哥伦比亚政府的一个省。
作为一个刚刚建国不久的新国家。新格拉纳达自然希望自己的地盘上能多出一条黄金水道,巴拿马运河几百年前就有西班牙人注意到,只是高额的耗费和成本让西班牙人望而却步。新格拉纳达其有限的财力自然也无法支撑如此浩大的工程、于是,借重外部力量就成为了很合理的选择。然拉美民族天生的敏感,使得新格拉纳达政府小心地规定开凿运河的租让权只能交给民间公司,而不允许外国政府介入。
英、法、美、荷、西等所有在美洲享有着利益的国家都参与到了这场竞争中来,直到1846年12月12日,美国才与新格拉纳达缔结了美国、新格拉纳达和平、友好、航海及通商条约,也称彼得拉克-马利亚里诺条约,条约共36条,其中第35条规定美国获得以下权利:
美国公民、船只、商品在其境内可以享有新格拉纳达公民所能享有的种种权利全部免税、特权和豁免,通过巴拿马地峡的美国旅客、邮件和商品也应给予同等优惠,将来在巴拿马修建任何交通设施时,其通行权或过境权应对美国政府和公民自由开放,新格拉纳达政府不得向美国公民征收高于新格拉纳达公民的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