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在他面前一个接一个地倒下,里头很多人都是王忠武的老部下,甚至是老乡。
城市的攻坚战,尤其是巷战,太残酷,太惨烈。国防军将所有的伤亡都放到一块做一下比较,乌拉尔河阿劳特两座城镇的攻夺战之伤亡绝对能占据国防军总体伤亡的一半以上。
如王忠武所在营这样的部队,在整体参展国防军当中,只是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一个建制,即使他们是某主力师的拳头部队。在乌拉尔城内的战斗也只是较好的完成了上级布置下的任务,他们为了完成任务确实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没有牺牲就没有胜利,这个道理,战士们都懂的。他们进入军营的第一天就被灌输着为了国家的复兴,愿意作出牺牲和奉献。
他们的牺牲注定会载入史册,却只能作为一个整体,也必须作为一个整体
华盛顿,白宫。
格罗弗克利夫兰和沃尔特昆廷格雷沙姆面面相坐,他们代表着美利坚最大的权利美国总统和国务卿。
现在两个人的脸庞上都堆满了苦涩和无措。
刚刚在爱达荷州进行的斯内克河会战,太平洋西北大区好不容易集结起来的十几万民兵又一次一败涂地,只有三万多人乘坐上了南下犹他高地的火车。那块摩门教徒的聚集地,一块还不是美利坚联合国领土的土地。1848年的美国墨西哥战争,美国从墨西哥手中得到了这块土地的控制权,但要等待犹他高地成为美利坚的新的犹他州,按照原时空轨迹还需要再熬上两年。而现在,美军直接控制了犹他。
1869年,太平洋联合铁路theunionacific和太平洋中央铁路centraacific在大盐湖北边的普罗蒙特里会师,钉上最后一颗道钉金道钉。从此,美国大陆东西变通途,美国国内第一条横跨美国大陆的铁路系统就此形成。
这里可以说是沟通美国东西交通的枢纽,也是国防军下一个攻略的重地。
斯内克河会战胜利以后,爱达荷州已经落入国防军的掌控中,但是北美的国防军也越来越感受到兵力的不足。比如刚刚结束的斯内克河会战,国防军虽然赢得干净漂亮,但参战兵力只有美军的60,如不是装甲部队强悍,士兵素养和战斗力也远超老美民兵,会战绝对不会赢得如此迅捷利索。
向发已经从福建启程了,带领着新一批援军前往夏威夷,而往来夏威夷和北美西海岸的轮船这些日子里,从没有间断过。它们就像一只只蚂蚁,辛勤的将一船又一船的国防军将士运上美国的海岸线。
老美的海军已经从东海岸出发,汇合了英国人的北美舰队后,向着南美挺进了。在中美洲它们还将跟英国人的西印度舰队汇合,这会又是一支庞大的舰队。
所以,留给中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第七百零四章向莫斯科进军
留给中国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当那支庞大的美英舰队绕着南美洲,航行到太平洋西海岸的巴拿马一带的时候,中国的运输船和轮船就再不能肆无忌惮的,连一艘护卫军舰都没有的,就大胆往来夏威夷和北美西海岸了。
中国在北美的战斗在那个时候也才真正的开始
可对于白宫中的格罗弗克利夫兰和沃尔特昆廷格雷沙姆来说,一场接一场的失败,真心不是什么好消息。他们可不能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联合舰队上,英国人不是好鸟。否则他们的北美舰队和西印度舰队早在中国人占领温哥华地区的时候就会出动了。只所以一直不动弹,不就是图着让中国人尽可能的吞吃美国的利益吗。这些年美利坚的工业能力一点点的超越英法,当然令英国人警惕。这龌龊的盘算只是没有拿到明面上来罢了。
而且中队实力强悍,即使他们的后方海路运输断绝,已经拿下了加利福尼亚、内华达、爱达荷、华盛顿四州和英属温哥华地区,又将俄勒冈州紧紧地包裹在占领区域内的中国国防军,完全可以利用美国的工厂,自行生产作战所需的一切物质。
美国西海岸地区是没有说得出名的军火制造厂或公司,这几个州除了加利福尼亚外,工农业制造生产能力也都很一般很一般,甚至除了加利福尼亚州以外,其余地区人口都不超过五十万,可老美发达的工业产业只要能够完成组合。生产子弹、炮弹和简单得步枪、手榴弹不成问题。
至于复杂的大炮和机枪生产线,国内早就向加州运送来了。
不过这些工厂缺少工人。另外这里还缺少油料。现在登陆北美的所有装甲车和坦克车用油,都是之前美国的中国资本用钱从墨西哥买来的。还有一部分是从国内运送来的。
不从美国撤资,也是迷惑老美的手段之一。而购买下的石油,经过几经转手,在美国政府没有注意的情况下,妥善的掩藏在了加州和华盛顿州。
反正依照国内的能力,北美作战的装甲部队只要一迈过密西西比河,油料供给依旧跟得上的可能性就微乎其微。
现在登陆北美的国防军还不到四十万,用于作战的部队,用于一线的部队。更少得可怜。在美英联合舰队抵到巴拿马之前,按照总参谋部的策略,海军运输部队不仅要向北美大陆再运送十万人以上的部队,还要运进去数以十万吨的军需物资,以及至少三万名工人。
这样,当海战影响到了夏威夷至北美的运输线路以后,国防军至少能够有五十万人的兵力,和五万人的工人力量。这其中至少包括五万日本挺身队士兵以及一万名日本工人。几乎全是从西南日本招募的。
随着南洋战局的骤然扭转,随着西线战争的天翻地覆。东京日本已经蔫了。
他们跟西南日本的战争只持续了两个月不到,就以割地的屈辱形式,主动结束了这场他们自己挑起来的战争。西南日本在本州的国界线,又向着京都推进了一大步。
西南日本也见好即收。他们很清楚自身实力的不足。对比这些年有着英法美等国资助的东京日本政府,无论人口、财政还是工业,西南日本统统居于下风。即使东京日本的兴盛是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人以贷款的模式借来的。可东京政府手中就握着那么强的工业和兵工生产能力。
当然。这些年西南日本政府的小日子过得也不差。中国人开发南洋,除了从福建、两广招募老乡和引入移民外。也给西南日本政府减轻了一定的人口压力。招工、移民,以及始终存在编制的国防军日本挺身队。分别对应着西南日本的农民接触和武士阶层。
在西南政府的领导下,他们所属的底层武士,总算是有口饭吃。加入了挺身队、西北、西伯利亚垦荒队的很多日本人,虽说都千方百计的留在了中国,却都在接出家属的同时,也大把的寄钱回老家。因为没几个人能像武思朗一样,有能耐把自家的父母儿女外加兄弟姐妹,全部的亲人都带来中国,都加入中国国家,并且户口本的民族上写着汉。
武思朗不仅在西南日本,包括东京日本在内的整个日本,都成为了一个传奇性的人物。尤其伴随着中国的越发强大,武思朗的传说性就越高,也越为更多的日本人羡慕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