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皇上为太子妃选家,圈的范畴里就有李家,这至少七成的几率是不会驳的。张树桢一边想着这个。一面由李经方亲自引领着往里走,非常不厚道地想,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李鸿章真要大病了,那还不得呕死啊
入得室内。结果却是大吃一惊,李鸿章以前不管碰到什么事儿,都是一副淡定的宰相度量。胸有成竹的样子不客气的说,比自己老子都更像宰相。现在好像真的被病魔给击倒。眼睛深凹,脸上的褶子看着都极明显了。
张树桢先执了晚辈礼。见过李鸿章。李鸿章苦笑道:“峙轩张树桢字峙轩来了恕老朽多病,不能相迎了。”说着还作势要坐起身来。
张树桢那里敢真让李鸿章这样,抢上一步,扶着李鸿章的胳膊让他躺下,脸上不带斑点表演成份地吃惊道:“老大人怎么病成这样了前阵子您和家父一道儿伴驾巡视辽东南,您还挺精神很呢,回来的路上也硬朗。怎么才几日就”
李鸿章的苦衷怎么能对外讲现在他病了,遮住了赵氏病危的消息,外人还都不知道。不然,李家的苦日子就要到来了。真的是有苦说不出。唯有含糊地道:“老了,不中用了。”一句话说完,就想起自己的年岁来,今年已经整七十,来年任期一结束,是肯定需要致仕的,而老妻若真的病危了,儿子丁忧三年,连自己的余荫都承不上,一时间真是怎一个心酸了得啊。
张树桢不敢再待下去了。他看这样儿不对,心里没谱。李鸿章叹老这开什么玩笑他还小的时候,李鸿章就已经名满天下,等到变成青年,李鸿章又以满清的护国柱石的形象遮挡在他眼前,那时儿真心觉得李鸿章了不起的。等到他入仕了,李鸿章的声望也一样不低,纵然受了身份的制约,可能臣两字就像是给他配的一样。而且李鸿章在新疆一手捞起了旗人的念想,让他声誉更高了一层。等到李鸿章与自家老爹夺起首辅大位的时候,自己父亲虽然胜了一筹,可张树桢的心理硬生生的能生出一种老爹胜之不武的赶脚来。
似乎自己老爹能踩着李鸿章登上首辅宝座,完全是自家老爹跟对了人,又有亲戚关系,而李鸿章就是那一切的反面。
张树桢那时候可已经从侍从室里出来了,当了几年官,深知道能给自己都做出并做成这种赶脚的人是多么的厉害。最近两年他又在内阁秘书处工作,就更能体会李鸿章的了不得了。这个被张树桢从内心里认定了不得的人,这会儿跟遭霜打的茄子似的,真是太反常了。事有反常即为妖,人有反常要遭殃。他还是先撤为妙。
想到这里,张树桢果断地说:“老大人何必担忧,想是连日奔波劳累所致。又值隆冬,天气也不好。您静养些日子也就是了。”
两人这不怎么长的说话时间里,李鸿章已经咳嗽了两三回了。张树桢就跟小孩儿坐不住了似的,屁股在椅子上来回移磨了两下,觉得真心不能再待了。不管李鸿章的这场病是因为出了什么幺蛾子,反正他是不好奇的。面上略带懊恼:“是晚辈打扰您了,看您老没有大毛病,我也好回去向家父复命,好叫家父不要太过牵挂。”
李鸿章实际上也没心情留他联络感情:“已经到了年底,朝中事物众多,正是忙碌的时候。老朽却抱病在家,真的甚感汗颜。代我向首辅大人问好。”
张树桢不敢说:“朝中之事,自由安排。老大人只管安心将养。”这样说的话,就跟挤兑李鸿章一样。他只能弯腰一施礼,老老实实的说:“小子会替家父转告。老大人请安息,晚辈告退了。”
李鸿章在张树桢退下后叹了一口气,张家人才济济,后继有人啊。李家,一个月前看似还烈火烹油,繁花似锦,现在
李鸿章叹口气:“今儿还有谁”
李经方偷看一眼他的脸色,咽咽唾沫:“还有翁安孙,代他祖父来看您了。”
“哼。是看我是不是要死了吧”翁字一入耳,李鸿章脑筋里的警报雷达就立刻拉响了最高级别的警笛,声音阴恻恻的,听得李经方不由得一缩头。自家人跟翁家的仇,这辈子是不用想着化解了。
“还愣着干什么请他进来啊”李鸿章坚持着挺起了身子,李经方连忙在他背后床头塞上了枕头和靠背。
翁安孙是翁曾翰的大儿子,咸丰年间的人,现在也步入中年了。他老子翁曾翰是翁同龢三哥翁同爵的三儿子,道光十七年的人,只比翁同龢小八岁,但因为是翁家兄弟中年岁最小的侄子了,没有后的翁同龢就过继了翁曾翰为子。
后来翁同爵病逝,翁曾翰回籍处理生父翁同爵丧葬之事,事后途径淮安感染伤寒,以至于不幸早逝。所以翁安孙跟着翁同龢的时间更长一些,面上一团和气,像极了他那个道貌岸然的祖父大人。当然这是李鸿章说的,腹诽完毕,他还要作慈祥长者状:“还要你跑一趟啊你祖父还好么”三十多岁的人了,连个官身都没有,翁家也是要败的底子。李鸿章内心里继续诅咒着。
而翁安孙呢这时正紧张的看着李鸿章的面容。这老头儿看着像是真有病啊,自己要不要立刻去通知六叔翁曾桂,翁同书的三子。要是这老李头真的死了,六叔肯定会高兴地放上三天的炮仗但面子上翁安孙还要口不对心地关切道:“老大人怎地如此消瘦了”
那声音和做作假的很。李鸿章这会儿没心情跟他计较。长年的条件反射下来,让他在面对翁家一派人的时候恢复了一些战斗力,没有放任自己的情绪继续焦恼、无措下去。打起精神与翁安孙周旋:“上了年纪了,就是这样。你祖父的身子如何了说来我是有好些日子没见着他了,别跟我似的也病了。这都要到年底了,朝中的事情大把大把的,这时候病了可不好。”
“劳您挂念。我祖父大人身体安健着呢,还能为朝廷效力。倒是老大人您,要好好安养啊。这朝中的事儿多,少了谁,也不能少了次辅大人您啊。您可得宽心安养,早些儿好了才成。”
一来一往,明讥暗讽,却都不能说破了。无趣的很。在李鸿章又咳嗽了两回之后,翁安孙也无聊地告辞了。
接着,一些碍于情面的人也来了。探病也是有讲究的,李家见的人也是按照一定顺序排的。先亲后疏,先尊后卑。李鸿章这回要用着一副病容把一切都给打发了,可以想得出来,来日,不,用不着来日。只今天下午和晚上,李鸿章大病的消息就能传遍整个北京,甚至通过电报传到更远的地方
第六百八十五章女主人
时间转眼就到了新年。李鸿章继续病着,刘暹恩准他不用在新年这一天进宫大朝。这不只是因为李鸿章有病在身,也是因为李家腊月里出了丧事,黄氏终究没能熬过寒冬的催命,新年前八天病逝了。李经方、李经述两个成年入仕途的儿子纷纷告官丁忧。
自然的,新春元宵节公布的太子妃人选不再可能是李家女儿,倒是两个要晚半年再进宫的侧妃中中有一个是姓李的。可人家的父亲不叫李经方,而是叫李楹。
太子妃是丁振铎家的三女丁梦,两个侧妃一个出自李楹府上,一个出自张忠奎家。
李鸿章什么也没捞到,心中有多么的窝火可以想象的。婆娘没死对时候啊,还让两个儿子就此告别了官场。三年时间,三年他就都不再北京了,儿子复起时还要遭难
这场太子妃人选事宜若变成一场战争的话,李鸿章就可比赤壁之战的曹操,有着一把好牌,前期占尽优势,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