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用现在什科托沃地生命换回这几天时间,坚持到滨海省的大雪来到,说不定滨海省还有一线生机。那个时候他们就是英雄,他们的家人自然会生存下去。
杜舍诺夫说服了所有人。什科托沃的警长十分郑重的向杜舍诺夫敬了一个军礼,没什么好说的,这就是牺牲。
如果能够成功,他们作为英雄就会被人永远记在心中。而要是失败,什科托沃的所有人可能都看不到来年的太阳。
只有历经过殖民的人才会了解敌占二字的可怖。
杜舍诺夫身后的哥萨克首领格罗莫夫也都点头同意,能够英雄的战死在沙场这是哥萨克的荣耀。他们也属于外贝加尔哥萨克啊。
什科托沃一共聚集了超过七百名骑兵,其中近两百人是哥萨克。
这些人前一刻还是一家的男主人,下一刻离开自己的妻儿,拿起武器,跨上战马,他们就是西伯利亚最能令人闻风丧胆的战士。
格罗莫夫的妻子将黑色的斗篷披在了丈夫身上,“愿主保佑你,亲爱的。”
“放心的等我回来。基督会保佑他的信徒的。”
格罗莫夫一身黑色的骑装,黑色的披风,高大的战马,雪亮的骑兵刀,这就是哥萨克。“看好孩子们,我很快就回来的。”格罗莫夫亲吻自己的妻子,随即翻身上马拔出雪亮的骑兵刀。这一刻他就完成了从丈夫从父亲到战士的转变。
第五百七十章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信号
秋意渐浓,北方已经显出几分萧瑟。铺满街道的枯枝落叶更增添了这种肃杀的气氛。
北京的市井街面已经彻底恢复来了。春夏时候的统计表明,北京城的居民总数已经达到了百万人以上。偌大中国,仅次上海、广州、南京三地。
天气渐凉,夜色笼罩下,街上的行人也是渐少,偶尔几个熟人在路上碰了面,唠两句嗑也很快散了。
只有街上的馄饨摊还挂着灯笼。
在这大冷的天里面,喝一碗热乎乎的馄饨,不仅是为了暖一暖手脚,有时也是为填一填肚皮。随着北京城市容市貌的恢复,物价也打滚儿的向上升。一些还没成家立业的年轻人,深夜时候兜里可没余钱去下馆子。这个时候开依旧开张的馆子,价格都不便宜。
作为一个兜里没什么钱,也不怎么讲究吃喝的人,此刻詹天佑就坐在一个很普通的的馄饨摊前,捧着一碗热乎乎的馄饨,正喝得痛快。旁边坐着他的朋友欧阳庚,也是捧着海碗大口的喝着热乎乎的馄饨。
詹天佑,字眷诚,出生于清咸丰十一年,即公元一八六一年,广东南海县人氏,但是祖籍却是安徽婺源县,当年詹氏曾祖一辈为了经营茶叶买卖,于清乾隆年间举族南迁到广东,在广州辖下的南海县定居下来。曾、祖、父三代均经营茶庄,算是半商半儒的小康之家。待家业传承到了詹天佑父亲詹兴洪这一代时碰上了鸦、片战争爆发,国门洞开,詹氏茶庄的生意也遭到冲击。经营不下去了,家道也就此中衰。詹兴洪落魄到以代写书信刻印章谋生。供养詹天佑读书已是非常吃力。
是时,容闳条陈清政府选派幼童留洋以求引进西学。革新社会。詹兴洪夫妇经挚友谭伯广州香山人,往来澳门经商劝说,决定送子詹天佑报考幼童出洋。詹天佑成功获得幼童出洋的名额,随容闳由香港到上海,入上海出洋局预备班,从陈兰斌习汉文,从容闳习英文。1872年,与蔡绍基、梁敦彦等首批幼童三十人赴美。
从1872年到现在,九年时间过去了。詹天佑从一个十一岁的中国普通少年成长为现在的耶鲁大学学士。西式教育培养出来的现代人才精英。他和欧阳庚于三年前考入了美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修铁路工程,到今天为止,他们两人是三十名首批留美幼童里唯一两个完成大学学业的人。这时的耶鲁大学还是三年制
当然,整个留美幼童里,詹天佑和欧阳庚不是仅他们俩考进了大学。这个时候在美国正上着大学的人多着呢。詹天佑和欧阳庚之所以出现在北京,只是因为他俩大学毕业了,并且各自顺利进入了读研阶段。
两个人正在写论文,回国是要参与京张铁路的勘探。这是他们论文的载体。
这第一批留美幼童多是家境不好的人。那家境较好的人家都不愿让儿子去外国吃苦,1972年不久1912年。
因此,詹天佑、欧阳庚往来中美的船票虽然由交通部铁路局报销,并且两人在北京一边拿着铁路局的俸禄。一边还有京张铁路公司津贴着,但过的依然很朴实。
两人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废寝忘食是常有的事。到了晚上肚子里饿的咕咕叫。就跑来街边喝混沌,也自然变得很平常了。
京张铁路是北京铁路布局中非常重要的一段。现在北京到天津的。北京去东北,下河南的。都已经有了。但北京往西去的,京张铁路是启始。
这条铁路连接北京丰台,经八达岭、居庸关、沙城、宣化等地至张家口,全程长达四百里。中间隔着高山峻岭,石工最多,又有七千余尺的桥梁,路险工艰为他处所末有的。特别是居庸关、八达岭,层峦叠嶂,石峭弯多,铁路局探勘汇报中这样写着:遍考各省已修之路,以此为最难,即泰西诸书,亦视此等工程至为艰巨。难度非常地大
原时空中的京张铁路是詹天佑人生的一座丰碑。但现在时局不同,刘暹虽然有了詹天佑,还顺便有了欧阳庚,如果有必要他还能召集比原时空满清更多的国人技术人员来扶助詹天佑,可这京张铁路他真的不能给詹天佑来主持修建、设计。
就是詹天佑本人也没这么大的野望。来为中国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还是外国人。
非英即德。
中国已有的万里铁路,总工程师、相当一部分的工程师,都是来自德国和英国。其中英国人的数量比德国人的数量还要多。虽然德国人占据了先手的优势,可是德国这十年自身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的,英国前两年却才从经济危机当中挣扎出来。
1872年,由于建设成本高涨,预期收益下降,美国的铁路线增长速度开始放慢,机车及铁轨订货开始减少。这些东西可很大一部分都是从英国进口的。
美国铁路线增长率连续四年下降,生铁产量由260万吨降至190万吨,船舶下降60,机车产量下降70。进口从1872年开始下降,连续四年,降幅达36,其中铁和纺织品的进口分别减少了82和4555。
德国受到影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