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因为刘暹的这批大口径岸防炮的存在,西南军才能保住九州岛的几个港口,尤其是洋人云集的长崎港,和华商汇聚的鹿儿岛湾。甚至后者的重要性还更重于前者的十倍、百倍。广阔的鹿儿岛湾被大隅半岛和南萨摩包围,广阔的海面上最多时候停留过上百艘的中国商船、货船。
这里是维系西南军命脉的所在。一门门岸防炮,配备的比长崎港都要严密的多。
战争打了快两年,西南诸藩的财政和物资储备早早耗空,现在西南军一切都赖于中国的支持。西乡隆盛等人在中国面前也早就没有了原先坚持的那股傲气。彻底拜倒在刘暹的龙椅之下。
“你们必须发起攻势,尽快攻入本州,不惜代价的夺去地盘,扩大自己的控制范围。英国人已经对朕发出照会,要正式插手日本内战了。
朕可以保证你等的利益不受大的损失,但日本内战也将要告一段落了。现在占得地盘不一定都会是你们的,但朕至少能给你们留下一半”
刘暹对渊边高照说着。目光在俄罗斯、英国、中东、中亚等多块地盘上扫来扫去。
去年、今年这两年来国际局势发生了太大的变化了。英国首相更换,新任首相威廉尤尔特格莱斯顿打着反战的旗号竞选成功,指责土耳其苏丹的暴行和迪斯累里的反动政策,因而很搞笑的获得了巴尔干斯拉夫之友的声誉。但是格莱斯顿就职后全部继承了前任迪斯累里的侵略政策。而且他对外交本就不擅长,不久就把形势搞的一团糟。
今年春天,俄国的沙皇在圣彼得堡遭民意党成员刺杀身亡,这让阿富汗本来已经有了定果的局势再度震荡了起来。英国人有了重返阿富汗的势头和机会,可惜埃及的动荡让英国人神经大痛。
埃及本身就是一块战略要地,在苏伊士运河开通以后,这里的战略意义更是直线拔高,比之直布罗陀海峡有过之而无不及。
1875年趁着埃及政府财政艰难,英国买下了埃及的全部股票,获得苏伊士运河公司44的股票,取得了运河的控制权。1876年,埃及政府宣布财政破产,英法趁机掌握埃及的财政大权,对埃及实行“双重监督”,英国管理埃及的收入,法国管理支出,英法资本也随之蜂拥而入,在埃及开银行、办工厂、经营公共事业和航运,飞快的就控制了埃及的经济命脉。1878年8月,在英法策划下,埃及成立“欧洲内阁”,英法成为埃及太上皇,埃及总督成为他们的傀儡。1879年,埃及知识分子和爱官成立“祖国党”,以陆军中校穆罕默德阿拉比一帕沙为领袖。祖国党提出埃及独立、反对“欧洲内阁”等主张,利用人民群众斗争的威力迫使总督伊斯迈尔改组政府,辞退外国官员,通过宪法,加强议会权力。英国怂恿土耳其废黜伊斯迈尔,任命他的儿子杜菲克为新总督。杜菲克听从英国摆布,解散议会,逮捕祖国党人。
现今埃及就是一个随时可以爆炸的大、炸药包。英国人不能失去埃及,他们的精力随之从中亚转移到了中东。没有了白厅的支持,单靠印度的殖民政府和英印军队,他们是不可能短时间里重返阿富汗的。
英国人无力顾及中亚,又因为新任首相的关系,使得土耳其与英亲密度大跌。但英国人不愿意看到动荡中的沙俄轻轻松松的把中亚吞到口里。他们希望中国能够履行一点盟友的义务,先跟俄国人过过招。
第五百五十四章这是下一场百年战争的开启
因为陇海线还没贯通,兰新线还没勘探结束,中国根本没实力在西北大举动兵,但是在远东的太平洋滨海地区和库页岛,英国人希望看到中国力量的显露。为此他们愿意在日本问题上进行让步
可怜的小日本,东京政府还不知道英国人已经把他们卖掉了。西南军也不知道刘暹虽然为他们争夺下了一大块肥肉,但日本的将来将会在东西对峙中彻底泯灭
渊边高照对刘暹对中国还感激涕零这实在是一个讽刺。
“新任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是一个怪胎”
刘暹从来没有放松过对俄国人的警惕。亚历山大二世遇刺的消息他在事发后的第四天早上就知道了。对于新任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怪胎是他这些日子来对其的第一印象。
亚历山大三世由于害怕父亲被暗杀的阴影,继位以来没住在圣彼得堡的冬宫、夏宫,而是躲在了郊外的行宫加特契纳,才短短三个月就被欧洲称为“加特契纳的隐士”。
为俄罗斯帝国的第十三位皇帝,作为一个专、制帝国的首脑,亚历山大三世继位以来无意树立新政,也无意过多干涉实际政务。他采取了类似财团董事长式的治国方法:组织任命了一批有能力的人,形成了一个智囊圈子,让这些人对先国家政务进行研究,拿出几个处理方案,然后报呈皇帝本人,再作出最后决定。
这似乎很相似于内阁的一种模式,但两者间真心的有千万的不同。这里的官僚集团是亚历山大三世随意可以任免罢黜的。仅是他个人意志的体现。事实上这群幕僚也彻底扼杀了亚历山大二世扶植起来得俄国民、主幼苗。
由于有亚历山大二世屡遭行刺不是第一次遇刺,最后更丧命于人民意志党人的炸弹之下的教训。亚历山大三世和他周围的智囊们一致认为应当加强俄罗斯君主专、制,对社会自由化浪潮加以遏制。
在亚历山大三世继位之初。就颁布诏书,规定出了一系列强化社会治安,加强君主的措施,并明确宣布了全国进入紧急状态的几种情况。此外还加大了对罢工、游行等活动的惩罚。鉴于教育机构,尤其是大学,是自由思想的策源地,亚历山大三世取消了亚历山大二世给予大学的自治地位。这些实际上都体现了官僚贵族统治集团的意愿。
他对自己父亲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措施做出了一定的调整。亚历山大三世取消了原有的缙绅会议联席管理制度。本来在俄罗斯的地方,缙绅会议属于地方自治机构,吸收了除贵族和官僚阶层以外的知识分子、商人、乡绅、工人、手工业者、农民和哥萨克等社会阶层。各处缙绅会议的长官组成的联席管理有一定的政务处理权。但在亚历山大三世的统治下,缙绅会议联席制度被地方法院取代,地方法院除司法权以外,还获得了行政权力,警察机关也被划到地方法院管辖之下。这样司法体系基本上控制了地方自治。
亚历山大三世在缙绅会议联系制度被取消后,还进一步开始取消缙绅会议制度,取而代之的是各地总督的直接执政,把各地总督的权限扩大到总揽一方军政的程度。本来缙绅会议作为地方自治机构,还负担参政和议政等监督政务执行的任务。很相似于议会,如今随着亚历山大三世的上台,地方总督就有权利推翻或者更改缙绅会议的决定,缙绅会议在实际上丧失了存在价值。
亚历山大三世一手扼杀的俄罗斯的民主。同时把官僚集团与贵族集团融合,栽培出了一个他自己都不可能控制的住,能把俄罗斯帝国的根基给掏空的强大势力。
这就好比中国的文官集团和勋贵相互结合。那完全不可阻挡。虽然现在还看不出来。但刘暹会不知道吗。一战时俄国的惨败是什么造成的,太明了了。
可能用不到十年、八年。沙俄就会变得跟现下的奥匈帝国一样腐朽。只因为比奥匈帝国晚堕落了些时间,所以一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