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炮兵很有力量。反应迅速,射击精准。并不弱于欧洲的精锐炮兵。”
“至于他们的步兵战术,我们并没有看到。只能说组织快速,反击快速。在李总督的军队进攻刚刚失败,他们的炮火袭来,步兵的反击就紧跟着到来。我都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然后吴将军的部队就全乱了”
“不过要说的是。吴将军并不是一个懦夫,他是一个坚强勇敢的军人。在秦军发起反攻之后,他一直在努力筹集部队,阻击并反击。只是秦军进攻的太快,而他们的炮兵又被全部摧垮了,士兵斗士低迷。但吴将军还是战到了最后一刻。他被秦军的迫击炮弹给炸伤了,差点把性命丢在了战场。”
“而且我还认为他是很有想法的一个军人。对于昨夜的战斗,吴将军的设想并不是荒诞可笑的,而是有着一定胜利几率的。甚至我认为如果是一支欧洲军队。吴将军昨夜可能已经取得了胜利。只是很可惜秦军的炮兵更胜一筹。”
一名俄军大尉面对着一群多国战地观察团的成员们这样的说着。他就是昨夜里逃出生天的五名观察团军官之一,这个时候他们还不知道自己有三名同伴在昨晚上被秦军当俘虏抓起来了。
这名俄军军官站在一个相对公正的立场上进行了上述一番话的发言。
虽然这些话有些伤害在做所有人内心的优越感,但所有的战地观察团军官还是认同的点了点头。对于吴宏洛的那个作战计划,他们这些人跟李鸿章的总指挥部一样清楚。操作的好一些的话。真的有可能取得胜利的。
淮军炮兵以不小的伤亡做诱饵来钓鱼,要是放到欧洲战场,这样的作战计划得手的可能性很大。毕竟这个时候的光学仪器刚刚发展。欧洲陆军的炮兵战术也才是到这个地步。至于战败的一方,那只能说在这场战争中败放的实力不如人。既然你实力不如人,那么你战斗失败也就顺理成章了。
“记得在对日战争的时候。秦军的炮兵战术还处在一个消弱的范畴。那个时候令我眼前一亮的是他们对格林炮的应用和步兵的突击战术。当然,那位陛下的指挥艺术也不可小视,秦军的穿插作战很厉害。但到了中国国内战争打起来的时候,秦军的炮兵似乎已经不弱于我们了。昨夜的一幕是个见证。但我更愿意看到的是前年汉中发生的那场大炮主宰的战斗。
淮安会战,眼下的战场平坦开阔,十分适合那传闻中一幕的出现,我认为如果传言属实,我一定会如愿的。作为一名军官,作为一名战地观察团的成员,忘掉偏见,秉持公正的眼光和心灵,是我们必须要具有的,否则我们就会愧对派遣我们来到这里的祖国。
我以前轻视中国人,轻视所有的黄种人。但我现在一点也不轻视我们脚下的国度。拿破仑陛下说的很正确,这时一头沉睡的雄狮,现在它已经苏醒了。
所以我提醒大家,不要小瞧秦军,不要小瞧中国人。
未来的战争中一定还会有很多让我们惊掉眼球的事情发生”
法国代表团的团长,前法国驻日公使馆国防武官雅克德博准将法日1858年建交,在俄军大尉的话结束以后,这样的对在场的所有人说道。
然后今日观察团的这场会议就结束了。这名俄军大尉是五个幸存者中最后一个站在观察团所有人面前的那个。
吴宏洛进攻的失败让李鸿章挺失落的。但他很快就调整好了心理,不碍事。自己本钱雄厚,一两千人丢了也就丢了。不当紧
现在要紧的是如何找回这个场子
是主动进攻,打秦军一记耳光,还是等着秦军找上门来,坚决守个固若金汤,让秦军撞个满头包
李鸿章思考起这个问题来,当然只能站在有益于他的一方面来假设了。这个无关现实,完全出于主观。
淮安大战不会是两边大军的静坐战,进攻才是这场战争的中心。淮军进攻,秦军进攻,两边的动作都不会停下。不然刘暹写信给李鸿章,李鸿章三个地方选了淮安,两人就都是笑话了。
“进攻”沉默了半响,李鸿章选择了主动
坐镇高邮的刘暹现在正在跟王庆一块吃个便饭。后者在高邮的身份自然不是什么军情处上海站站长,而是上海名流,全国闻名的大公报报社老板。直接在全中国范畴内打响了报纸名头的民间御史。
王庆现在已经跟上海站完全脱钩了,虽然上海站的上层人物都心里明白王庆是谁。但明年上,他就是单纯的报社老板了。
富家出身,又有个妹子在君王后宫的王庆,从心底里排斥锦衣卫这一套,刘暹理解。但是大公报的招牌绝对不能砸,所以王庆要想以自己现下的身份自己跟刘暹的后宫挂上钩,那是绝对不行的。
大公报需要绝对的中立。王庆要是有这样的身份了,大公报还中立个屁啊。说不定还会被举国咒骂,说跟刘暹俩人一块演双簧。刘暹之前跟他许诺的事儿,考虑不周,现在需要改一改。
怎么改呢他给王庆两个选择,第一、跟王家彻底脱钩。王庆四十岁了,老婆孩子都一堆了,要保证不露馅,就全家转正皇家国戚,难度太大;第二、过几年王庆孩子长大了后,他来个假死亡,自己去做国舅爷,孩子老婆却不能带。可以娶个新媳妇,但能否生孩子就要看他自己的本事了。而且要当宅男,没事儿别瞎溜
对这么个大舅哥来说,刘暹也够意思了。
王璐莹现在有了孩子,心愿已了,也没登求大宝的意思,现在孩子又还小,就念叨起自己的大哥来了。刘暹现在宫里的人变多了,但对于老人儿,可一直贴切着呢。何况王庆的功劳也值得刘暹来费这个心。
如果不是王庆身份真的不适合在情报这一行干,把他提到军情处副座,日后军情处分家,立刻就能升为一部之首可惜了呢。
当然了,在外人看来,刘暹单独宴请王庆,那是给王庆天大的颜面,也是对大公报的嘉奖。前两日大公报报道了一起上海官员贪污的案子,结果揪出了七个蛀虫,五个判了斩首,两个流放兰芳。
所以外人眼中刘暹今天如此厚待王庆,也是给大公报站台的意思。无形中刘暹还刷了一次良好的印象分。
王庆带着满脑子犹豫回到了自己的住处,而痛苦的是,一路上碰到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