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干部在于调整嘛。借机会把将领动一下。还要动的大一些,动得要密、要狠、要准,还要快在适当的时候自己还可以加把火,火烧旺运嘛。在权力世界里,总会有人是主管切蛋糕的,谁不希望做那掌刀的人以刘暹现下的位置,他要做不了那掌刀之人,全家下场会很惨的。
九江。
现今清军在江西唯一还完整掌控的一个府地。它地势不是一般的重要
临江抱湖,北面就是安徽,溯流而上就是武汉三镇,顺江而下,就是六朝古都南京。
超过四万清军驻守在这里。大将如云,刘秉璋、郭松林更是名传天下的湘淮名将。
还有吴建瀛、杨鼎勋、周良才、覃联升、李朝斌、王得胜,以及已经亲自率部赶来的两江总督刘坤一。之前的广东巡抚张兆栋被押回京师问罪去了。
刘秉璋今年五十岁。但头发花白,眉头皱纹如壑,看起来说七十也有人信。刘坤一见他的时候,几乎都不敢认了。实在是心神焦疲,生生给耗成了现在这副样子。
大半年了,三个秦军的无名之辈,就打的他频频丢城失地,偌大一个江西只剩下一个九江。而且若非夏天的时候秦军忙于救灾,攻势暂缓了缓,九江可能早就丢了。
郭松林也老了许多。江西战场上一场接着一场的败仗,把他信心都要打没了。他手下的武毅军更被打的损失过半,现今所剩刚刚两千。
郭松林并不心疼自己的军队,他心疼的是手下的士兵。军队就是天王老子也不敢把武毅军这个营头彻底裁没了,他郭松林怕什么而这些士兵却有许多人都是跟着他南征北战好多年的老兵。现在就这么的死在了江西。
南昌秦军指挥部里。
一张大大的江西地图悬挂着墙上。
李学鸣手持指挥棒点着地图上九江南端的位置道:“清军的防御是以修水、冯水、龙江,这三道河流构成的天然三角地带为防御中心的。配合着鄱阳湖的长江水师,以建昌、安义、靖安、奉新四城为东线节点,斜港、梁口市,以及他们背后的武宁城为西线节点。
其军队士气虽然不振,但兵力充足。尤其刘坤一带来的一万多湘淮军,都是生力军,对我军还是能构成一定的威胁的。”
刘暹看着墙上的地图并不言语。他早就从打开的虚拟地图上,看清楚了清军的布置,强攻硬拼不是没有打赢的希望,但这并不是一个好法子。尤其是江西方面军重炮配备不完整的状态下,如此做牺牲是不会小的。
“就真的没有越过潘阳湖的可能吗”
曾国藩拿下南京以后,剿捻的同时也花大力气整顿长江水师。彭玉麟、杨岳斌先后提督长江水师,但彭玉麟归乡以后的接班的湘军宿将黄翼升,驭军不严,滥收候补将弁二百馀人之多,完全将刚有好转的长江水师给打落了谷地。
虽然新任提督整顿军务整顿了一年多,连去年老娘死,都被夺情了。可长江水师的水准还是不堪的。
第四百三十四章雨中的急行军
黄翼升做事太过火,被满清罢了职务,一脚踢回了老家,再接班的就是现任的长江水师提督李成谋。也是现在潘阳湖上满清水师的指挥官。
这人也是湘军宿将。长江水师是湘军的自留地,黄翼升被罢免了,李成谋就顶上来。甚至光绪二年的时候死了老娘,按理说要丁母忧的,都被夺情留用了。
这人指挥水准也就那样,长年在江上打滚,该怎么做还是有自己的一套的。可要说是啥子名将,还是罢了吧。
李学鸣三个相互看着对方。都是战场上的老鸟,怎么不知道避实就虚。可飘在潘阳湖上的长江水师,防备实在严格。他们可没胆量贸然把一支军队送过去
秦军手中没有一艘蒸汽船,全是老式的江湖沙船。速度比不上长江水师,后者因为曾国藩时期的安庆内军械所和李鸿章手心里握着的江南制造总局,可是装备了有十多艘艘小型蒸汽炮艇的。
当年安庆内军械所制造的黄鹄号蒸汽小火轮,可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艘蒸汽船。
曾国藩观看后记道:“同治元年七月初四日,华衡芳、徐寿所作火轮船之机来此试演。其法以火蒸气贯入筒。筒中三窍。闭前二窍则气入前窍,其机自退而轮行上弦;闭后二窍则气入后窍,其机自进而轮行下弦。火愈大则气愈盛,机之进退如飞,轮行亦如飞。约试演一时。”曾国藩对此非常满意,感叹道:“窍喜洋人之智巧,我中国人亦能为之。彼不能傲我以其所不知矣。”
虽然这一回李成谋没把全部的蒸汽炮艇都带过来,可七艘二百吨到四百来吨的炮艇。也足够李成谋制霸潘阳湖了。何况他身边还有过百艘的旧式湘军战船。
一共六千多兵力呢,不仅是水上。岸上的战斗力也不能小觑。这些人如果冒不失的杀上岸来,可也够李学鸣他们喝一壶的。
所以长江水师的存在给江西方面军带来极大的困扰。李学鸣三人也早就不对跨湖作战报以希望了。
但这事情能难得住刘暹吗
秦王亲征江西,行辕抵至南昌,消息是瞒不住人的。两军防线对面的刘坤一、刘秉璋等人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四十六岁的刘坤一绝不是一个善茬。原时空中,在左宗棠逝去,甲午战争之前的十年中,南国第一重臣,坐镇两江,跟李鸿章的北洋鼎足而立。实力是自然远不如北洋。但是官场声势上,还真的不落李鸿章几分。
刘暹对刘坤一很有好感。这并非因为刘坤一的能力或是清廉什么的。刘坤一不贪婪,但清廉两个字也跟他扯不上关系。
他大侄子刘长佑,年纪比他大了十二岁的大侄子,早在甲午战争前十二年,就曾经建议先发制人讨伐日本。
在朝鲜的事情,刘长佑认为日本本来就违背了国际公法,一旦开战,在国际道义上占不到便宜。且其侵略成性,迟早会吞并朝鲜,不若乘其羽翼未丰,先发制之。他认为。自同治以来,朝廷讲究洋务,设立海防。习水师,修炮台。购铁船,造枪炮。投入了大量的金钱,正是其用武之时,倾中国之全力诛一日本,是有把握的。
光绪七年距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差12年,他上疏提出具体计划:“伏乞皇上先暴日本之罪,简大臣宿将有威望者起东三省之兵,出松花江以临库页岛;别命一军出朝鲜,以扼其西;而后选明习韬略、熟习水师之将,由宁波、定海率舟师趋长崎,以攻其南。或虑来扰海滨,则东南沿海久设练军,亦自有防御之具。硫球臣民喜复疆土,必将有助顺之师。凭庙算之长,海外有截,天戈远震,四夷戟兵,朝鲜、暹罗、缅甸诸国可免蚕食,不独越南也。”
可惜满清没有采纳他的建议,或是说根本就不考虑他的这份折子。
爱屋及乌,刘暹对刘长佑充满好感,对刘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