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1862 > 分节阅读 232

分节阅读 232(2 / 2)

这眼光见识,在晚清时候,在中国绝对是第一流的。郭嵩焘因此而名噪朝野。

因为刘暹的出现,光绪元年云南本该发生的“马嘉理案”没有发生,马嘉理还依旧老老实实的待在北京的英国公使馆里当自己的小文员。

英国人自然也无法籍此要挟中国,要求中国派遣大员亲往英国道歉,清政府更不会主动派出郭嵩焘赴英“通好谢罪”。

但是刘暹反了,大清连战连败,总理衙门内从年前时候,奕、宝鋆等大员就在与英法俄三国公使商议条件。

然后清廷自己也想了一个招,就是再度派遣使臣造访欧洲,对英法俄德等国致以我大清衷心的问候。意图在洋人的老窝里讨好下洋人的朝廷,给自身争取更多的一些有利条款。

而且局势发展到现在,清廷也正的感受到有必要在欧洲设立使节,以便必要时候直接跟洋人政府沟通联系。

郭嵩焘就被选中了因为郭嵩焘是朝野知名的洋务大才。

原时空历史中,这一日是郭嵩焘的幸运日,也是他走向毁灭的倒霉日。

在出使英国之前,他是国内湖湘学派的大家,久经仕宦历练,并担任过巡抚、侍郎等职。在世人眼中,尽管先前的为官路上也有一些坎坷,但凭借其才学以及与朝廷重臣李鸿章等人的深交,平步仕途、终老一生,并非难事。

可在到了欧洲以后,亲眼看到近代工业的发达和力量,郭嵩焘真正的对西方文明拜服了。一个年快花甲的老人,读了大半辈子儒学经典,头脑里塞满了“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于夷者也”等“天朝”之类的旧观念,现在却敢于承认西方的先进与中国的落后,而且承认得这样彻底,这在当时需要何等的勇气。

也正因为如此,他便为中国这个老旧的社会所不能容忍。在当时的条件下,就他所从属的那个社会群体而言,他已经走得太远。于是他难安其位,不断的受到攻击,而最为恶毒的攻击便来自他的副手刘锡鸿。

究竟是怎么攻击的,大家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到网上查一查。反正郭嵩焘在从朝廷大员到士林大夫一片的唾骂指责声中,连任期都未满,仅仅一年零七个月,就被曾纪泽接任了。

郭嵩焘回国后心灰意冷,辞官回乡,乘船到达长沙时,当时的湘阴正好发生守旧排外风潮,形势颇为紧张,大骂郭嵩焘“勾通洋人”的标语贴的满街都是。

郭嵩焘半生的名誉毁于一旦。十二年后在老家郁郁病逝。

可在现下这个时空,满清朝廷脑子残了,才会让刘锡鸿这么个朝野皆知的顽固保守派干将去给郭嵩焘做副手。所以,郭嵩焘根本不知道,他的命运已经被刘暹在不知不觉中改变。

现在的郭嵩焘正恨不得刘暹今晚上吃饭能一口给噎死。

自从秦军起兵以来,湖南州县是惊了再惊。老怕天一亮,秦军就入湘了。光郭嵩焘接到要去北京的家书就有三封了。

现在跟着郭嵩焘一块远赴欧洲的使团副手是李凤苞

郭嵩焘亲任驻英国、法国、俄国公使,李凤苞为驻德国、奥匈、意大利公使。

哦,是的。意呆利现在建国成功了。也是欧洲的一列强了。

第四百零六章国弱更需外交

你觉得这两人还能胜任吗奕道。

能胜任的。宝鋆说着,脸上有些发涩,他俩要不能胜任,大清朝真就没别的人选了。曾纪泽必须留在京里。偌大一个我大清,跟洋人打交道的事儿上面,真就找不出几个能任事的官

现在大清在国际上是弱国,弱国外交不容易搞。洋人的强横这些年咱们都晓得,吃了苦头都记得。但正因为此,弱国比强国更要依赖外交。

什么弱国无外交我看恰恰相反,越是弱国,要保障权利,就越要依靠外交。国际上的强国不止大英一个,还有法兰西、俄罗斯、美利坚、德意志和奥匈,俱是列强之国。我们大清跟他们打交道的时候要保障自己的权力,就不能让他们团结一致来对付我们

就比如俄罗斯,贪得无厌。金钱枪械远少于英法,却妄图鲸吞我伊犁河谷。我们能让他们如意吗那样的话英法又如何看待咱们

他们给的银子更多,军火也更多,是不是要把广东划给他们

弱国外交不等于一味退让,要不然就不是外交,而是投降了国际上,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都是寸利必争的,哪怕弱国对强国,也会尽可能的抗争。欧洲也是有小国弱国的嘛

所以咱们该争的事情,还是要争到底对俄罗斯要争,那鸦片也必须要争

王爷,咱们既然是弱国,那么在外交上面就该柔和一些。鸦片的事儿英国人意见很坚决

宝鋆不是对鸦片支持,而是为大局考虑。但奕对这事的把握却似乎更精准。

洋人需要大清来对付刘贼

秦军政府辖地内施行的一些列政策,现在北京也都有耳闻。那提高关税。禁止鸦片,完全是在割洋人的肉。洋人要不恨秦军才怪。

大清开年后正在准备着编练三万旗汉混编的新军,那军械二月份就能运到天津的码头。如此可见英法俄等国的急切。

这种急切才是大清现今最好讨价还价的资本

他顿了下,说道:佩蘅宝鋆字,我们现在还是有利的,洋人跟刘贼有利益冲突,他们要靠咱们来压翻秦军。这就是咱们强硬的资本。弱国的外交一味强硬当然不行,可是务求实利却是谁也摸不到咱们的。跟洋人谈判的时候要放下架子,少图虚名。知道了吗

恭亲王这个时候绝对比原时空里的他要对西方世界更加了解。也因此对大公报上宣扬的弱国无外交嗤之以鼻。要是弱国真没外交,那么欧洲那么多小国弱国还要外交部做什么其实外交无论强弱都可以搞好,问题在于摆正位置。弱国有弱国外交政策,强国有强国的外交政策,各自追求不同,但都必须要务实,不能追求不可能达成的目标。否则的话,无论强弱,都没有办法搞好外交的。

大清之前跟洋人打交道。很时候还在自持大国身份,不能把自己摆到弱国的地位上。不去主动地沟通那些强国,等到有事的时候就孤立无援,最后洋人一发飙。一份丧权辱国的协定大清就要签要是早能老老实实的把自己看做低人一等的二流国家,交好洋人列强中几个次一等的存在,就像刘贼交好德国、美国。又不强硬开罪英国,只得罪法俄。后两者就奈何不了他么

虽然奕知道这中间有刘暹自己的武力在做后盾,但这个外交思路是可行的。我大清拿来用了。效果即便虚弱一些,也比现在的外交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