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日的翟国彦”
伍金柱趴在掩体后恨恨地骂了一句。广东水陆提督翟国彦,在张兆栋麾下重新干起了陆军的老本行,龙山镇这片战场布置甚是全乎。尤其是这潖江,水口铺、拳头岭这些个要害地带,全布置了得力部队。
渡河作战不比平地打进攻战。清军又有炮火掩护,火力也相当凶猛。直接硬拼损失会很大的。
齐大林的手下连占了乐格山、大望山两地,已经想着部队往龙山镇西延进,伺机渡过潖江,再反兜龙山镇。
伍金柱是不愿意的。龙山镇这里的部队是他和李士恩的,要是照齐大林这想法来干,他们两部就纯粹的变配合作战了。伍金柱不想继续当配角了。他想从水口铺这里打开缺口,冲进南岸清军的腹心去。
这潖江南北都有清军驻守,龙山镇的大半面积在江南。而潖江在龙山镇还叉出一条支流,往南流淌。乐格山、大望山全是在这条支流的西面位置,而支流的东面就是清军的防御重点。
因为龙山镇是整个佛冈地势最低的地方,它就是一个小盆地,往北、往西、往东都有大山。一条潖江及其左右的平地是佛冈的精华地带。
清军一面守住潖江北岸,然后再卡住龙山镇支流的东线,秦军要想攻克佛冈,看到佛冈的县城,要么绕道数百里从西面,沿北江下英德县,再攻佛冈,要么就是翻山越岭的从东面打进去。都甚是费力气
伍金柱要拿出真实的战果来阻拦齐大林。后者不想付出太重代价,打算多走个二三百里路,拿下英德后再干掉佛冈,伍金柱也同意齐大林不愿付出太重代价这一正确的思想,但他就是不愿打副手。
人都是自私的。没功劳,他凭什么在刘暹跟前露脸凭什么再进一步
所以他的目光钉在了水口铺,只要拿下这里,打开进入清军江南防御阵地的缺口,那一波流的带走清军,还不是轻而易举
只因翟国彦的精明给他的作战想定制造了相当大的麻烦
水口铺本是有一座浮桥的。原本是由十二条木船为基础,上面铺上木板搭成。铁索连钩,是连接东西的要口。
但现在所有的东西都不见了。翟国彦把铁索收起,木船沿着潖江撑去了县城。并且在这里布置了一个营头的兵力,六七百人守卫者。
清军在浮桥东头布置了一个半弧形的阵地,在西头周遭百米范围内,则清扫了全部东西。无人、无房区、无树木,无障碍区。所有的一切都一目了然,然后他们就躲在工事后面射杀毫无遮蔽的进攻者
如此也难怪伍金柱气的破口大骂翟国彦了。
在伍金柱不远的地方,一个炮兵教习正缩着脑袋,不断打量着对面阵地。他手里拿着一个小本本,不时的拿起铅笔在上面写写画画。距离这名炮兵教习不远处,炮兵大队长也在细细观察、记录着清军防线内,一切还可见的参照物的方位坐标、距离、高度,为覆盖炮击作数据准备。
第三百九十三章颜面大失左今亮
闽江口。
一艘一千五百吨级的铁肋木壳军舰正静静地漂浮在海面上。东天刚刚升起的朝阳,把无尽阳光洒照,如是为这艘军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外衣。
这艘军舰就是年前才下水试航的平远舰,正宗的马尾船厂出品。连同另外一艘宁远舰,是马尾船厂为南洋水师建造的四艘船只之二。
在这艘军舰的不远处,还有振威号在,以及镇西号炮艇,这三艘军舰,连同闽江中的镇东号炮艇,就是南洋水师封锁闽江的全部力量。
四艘军舰,死死地将闽江口封住。断绝了船政水师的任何一丝希望。
因为,即便船政水师的小型战舰能够避开水雷冲出那片死亡之地,也会在它们的炮火中化作冤魂。
所以这些天里,别看福建、两广打的有多热闹,闽江这边是清静的很。
上午十点,平远和振威两舰依旧在维持原地不动,镇东号炮艇开入闽江中,他将换回镇西号。于此同时,一艘南洋船运公司的货船驶到了这里,它将为四艘秦军战舰补满一切的所需。
一直到下午五点,海面上已经看不到别国的船只,一个只有十米多点长的小艇才从货船上给轻轻的放到了水下。
这就是潜水艇李正辉兴趣很足的看着这艘不大的小艇。总共只能承载十二个人的小玩意。
上校,这就是潜水艇。钦州造船厂一共制造了两艘,这是海狼二号。性能较之一号要有所改进。可承载十人,手摇螺旋桨前进。水下航速最高可达5节,踏阀门向水舱注水。最深可下潜水面十米,能持续时间四个小时。手操压力水泵,排出水舱内的水
一切数据都非常非常的原始。但就是这么原始的一个小潜水艇,一个恨么一个世纪前都有技术制造出来的潜艇,今天就将成为南洋水师进攻的利器。
大人放心。海浪分队,保证完成任务
潜水艇的舰长是一个中尉军官,表情严肃的向着李正辉道。
怎么说他们也是海军的特殊兵种,被上头花大力气培养的特种士兵。在闽江这条完全被摸清楚了水况的地方,悄悄溜进马尾。把一颗颗炸药包钉到船政水师军舰的吃水线上,完全是小菜一碟哪怕现在是冬天。
冷月森森,冰冷的月光投射在海面上。被那起伏的海浪切割成一块一块。
马尾军港,整个福建沿海守卫最严密的地方。它的旁边就有全中国最大、实力最强的造船厂马尾船厂。左宗棠船政风云十年中,创造的根基。
黑压压的军港只有不多的几点光明。在这个没电的年代里,夜晚也就是这样。
南洋水师在外面很安分守己。这些天下来,不管左宗棠等上层大佬是如何的焦虑、焦急,底下的小兵们已经把警惕心里放下了。
就算生性刻板的邓世昌,也正在梦乡中沉眠。
没人会想到秦军偷袭
闽江里那片雷区。根本不是五百吨以上军舰能安全度过的。而口外的四艘秦军战舰,则没一艘小于五百吨了。
所以今夜也就没人能够看见潜水艇在中国战争史上留下的这第一笔痕迹。
波光粼粼的海面突然出现了一根漆黑、细长的物体,一边向上抬升,一边向西北方向移动。就像是一头海怪伸出水面的触角一样。
这当然不是海怪,这是一艘潜水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