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1862 > 分节阅读 202

分节阅读 202(2 / 2)

“朝廷削我等兵权,弃汉就满,以八旗子弟为国之肱骨,外战一至,庚申之变1860年重演在即。”

刘暹对八旗兵表示出彻底的蔑视。抿了一口酒,继续大放厥词,像是一点也没看到刘松山难看的脸色,和那恨不得堵住自己住的神情。“说句真心话,这八旗子弟要是提笼架鸟,优游嬉戏,这大清国祚或许还能延续下些年头,可他们一旦要振作了。呵呵寿卿兄,不是我咒大清朝,这江山真的悬喽”

“刘侯,刘侯说笑了。八旗乃国朝之本,乃国朝之本八旗子弟当中,还是有些壮勇之士的。”

“壮勇之士这不是壮不壮,勇不勇的问题,而是八旗军制败坏。到现在还守着牛录这老一套法子,如何能练出有用之兵军民不分,出则为兵,入则为民,当年可行,现在可就不行了。

今日军伍,讲究一个专业,士兵为职业士兵。

而八旗呢是当兵没个当兵的样儿,当民也没有当民的样儿,军营更是没个军营的样儿。那是一帮拖家带口的大爷兵,哪儿有心思真的征战啊白日操练,无非是把过去的做样儿做的更专业卖力一些。”

“寿卿兄,你是个老实人,但你就是太老实了。什么事都不能只看当面,你还要看到事情的另一面。

当官的路子就这么些,旗人假装振作了,汉人的机会就更少了。天底下的官帽就这么多,旗人繁衍日广,缺钱使,没官作,已经嚷嚷了上百年了咱们汉人笑旗人腐朽,只知玩乐,不肯振作。可他们要真的振作了,这天下督抚还会是八成都为汉人吗各路提督、总兵,还会九成都是汉人吗

我刘暹的盘子小,但是骨头硬,朝廷要削藩,一时半会儿也削不到我头上。但是湘军呢曾侯已去,何人能盖压天下莫非寿卿兄真觉得旗人振作,振作的只是武力”

刘松山内心的躁动没有了。刘暹的话他听着有理,越品就越是有理。鬼才信旗人振作只会图武事呢,鬼才信武事不关文官呢。要是军伍不关文官,湘淮楚三家是如何兴旺发达的多隆阿如今兵部尚书的顶戴又是怎么得来的

刘暹说的一点都不假。旗人要振作了,天底下的官帽就又要重分了。

千里之外的曼谷。

六艘中舰停靠在港口,雨水淋淋,海面上伸手不见五指。整个港口唯一能发出光亮的除了岸上,就只有旁边的那座灯塔。

邓世昌正在油灯下写着日记。

几个月的航程接近了尾声,他的日记已经有了厚厚的一本。这里头记载着海上对峙的紧张,记载着泗水、巨港、三宝垄、巴达维亚、马尼拉等等各处,南洋华人的欢呼雀跃,也记载着他自己的激动、愤怒和热血

邓世昌再一次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水师、战舰,就是自己保国的最好途径。并且,船政水师有消息正在私下里疯传,说朝廷准备编练北洋水师,要选拔优异军官前往英国学习操舰、枪炮、鱼类等等。

邓世昌内心中猛的生起一股执念,自己一定要身入其中,到英国学习世界上最先进最严格的海军战法、操练

第三百六十二章在英国的中国人

西历1875年9月。

“呜

高亢粗壮的汽笛声就像是一头远古凶兽的巨吼,唤醒了车厢中昏昏欲睡的乘客们。如果说刚才列车员的最后一次报站没有什么效果的话,那么这一声工业力量的嘶吼足以让所有人精神一震,迅速的从昏昏沉沉的状态中清醒过来了

“看,前面就是朴茨茅斯了”

站在车厢的一扇窗户旁边上,一个二十岁左右的英国青年指着窗外远处渐渐出现的建筑物,一脸兴奋和骄傲的对旁边人说道:“这是大不列颠最好的一座军港,是全世界最完美的一座军港大英帝国皇家海军的母港”

说完,这个英国青年很是高傲的扭过头,冲着旁边人说道:“睁开你的双眼看看吧,和那个愚昧落后的东方国家比起来,这里才是文明世界的中心就像是天堂一样”朴茨茅斯不仅是英国皇家海军的军港,还是英国有名的一处度假地。

青年的语气很冲,而且明显带有一些打压鄙视的味道。这让人很反感,即便他攻击的对象是两个留着女人辫子的中国人。但青年的作为显然跟已经讲究起绅士味道的英国成年人们不搭。

“天堂”

在青年灼热的目光注视下,一身格林威治海军学院学员服的林永升收回了自己看向窗外的目光,不经意的在青年身上扫了一眼,注意力很快就转移到了旁边桌上的一张报纸上面,嘴角弯起弧度。“或许吧”

作为一名大清军人,林永升可没有英国青年的觉悟。觉得朴茨茅斯是天堂。

“或许”

林永升那淡然的表情和讽刺味道极为浓厚的话明显激怒了英国青年,他就像是一只被人踩了尾巴的猫咪一样。差点儿就要蹦起来了。当然,他身旁的长辈制止了他的这一剧烈动作,不过那一双眼睛依旧瞪得圆溜溜。

“抱歉两位先生,鲁尼只是因为报考格林威治海军学院没有通过。见到两位先生的穿着,有些刺激”

英国青年脸色顿时涨的通红,他可不能让人觉得自己是在妒忌。就在他要张口欲大声反驳的时候,旁边一直坐着的一位老年人脸色一沉,低喝了一声,“鲁尼。道歉”让他迅速的安静了下来。不情不愿的向林永升和黄建勋道了歉。不过任谁都看得出来,鲁尼那一双眼睛中充满了愤怒,一直恶狠狠地瞪着林永升。

低声训斥了孙子一句之后,老亨利目光饶有兴趣的打量着眼前的两名东方人,两个年轻的海军军官。作为一名当年一鸦时候的老兵,他对东方还是有一丝关注。知道近十年中,俄国、法国先后在中国人手里吃了大亏,不久前荷兰人更是颜面丧尽,连大英帝国也有所退让

他的目光早就投向了黄建勋手中的报纸上面。

“两位年轻的先生是来自中国的海军军官吗”

“欢迎那个古老的帝国加入到现代文明中来。工业的力量推到了旧有的次序。不跟上工业发展的脚步,再辉煌的文明也只能暗淡落幕。”

语气中没有贬低和讽刺,林永升、黄建勋都抬起了头来,看着眼前这个头发全白的英国老人。“是的先生。我们来自中国。你可以称呼我林,称呼他黄。”

林永升的英语说得很熟了。黄建勋也向老人问好,英语说得也够熟练。否则两人不可能顺利考进格林威治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