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1862 > 分节阅读 159

分节阅读 159(2 / 2)

当士兵们走到观礼台的时候,随着一声响亮的口号,齐步走瞬间变成了更加威武的正步走,布鞋踏在土地上,踢腿带风,落地却砸不出坑,只能发出一声声整齐的闷响。

贝尔和越南的瑞国公阮福膺禛看的是目瞪口呆。这样的队伍实在太有冲击力,太具视觉感观了。

阮福膺禛两眼看着下面的秦军方阵直冒金光,内心中更是再一次坚定了原先的信念。这当今这么个弱肉强食的世界,越南国小民弱,想要独立图存,必须依靠中华天朝的力量。

“赞美上帝,这是一支可以媲美世界第一流军队的精锐。”贝尔福克斯由衷的赞叹道。内心里对自家洋行的明智选择,自得不已。

“轰轰轰”

七个步兵方阵,和一个海军陆战方阵过去后,就是两个炮兵大队登台亮相了。

从五七到七五,再到105,一共五十四门大炮和相应的配套辎重马车,炮车在驮马的拉拽下,轰隆隆的从观礼台前浩荡开过。黝黑泛着金属光泽的炮筒在阳光下闪耀着肃杀的冰冷。

刘暹心头充满了自得,有如此军队在握,他有理由去得意,也有资本去得意。

军事就意味着力量,力量就意味着强权,而强权代表的就是霸主。这是一个无论何时无论何地都不会失效的真理

新兵校阅之后,刘暹也不管佛尔国春和崇福,会怎么向北京汇报自己看到的一切。是称赞、赞叹,还是谗之以威胁,他已经没时间和精力注意他们了。立刻的,所有的新兵就被分配入军中各部,他们有的要去鸿基,有的要去海南岛,有的要去汉中,有的要进入钦州港,再有的就是编入广西各部。而借着这次秦军的大调整,刘暹也很轻易的凑齐了四个步兵大队,一个海军陆战大队,一个炮兵大队,以及相应的辎重队,近四千人马汇在钦州港。

秦军唯能拿得出手的四艘铁甲炮艇,和南洋船运公司过十艘的货轮,也汇聚到了钦州港,同时钦州港内还有两艘装满了最上等的鸿基煤,抵港后却并不急着卸煤的运煤船。这些就是刘暹参入台湾之战的全部资本,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我的小说穿越1862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qdrea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二百九十四章皇国,武运长久

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qdread”并加关注,给穿越1862更多支持

1874年的日本,正走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上。西乡从道势在必行的出军,就是革新中的日本对当今的世界发出的第一声咆哮。

如果西乡从道真的能夺取台湾,日本可能真就走上一条不同于后世的道路了。三年后的日西南战争就不会再发生。但是这条道路真的能走通吗现在的日本谁都不敢说一个肯定,即使最狂热的急征派首领西乡隆盛

还是持悲观态度的人更多。否则日本就不会排除外务卿副岛种臣,以“中国派遣特命全权大臣”的身分出使北京,针对宫古岛人遇害事件试探清廷的态度了。

对国际法则完全不了解的满清,依旧从推卸责任的角度出发,说什么“杀人者皆生番,故且置化外。皆不服王化。”轻易地被日本抓住了把柄。为此次攻台事宜之成败都套上了一层防护罩。小小的日本,现在刚刚长出了自己的一点利爪,真的还对自己西方两千年的旧临,充满着畏惧之心。

“西人退缩了”长崎城内一处幽静的馆舍中,一身和服的西乡隆盛正跟自己的弟弟进行临别前的最后一次谈话。他是秘密来长崎的。

身着军服的西乡从道脸色不变,“日本要强大,靠的只能是大和健儿。西人。不足为持。”虽然内心里对临时变卦的英国人,恨得牙齿痒痒。但是西乡从道绝不会放弃攻台之事的。因为他清楚,这是西南藩与东京政府能够长久和平。解决士族危机的最大也是最好的机会。

放弃了,就意味着不久后更大的暴乱。明治六年的福冈士族暴动,不久前佐贺藩藩士江藤新平发动的叛乱,都明确的指出日后那注定会发生的一幕。

西乡从道是西乡隆盛的弟弟,自己的大哥是士族的首领,西乡从道怎么可能不替自己大哥着想,不替士族的未来着想

“兄长,我会用手中的刺刀,为日本。为士族,争取一份新的天地的。”

虽然恐惧西面的满清,恐惧那个偌大的老大帝国,但西乡从道从来不认为自己会在台湾失败,会败给那群原始的生番。还好,英国人虽退缩了,但日本还有美国人和法国人支持,西乡从道还有足够的轮船来装载士兵。

西乡隆盛轻轻地摇着头,打败生番容易。想在台湾立稳脚跟,很难。满清再是落了把柄,也不会眼睁睁看着日本在台湾设立督府的。到时候清国的军队绝对会开入台湾,那个时候日本打是不打

西乡从道一定是要打的。不打,他就没必要坚持攻台了。但,打得赢吗日本能跟那个老大帝国比国力吗而且闽浙总督左宗棠的性格。西乡隆盛也是知道的。

偏偏劝阻的话,西乡隆盛却一个字也说不出口。就像后世人评价他说的一样。西乡隆盛一生都代表着武士阶层的利益。

“祝你,武道昌隆”

“皇国。武运长久”

两个兄弟隔着一张小小的木几,相互用力鞠躬行礼,作为这一别最后的话语。

四月五日,东京的新命令传达到了长崎。因为英国突然出现的变化,东京政府下令暂缓出兵。不过西乡从道拒绝听从这命令,他说:“延迟出兵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