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1862 > 分节阅读 155

分节阅读 155(2 / 2)

“不求真能跟洋人一样精强。只要不逊色于湘淮楚,就可也。”奕重新坐直身子,“刘铭传不就是靠着一个法国人连起来的军队吗咱们也请,请德意志人。德意志军队比法国人厉害”

越南。

就在广州的停火协定签署不过五日,刘暹在西贡河南岸,也跟杜白蕾签订了停火协定,在签下自己名字的第二天,杜白蕾解除了军职,黯然返回法国。刘暹则连跟西贡的代理总督照面的性质都没,将边和城甩给了带兵来到的黄继炎,自己引着秦军退回了顺化。

刘暹有儿子了,在他领兵汇合武仲平残部的当天,远在柳州的张妙彤,为他诞下了第一个子嗣。小娃娃生下来有六斤多,换成后世的市斤,就是近八斤。消息传到刘暹手里,刘暹内心的喜悦是无穷无尽。

最后一个短板也没有了,他的基业有了血脉相承的继承人。只要秦军实力积蓄到一定程度,刘暹振臂一呼,挥兵北上,那就是推翻满清的时候了。

如果不是越南战事真的脱不开身,刘暹立刻转回柳州的心思都有了。

“前途无量啊”丁振铎等人面前,刘暹哈哈大笑,“咱们的声势是不错。可日后的时间还长着呢。现在全天下都在等着看我们秦军的笑话呢。”没有谁会把一时的胜负,真正的永远铭记在心中。

刘暹在越南打赢了又如何又不是在法国本土打赢了法国的实力依旧牢牢地压在中国人之上,这点谁也不能否认。

“咱们这次打了法国,看似震动天下,其实也不然。咱们给洋人的震动只是中国有力量打击他们,而且能够战胜他们的一根指头的力量。这不过是个面子问题,甘蔗不能两头都甜。如果我们秦军从此觉得自己天下无敌,那就是取死之道。”

“中国与欧罗巴远隔万里重洋,洋人做不到将所有的力量都投入到咱们这里。这就跟我在新疆打赢了俄国人一个道理。不是咱们真的比洋人强,而是洋人没法子把力量投入过来。”

“咱们还是弱,还要继续努力”

九月底,广州谈判终于达成一致:法国承认越南为中国属国,交还越南岘港及定祥、永隆两省,全面从中圻和北圻撤出传教士,赔偿中越两国100万法郎,中国交还法军所有战俘。

除此之外,再无任何一个字。

第二百八十七章天空飘下五个字,那都不是事

广州条约不是和平,而只是一款为期浅短的停战书。

这个认知不管是西方欧美列强,还是大清和越南,都心知肚明,彼此清楚。所有人都明白,法兰西不会长久忍受这个耻辱的。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将自家的国势稳定,当法国在普法战争中遭受重创的陆军部队恢复实力后,新一场战争就会不可争议的到来。

所以,越南阮朝在协约签订的不久后,在阮文祥作为越南使臣前往北京谢恩,阮福升绕道广西,转回越南的时候,嗣德帝亲自与刘暹密谈,亲手签订了阮朝与秦军间的第一个附庸条约嗣德帝将保住越南的期望完全寄托到了秦军身上。

在条约签订之后,阮朝将会抓紧时间编练新军,争取在两年内编练出三万规模的新军队伍。然后是否进一步继续扩编,就看阮朝的财政是否能够支持新军一切的武备作训,以及三万新军的实际指挥权,完全托付秦军。也即是阮朝在军事上,将完全附庸于秦军。

此条约,史称安南条约。对越南日后的定位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

刘暹自然乐得阮朝投靠,为此他将鸿基煤矿三成的股份让给了嗣德帝。虽然嗣德帝只有分红,而无管理权。但这也是刘暹给他的一种回报。鸿基煤矿现在可是一个下金蛋的老母鸡,三分的分红差不多能比得上越南一个省的赋税了。而更重要的是,这笔钱是完全交给阮朝王室的。

广州条约就好比原时空一战结束后的巴黎合约,不是和平。而只是五到十年的休战。刘暹甚至考虑到了,自己扯旗造反的时候。法国会不会趁机出兵。所以,牢牢拉拢住越南就是必须得。在扩大越南新军的时候。刘暹会派出相应人员给嗣德帝编练一支两三千人的亲卫武装,指挥权完全交给嗣德帝,所有武器完全等同秦军。跟鸿基煤矿的股份一样,都是一种投资

刘暹十月底了才从越南回到柳州。在家歇息了半个月,陪陪闺女,看看儿子,再跟媳妇们胡天胡地,好好阴阳和谐一番,然后就陷入了绝对的忙碌之中。

柳州本地的工业园区。钦州钢铁厂的视察,和钦南钢铁厂到港口间那一小段铁路的铺设,再有石碌铁矿、钦州港、石碌港昌化、石碌水泥厂、鸿基港等等秦军独资企业的扩建,以及秦军各部新旧兵员的交替,这种老兵退伍新兵入伍的场面,秦军每年都有的,区别只在于人数的多寡。当然老兵退伍后的安排也是一项重要工作。秦军的老兵退伍后,并非就真的退伍,绝大部分的人会被安排到秦军诸多产业的安保位置上。如工业园区,如钦南钢铁厂,如诸多港口,如鸿基煤矿、石碌铁矿两大人口基地。等到日后起兵的时候,再一征召,那就是数万虎贲最后是从柳州到钦州的电线铺架

在中国电报是早就有了。英国、俄罗斯、丹麦敷设的香港至上海、长崎至上海的水线,全长2237海里。丹麦大北电报公司更是不经清政府允许,秘密从海上将海缆引入了中国内陆。并且沟通了天津到上海的线路。但是这些电报局完全掌控在外国人的手中,中国人自己承办的电报局,那是一个也没有。

今年是中国电报发展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年份,就在刘暹与法国人大战越南的时候,法国驻华公使馆人员威基杰参照康熙字典的部首排列方法,挑选了常用汉字6800多个,编成了第一部汉字电码本,名为电报新书。后由我国的郑观应将其改编成为中国电报新编。这是中国最早的汉字电码本。同时间,华侨商人王承荣从法国回国后,与福州的王斌研制出我国第一台电报机,并呈请政府自办电报,清政府自然是毫不例外的拒不采纳。

满清当局不采纳,可不意味着秦军不采纳。虽然那个时候刘暹还在越南,根本不可能第一时间处理此事,可范德榜这个秦军大管家也不是吃白饭的。当即命令北京站人员接触二王,请他们到柳州来,然后一切就都不成问题了。至于北京当局不让铺架电线,刘暹置之不理。他连钦南钢铁厂到港口的那条几十里长铁路都敢自行铺设,架几条电线还能让他战战兢兢不成

刘暹眼下是风头鼎盛,对法大胜让先前的一切麻烦都成了过去式。北京不仅不会再由请办铁路来找他的茬儿,还不得不封他一个南洋提督的名头,让刘暹日后可证明言顺的总理南洋军事。广东的水陆两提督都因此成了他的下属。刚出生不久儿子,都得了一个一等男的名爵。可以说,只要刘暹现在不起兵造反,他想干什么事儿,北京乃至两广的大佬们都会睁只眼闭只眼的。

修铁路架电线搁在别人身上是大祸事。搁在他身上,天空飘下五个字,那都不是事啊

离柳州府城二十几里的真宁镇是广西大地上普普通通的一个农业镇。这里没有矿产,也没有便利的水路可通商,有的只是还算肥沃的农田。这里的百姓世世代代就在一亩亩的水田中耗尽了自己的人生。

因为远离金田一带,加上本来日子还过得去,太平军兴起来的二十年,真宁镇虽然也受到了一些影响,但真心不大。这里的地主、士绅还依旧拥有绝对的权力,宗族还继续是百姓们的天。百姓还是如自己的祖父辈们一样,从生活环境到生存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