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供咱们上学堂识字”
“还是刘军门”
“天下谁最好”
“刘军门”
“天底下哪地儿最好”
“秦军”
张守训、张树平脸色复杂的看着眼前站起横平竖直的童子军,这是一群少年,最大的也就十三四岁。他们已经被秦军收容了不短地时间,最长的更超过了六年,他们对刘暹的忠诚,他们对秦军的热爱,完完全全是渗透进了骨子里。再有秦军所谓教习们的引导和灌输
张树平猛的打了个寒颤。如果再有个三五年,这批孩子长大了,那刘暹就是带着他们去死,怕谁也不会有一句怨言的。
甚至可能现在的秦军,就有相当一批这样的人充任了军官。张树平是很清楚自己这个姐夫的,无论是刘氏庄园还是童子军,早在秦军在湖北、河南平捻、堵截太平军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到现在这都多少年过去了
张树平往日只是一个苦读圣贤书的书生,虽然对湘军、淮军、楚军、秦军耳熟能详,但脑子里更认为他们与绿营毫无两样,不过是更能打些而已。今日的今时,看着这校场里光明正大的喊着忠于刘军门,忠于秦军的童子军,他才彻底的对x军有个彻底的认知这完全就是属于个人的私军。而非属于朝廷。
相对于家道一般的张树平,张守训跟随者父亲见多识广,很清楚湘淮楚秦四军是什么样的货色。对于童子军略有些大逆不道的口号,毫无反应。相反,眼睛里精光闪烁,露出了一副迥意昂扬的神情。
他很想知道
当这些达小就培养在军营里,满脑子都是打仗,还识文断字,忠心耿耿的童子军长大以后,充入到秦军的上上下下之后,秦军的力量会达到什么样一个程度
张守训估量不出来。但他至少能肯定当这批对刘暹誓死忠诚的童子军进入到秦军当中后,刘暹对秦军的掌控将会达到一个登峰造极的地步。而这些童子军也将用他们的才能和知识、纪律、朝气,迅速成为秦军新生的骨干。
刘暹简直是立于不败之地。除非朝廷从上到下将秦军彻底抹去,否则就是罢免了刘暹的官帽,实权也依旧掌控在他的手中。
走出青石关的集市,外面依旧是一望无际的白色。马儿不时打着响鼻,喷出一团团的白气。
二张一行没有转回住处,而是继续往汉元公校赶去。刘暹在柳州都办了多家夜校和工校,在自家的老根据地汉中自然也大肆办学。并且除了夜校、工校这种识字班一样的地儿和刘氏庄园内部的学堂外,刘暹还正规的修办了一家书院。但教学的并非纯粹的四书五经,除了国学,更有历史、地理、数学、化学、物力和外语。
除了本校学生外,汉元公校还广开学门,欢迎大家来校旁听,不收任何费用。几年的时间发展下来,汉元公校在汉中乃至陕南、东川的影响力与日俱增。
“听说这汉元公校,每当地理、历史开课之时,都是百姓、学子、甚至官员、士绅云集。连本府的李大人,也让随从每课比到,执笔记录。”
张树平向俩便衣警卫问道。两个便衣警卫一脸的自傲,其中一人道:“可不是如此。那地理、历史两科,虽讲过国内之识,但更多的是讲欧美洋事。俺们军门几年前就请了好多的洋人来汉中,这些洋人汉话说不好,到学校里讲不成课。但人家肚子里也是有墨水的,俺们这里又有懂洋话的人,只从洋人口中记录、翻译洋事,再由人梳理通络后来公校里讲。”
“秀才们是好奇,想知道洋人的地理、历史。百姓们更多是好奇,就像听说书的差不多。现在汉中市井里好多关于洋人的传言,全都是他们,自己听了个一知半解,就拿来卖弄。以讹传讹,搞出了好多的瞎话。”
“官员士绅也是好奇洋事,跟秀才们一样,还想懂得一些洋务。有心的都还送人来学洋话”
“还有些商家让学徒来学校里学算术”
汉元公校国学、化学、物理发展的都不咋滴,外语也没几个用心学的,但靠着讲外国事儿的地理、历史和教算术的数学,这几年声望日盛,几乎盖过了汉中的府学汉南书院。
第二百四十九章铁厂开炉啦
刘暹在钦南钢铁厂见到了张守训和张树平,时间已经十一月了。钢铁厂炼铁的一号高炉已经建成,最近几日就要进行开炉了,二号高炉还在建设当中。
“哈哈,旁门外道,旁门外道。与之茶馆说书,何异”
听到二张说起汉元公校的盛况,刘暹真没那个脸认下来。而且,真正的,这句话是他的心底话。汉元公校现在的名声,真就建立在地理、历史两科茶馆说书上。或许在不少人眼中,这就是一个玩笑
至于两张对童子军的夸奖,刘暹受之不恭。他自己对童子军的未来也是充满了期望。当自己起兵反清的时候,这些人才是自己最可靠的支撑。
时间走到现在,钦州、廉州的官员,广州、桂林的大佬们,已经全然明白刘暹要在钦州干什么了。这些人不觉得刘暹有魄力,敢干事,而是觉得刘暹依旧脑缺。
在缺少铁矿石,在缺少煤炭资源的岭南建造炼铁厂,真的是异想天开。这些人现在可不以为钢铁是一个国家强盛与否的基石,是一个国家力量的体现。他们对钢铁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毫无认知。甚至连枪炮钢和铁有什么区别都不晓得,因为他们不懂得什么叫压强。从这点看,张之洞甭管多屠钱,甭管多无知、专断,中国岁销洋铁值五百余万金,粤销即不少。漏卮宜杜。购机开采,设厂煎炼,皆所必需。炼铁尤要。认知也有些片面,但爱国热忱。溢于言表。比之眼下两广的诸位大佬们,也是强的多的。
越南。北圻。
清晨,太阳金色的光辉刚刚瀑撒海面。一支三艘轮船组成的编队出现在了鸿基港的外海,并且由两艘铁甲舰护航。编队运载着两个整编的秦军步兵大队,和一个装备着二十门七五后膛炮18门前装线膛炮的满编大队,共计一千五百五十名官兵。无论是规模,还是实力,这都是鸿基煤矿自开发以来,秦军向鸿基城征调兵力最强最多的一次。
先前时候的一次次调换兵力,全都限于两个大队的规模。而这一回。一拨三个满编大队,并且原先驻守鸿基城的俩大队兵力,也根本没往钦州港运回。
这绝对是针对法国人的动作。
巴黎公社早被镇压下去,新成立的法兰西第三共和国,为了恢复自我的实力,也是为了增强国民的自信心,立刻的就在全球范围内开启了殖民战争。
他们在印度洋,在亚洲,在美洲。在非洲法国人似乎要用这个,来证明自己依旧是一个大国。
在十月份,一艘铁甲舰和三艘铁肋船和六艘蒸汽运输船组成的舰队,满载着两千名法军士兵在南圻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