畏惧、恐惧,或许还有一丝愤恨,苦力们抬起的头瞬间低下,继续做起自己的事情。在清军大爷面前,他们这些阿古柏军战俘出身的苦力是没有一点人权的。
两个多月的纠缠和厮杀,喀什老城丢了。张忠奎、霍广成带引着残兵于两天前退入了新城,继续坚守。
跟老城时候比。新城不仅城防工事远逊前者,就是守军的力量也根本无法与先前相比。
三十门火炮现在只剩了十三门。士兵人数也只是有两千不足。
喀什老城之战。大批士兵的阵亡和伤创,是征伐军南疆部分最惨重的损失。可是除了伤亡的人之外,还有相当一部分数量的骠骑营新兵,这些人在残酷和漫长的战争中,精神崩溃垮掉,颓废而无有斗志、勇气,张忠奎只能把这些人撤到后方去,以至于手中只有两千不足的兵力。
当然,南疆征伐军的骑兵实力还依旧强大。可他们有自己的对手。俄军以一个团的哥萨克骑兵为主体,配以征召的浩罕骑兵和少量的哈萨克骑兵,算是与南疆征伐军的骑兵实力旗鼓相当。
在喀什老城之战的时候,俄军的骑兵破袭战,和征伐军的骑兵堵截、伏击战,就是影响战争走向的重要一部分。
两个多月的战斗,喀什老城的征伐军守军始终不受火药短缺之苦,这全靠的是骑兵部队的努力和牺牲。
张忠奎的目的地是前线指挥部,征伐军前线的指挥官跟老城时候的一样还是霍广成。他这个人或许担当不了大任,但是为人勇敢、坚毅,正是打攻防战这种死战、硬战、笨仗的最合适人选。
现在俄军只是在打炮和在城外构筑前沿阵地。步兵进攻还没开始
张忠奎对新城之战的前景不报任何希望。老城落败给南疆征伐军带来的打击十分重大。现实中可没有那一支军队在两个多月苦战失利后,立刻就能提起精气神,斗志昂扬的继续转入下一波战斗。
张忠奎现在无比期望刘暹能够到来。就算他不带来一个援军,只要他来到喀什,那就能让军中低沉的士气和动摇的军心,凝固激昂起来。虽然还依旧达不到先前模样。
霍广成依然是一脸斗志。与张忠奎对新城之战的前景报失望态度不一样,霍广成则认为己军未尝不能将俄军阻挡在城下。
因为他不信攻下了喀什老城的俄军,就还有勇气和实力接着打第二场攻坚战。喀什老城之战,南疆征伐军损失惨重,攻势状态下的俄军损失只会更重更大。
“是骡子是马,见真章的时候不就知道了”霍广成如此的宽慰着张忠奎。
与此同时,北京城里中俄两边谈判也进行到了最紧要的时刻。
布策挟俄军攻破喀什老城的气势,对华态度陡然转硬,再度咬定了赔款900万卢布,和无条件释放俄军被俘官兵,以及增设领事馆这几个先前已经有所松动的条件。
紫禁城急得直跳脚,但是却没丝毫办法挽回这一局面。因为谁都明白冬季里的北疆是个什么模样,清政府眼下就是想真心实意的增援刘暹,现在都做不到。而刘暹缺兵少械,钱粮不足,又是谁都知道的。
他以一己之力打平大半个新疆,之后又是连开三个战场,刘暹早就在连连的上奏中叫嚎着力有不及了。
“唉,早知今日悔不当初啊。”
恭亲王府的小花厅了,奕和七王爷奕譞闷闷的喝着酒。有些话,奕就是再憋闷也是不能跟文祥、宝鋆说的,能与他一吐为快的人只有奕譞。
因为奕譞是掌兵的人,这个慈禧的妹夫显然得慈禧的信任,辛酉政变之后,依次被授了都统、御前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管理神机营等职务。至今年,在军事这一块上根深蒂固。一些消息也瞒不过他。
比如早在年中刘暹上奏说自己兵力不足,要求从汉中抽调部分旧部北上甘陕,经哈密、巴里坤进攻古城,与他将要派出的北上军兵东西夹击妥明军。但是北京不允。
为什么呢
因为北京不想让刘暹全得平定新疆的大功。甘陕的多军对比起征伐军来才更是北京的嫡系。
同时多军里头也异口同声的反对秦军经过甘陕。说甘陕战乱多年,民生凋零,难以担负秦军补给。这是睁着眼说瞎话,多军人马三四万,不比秦军人数多的多军纪更是不能跟秦军相媲美。
一句话说到底,还是眼红刘暹立功。再由,甘陕距离新疆甚近,多军里头的一些军头也不未尝没有去北疆捞一笔功劳的意思。
这当初就是多隆阿制定下的策略扫平甘陕,平定北疆。不让刘暹专美于前。只因为多隆阿突然受创,而给耽搁了。
至于到现在了为什么还不见多军有出关的迹象,那还不简单,没有开拔费啊,没有加钱响啊,没有粮食和后勤补给啊。
扯皮的事,多着呢。
刘暹见走北疆不成,就只能调集部分军队走这两年多来的旧道青海,再入南疆。结果现在了,才走到西宁。
如果按北疆线路走,后调的那部分秦军即使回合不了古城的董福祥军,也能大大减轻董福祥军的压力,也就给了刘暹抽调兵力的空间。
现在南疆败阵,俄国人谈判桌上猛的硬朗了起来。北京方面说是自作孽也不为过。
奕譞当然知道其中的内幕,更知道这中间还有自己大姨子的身影。说到底还是满清对汉人大员兵权的防范、警惕是根深蒂固的。
“六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我们现在谈判上是有所不利了,但刘暹名头也有所挫败,这未尝不也是一件好事。”
“中俄之战早晚有个结束,刘暹早晚要调回内地。以此子之名望,不可不防啊”
第二百二十二章彻底锁定胜局的机会
后世有一句东西方流传都很广的话,叫:上帝给你关闭了一扇门,必然会为你开启一扇窗。
刘暹在同治九年的正月末,需要面对的情况就是如此。
他本来已经接受了南疆战事失利的现实,只准备好好料理了考夫曼扳回一局,让北京方面好受一点。从来没有想过俄军不是要考夫曼率兵从契利克镇突围,而是筹措了一支部队前来解围,并且这支部队的主力还是骑兵。这完全是给了他彻底锁定胜局的机会料理了这支援军,考夫曼也就完了。那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