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穿越1862 > 分节阅读 43

分节阅读 43(2 / 2)

左李二人全都出自湘军,前者因为收复新疆而声望名声骤飙,再有福建的船政风云,为中国培养了第一批近代海军人才。但因为中法战争后左宗棠的病逝,楚军迅速退出了中国大舞台的中心。

李鸿章李中堂,毁誉参半,后世对他的评价很是复杂。而且似乎跟左宗棠还有些对峙。但比起左宗棠,李鸿章也似更的清廷的赏识。由淮军发展起来的北洋,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地位有多重要,只要对中国近代史有所了解的人就都一清二楚。同治元年才兴办起的淮军,崛起之迅速,也一样前所未闻。

刘暹前世只是个普通人,历史知识一知半解,不可能一穿越就变得牛逼掰掰,算无遗策。他也需要人的提醒,才能透过重重迷雾,看清楚未来轻重。万幸的是他运气一直比较的好,先是石达开的无心插柳,再是刘蓉这里儿。

他是得罪了湘军这头巨兽不假,可还没恐慌来就猛的发现,这头巨兽身上拴着无数锁链,爪牙似乎都被一双无形的大手给摁住了。

佛爷坪到厚畛子间的一处工地上。中午了,吃饭的时候到了。辛苦劳作一上午的俘虏们自动分作三群,各自排列着整齐的纵队,等候在厨房前。

周边围绕着一群带刀持枪的“监工”战士。工头谭福生大刺刺的站在中间的厨房前,手中握着一根鞭子。这些天,他已经通过棍棒和鞭子教导了俘虏们怎么去排队。

在刘暹军中,排队是一种很基本的组织秩序。

但到底时间还短,现在分饭时候,尽管每群都有队长在维持秩序,但是整个队伍还是有点乱糟糟的,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排到最前面去。只是迫于外头战士们的威摄,队伍的秩序才保存着。

谭福生对自己监管的俘虏们的工作还是满意的,在整个工程期间,他看似只是随便走走,转转,实际上监工们可都一点不放松的观察着这支队伍。大多数人干活还是比较卖力的,当然这不是他们的自觉性高,而是三个队长之间的竞争意识,谁都不希望自己的队在谭福生这个小boss面前表现的太差三个队长在督促干活方面十分的卖力,但这还不够。谭福生知道俘虏们现在的卖力仅仅是因为害怕,就像当初的自己一样,要自觉自愿的努力干活还需要其他方面的刺激。

谭福生决定就从伙食上着手。俘虏们现在一日三餐,每顿能领到一碗稀饭,一疙瘩咸菜,和两个四两重的大馒头,填饱肚子是不能,他们干的都是力气活,但绝饿不死。

人都是贪婪的。饥饿的时候盼望饿不死,饿不死的时候盼望温饱。谭福生就是要拿自己当初一番俘虏生涯的经验总结,来俘虏。

他向上头打了一个报告,两天时间过去,上头认可批准了谭福生的报告,并且做好了相应的调整。

“今天是张小山的队伍干得最好最多。”谭福生站在所有人眼前,告诉宣布道“所以他们队每个人今天中午,有顿肉吃。”

干菜、宽粉炖肥猪肉。

被谭福生身子挡住的地方,那口本来是盛咸菜疙瘩的瓦缸,木盖被掀开,映入所有人眼前的不是那熟悉的黑红咸菜疙瘩,而是满满一缸的炖菜。

一股浓郁的肉香和油水香气弥漫开来,三个队,六十名俘虏,每个人瞬间里都情不自禁的大吸一口气。浓郁的香气让每个人的味蕾都尽情的绽放着,真正版的垂涎欲滴啊。

左右两队人再看中间张小山队的目光时,就裸的充斥了妒忌。

幸福来得这么突然。这个意外的奖励让张小山以下二十人的眼皮都膨胀起来。他们自从被俘开始起,每天吃的不少,干的更多。不错,他们中人近乎全部都是穷苦人出身,有一日三餐已经是难得的好日子了。不少人甚至从生下来后就过着半饥半饱的日子。

咸菜疙瘩虽然难吃,连口青菜都没,但盐味重,就已经可以了。

可现在猛的有了炖肉吃,立刻的左右两队俘虏都前所未有的感觉自己即将拿到手的咸菜疙瘩是那么的难以下咽。

“张小山指挥得力,发酒一壶,烧鸡一只。”

这个奖励让本就高兴非常的张小山兴奋的更满脸放光,其他两个队长觉得酸溜溜的内心更加的发涩。多吃一顿好的,在俘虏营中已经不是能轻易忽略的大事,所有的俘虏俘虏生涯刚刚开始,内心正是紧张忐忑的时节,刘暹军任何一件小事上的变动和转变都能给俘虏们带来天大的心理暗示和无尽揣测。

意思上的触动才是这顿肉菜更重要的一面。两个队的队长,内心瞬间下定了决心下午一定要狠狠的收拾几个不老实干活的家伙,要杀鸡儆猴。

刘暹军的大调整终于完毕了。

六个主战大队,四个守备大队,炮兵,军部,后勤部,全军超过八千二百人,骡马牛千头匹,长夫四千。

刘暹的军队算是再正宗不过的汉中镇营兵,他自己就是汉中镇的总兵大人。但是陈天柱、吴云等人所带领的兵马,又何尝不是根正苗红的汉中镇营兵

在吸纳了肖东升、罗玉光、黄耀龙三人统带的虎贲军、和字营、镇南军之后,远汉中镇部兵力恢复到了六千余人。与刘暹本部相加,人马接近万五之数,就是分作两个满编的镇营都足够了的。

在汉中,在官场,刘暹本部的那八千多人有一个更被人所认同的称呼秦军。

就像湘军大佬鲍超的霆军一样,就像日后淮军第一将刘铭传的铭军一样。不同于湘军、淮军、楚军那样的山头,却也代表了刘暹被军民认可的资格。

第九十一章兵入湖广,七河剿匪

齐林、周军、张忠奎、向发成为了一到四主战大队的大队长,陈镗靠着自己的拼劲也如愿以偿的更进一步,坐上了第五大队大队长。第六大队的大队长则是在作战中发挥出色的二线将领胡仲元。

四个守备大队队长,分别为伍金柱、李学鸣、王二强和王富贵。

这四人中,前三个都是刘暹的老人,最后一个是跟陈镗一块凤县入伙的绺子首领。

刘暹军中还是人才匮乏,仗打的也不算少了,就是踊跃不出新人。此次建制扩编和调整,简直就是一个论资排辈大会。

最为显著的就是王富贵,这个官面上只顶着个六品千总顶戴的人,就是因为绿林资格老,才被推上了第十守备大队长的位置。

其他的人选有不止一个比他优秀的,但就是不能负重,几个人选旗鼓相当,选谁不选谁,都不是什么好事。于是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啊。

当然了,王富贵乐天知命,没有一点争胜心,完全想披个马甲暗度晚生的意思,也是刘暹相中他的一大原因。

俘虏营除了男人劳力,还有女人和老人、孩子。在男人被全部调去修路开山的时候,女人、老人、孩子又在干什么呢

采荆条,揉藤条,编织藤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