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执宰大明 > 分节阅读 1051

分节阅读 1051(2 / 2)

当然了,兵力不足的原因除了蒙古帝国多线作战的因素外,更主要的是忽必烈轻视了倭国的军事实力。

二,蒙古在战术上没有丝毫的优势,按照倭国人事后的说法,蒙古人的战斗力并不像想象的那样强大。

战争开始后倭国人采取了与蒙古人贴身近战的战术,这使蒙古人的弓箭和回回炮优势失效。

虽然蒙古兵能吃苦耐劳,必要时他们可以靠吃生马肉、喝马血维持生命,且作战机动性很强,一般只带很少的粮草,士兵的吃穿问题主要通过掠夺战争地区来解决。

可这两次东征中蒙古人无法发挥自己的特长,一直未能突入内地居民区,因此不可能有掠夺之地。

三,蒙古在武器装备上没有明显的优势,远征倭国使得蒙古第一次遇到了武器装备不逊于自己的对手。

倭国人装备的优势不仅在于战刀也在于武士的铁甲,据传元军普通士兵的刀剑与倭刀一碰即断,当时倭国的冶炼和刀具制作技术世界一流,倭刀的性能只有北印度和西亚出产的大马士革钢刀可以媲美。

因此只要距离稍远,蒙古弓箭就无力穿透日本武士的盔甲,失去了赖以自豪的弓箭的威力。

四,倭国的武士自小开始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战技远胜蒙古人,根据蒙古人的记载,倭国人擅长单打独斗,拥有强悍的战斗力。

五,跨海作战保密不严,两次东征忽必烈都不是突然袭击,攻其不备,倭国事先都得到了情报并做出了相应的迎战准备。

尤其是第二次东征,倭国人严密侦视了蒙元的动向,对蒙军来袭做了充分的战争准备。

六,天公不作美,飓风帮了倭国的忙,故而后来被倭国人尊为神风。

蒙元两次东征倭国都遭到猛烈的飓风袭击,可谓损失惨重,第二次远征时的八月一日,海上突然刮起了猛烈的飓风,风暴持续四天使得元军南方舰队的舰船基本被毁,而北方舰队的舰船也损失大半。

北方舰队剩余的舰船搭载指挥官以及部分蒙古军和高丽军逃离战场驶返高丽,而南方军的指挥官和部分高级官员眼看回天无术也只得丢下大部队,乘南方舰队残存的几艘船逃离。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九龙山的海滩上尚留有近十万与倭国人交战的元军,这些人失去了补给和退路又无力突破日军的防线,最终陷入绝望境地。

三天后,倭国人开始大举反攻,将残存的元军驱赶至一处名为八角岛的狭窄地区然后纵兵攻击,这使得元军大部被杀,剩余的两万多人作了俘虏,蒙元的第二次东征也宣告失败。

每当李云天想到九龙山海滩上那十万无助的元军时心中都颇为感慨,万万想不到蒙元军队的统帅竟然把那些士兵丢在了空旷的海滩上,使得十万大军粮草耗尽后被歼,实在是令人痛惜。

因此,为了日后能够顺利地征讨倭国,李云天很早就开始准备相关的事宜,可以说明军水师的成立就是为了对付倭国,在他看来倭国才是大明的终极敌人,务必要将其铲除,以免后患。高丽,而南方军的指挥官和部分高级官员眼看回天无术也只得丢下大部队,乘南方舰队残存的几艘船逃离。

值得一提的是,此时九龙山的海滩上尚留有近十万与倭国人交战的元军,这些人失去了补给和退路又无力突破日军的防线,最终陷入绝望境地。

三天后,倭国人开始大举反攻,将残存的元军驱赶至一处名为八角岛的狭窄地区然后纵兵攻击,这使得元军大部被杀,剩余的两万多人作了俘虏,蒙元的第二次东征也宣告失败。

每当李云天想到九龙山海滩上那十万无助的元军时心中都颇为感慨,万万想不到蒙元军队的统帅竟然把那些士兵丢在了空旷的海滩上,使得十万大军粮草耗尽后被歼,实在是令人痛惜。

因此,为了日后能够顺利地征讨倭国,李云天很早就开始准备相关的事宜,可以说明军水师的成立就是为了对付倭国,在他看来倭国才是大明的终极敌人,务必要将其铲除,以免后患。

第1366章科举的曙光

“王爷,有人跪在门前上书,请王爷为其做主”第二天上午,李云天正在翻阅公文的时候云娜快步走了进来,娇声禀告道。

“哦”李云天觉得有些奇怪,自从他来到朝鲜还从未审过民间的案子,也没有百姓敢找他来鸣冤,朝鲜国与大明一样,越级上告可是要受到严惩的。

“所为何事”随后,李云天微微皱着眉头问向了云娜,他现在哪里有精力理会这种民间的案子,再者说了对方真的有冤屈的话可以去朝鲜按察使司衙门上告,这可是朝鲜国专门管刑狱的衙门。

“王爷,此人不是给自己鸣冤,而是给那些出身平民的读书人鸣冤”云娜闻言微微一笑后开口回道,她还是第一次遇见如此离奇的事情。

“为读书人鸣冤”李云天觉得有点儿意思,于是望着云娜问道,“他所言何事”

“王爷,此人希望朝鲜并入大明后平民出身的士子也能考取文科,不再局限于杂科”云娜微笑着答道,说实话她也没想到对方竟然如此大胆,竟然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来。

朝鲜的科举考试与大明不同,分为正统文科科举、武科科举同杂科科举三种,所谓的杂科就是易学科、医学科、阴阳学科和法律学科等。

值得一提的是,文科是两班子弟的特权,一般的百姓只能参加武科和杂科,朝鲜国拥有着比大明严苛得多的阶级制度。

朝鲜国的阶级制度由朝鲜太宗李芳远所设立,把朝鲜国人士分为四个等级,也就是四大阶级,由上到下分别是:1、王族和士大夫两班贵族2、中人3、平民4、贱民。

李芳远将所有人分为四大阶级这样就便于管理,除非有特殊状况否则任何人不能有所逾越,否则将受到严惩,这与大明的屯兵制有异曲同工之妙。

由此一来,不仅使得朝鲜国的嫡庶关系异常严格,也使得不同阶层的人面对科举时有不同的待遇。

其中,王族和士大夫,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两班贵族,处于统治阶层。

由于朝鲜的“从母法”,这意味着儿子的母亲一定要是正妻才能成为士大夫,如果是妾室的后代则永远成不了士大夫,而正夫人的后代才有资格参加科举,小妾的后代生生世世都不能参加科举。

因此,王妃和世子嫔、外命妇等朝廷的命妇,一定要士大夫和正妻所生才有资格成为,这与大明不同,大明只要不出身贱籍的话就都有资格。

两班通俗一点的话指的就是文臣和武将,又称为东班和西班,也叫文班和武班。

与大明皇帝上朝时一样,朝鲜王召集文武官员举行会议时面向南坐,文官排列在东,武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