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执宰大明 > 分节阅读 925

分节阅读 925(2 / 2)

来到慈宁宫后,正统帝和张辅等人见到那些戎装女官后颇为惊讶,不清楚发生了何事。

宋大山和王振作为正统帝的贴身内侍,自然时刻跟在正统帝的身边,一左一右地躬身立在正统帝的身后,大气也不敢喘,张氏太皇太后在朝廷威严甚高,两人虽然有正统帝为后盾也不敢表现出丝毫得不敬。

张氏太皇太后望了一眼张辅等人,又看了看英宗,神色严肃地指着张辅等人对正统帝说道:“皇上,这些辅政大臣是先朝元老,受先皇之命辅佐皇上治理国家,皇上有事必须与之商议,倘若这些大臣不赞成切不可去做”

“朕谨遵皇祖母教导。”正统帝闻言自然不敢怠慢,连忙向张氏太皇太后一躬身,一口就答应了下来。

“把这两个狗奴才给哀家拿下”张氏太皇太后闻言微微颔首,然后伸手一指宋大山和王振,怒声喝道。

张氏太皇太后的话音刚落,现场那几个严阵以待的女官随即冲上前,把刀架在了王振和宋大山的脖子上。

王振顿时吓得面如土色,连忙跪在了地上,浑身直打哆嗦,他在朝廷里最忌惮的就是张氏太皇太后,张氏太皇太后杀他犹如捏死一只蚂蚁般简单,即便是正统帝也救不了他。

宋大山一脸郁闷地跪在了那里,他属于遭受了无妄之灾,他平日里行事低调并没有什么事情触犯张氏太皇太后,但他毕竟是正统帝身边的宠侍,所以张氏太皇太后这次一并进行了敲打。

“太祖皇帝曾经立下了规矩,宦官不得干预政事,违犯者定斩不饶。现在,你等侍奉皇帝不守规矩,按照我大明法律应当赐尔等一死。”

张氏太皇太后伸手指着宋大山和王振声色俱厉地呵斥着,随后一甩衣袖,冷冰冰地喝道,“尔等还不跪谢皇恩”

正统帝见状顿时大吃了一惊,万万想不到张氏太皇太后竟然要杀宋大山和王振,情急之下连忙跪下替王振求情,请张氏太皇太后看在两人自幼陪伴他的份儿饶两人不死。

张辅和杨士奇等人原本心中暗自叫好,这下可就除去了他们的心头大患,众人对深受皇宠的宋大山和王振颇为忌惮。

不过,当看见正统帝下跪后,张辅和杨士奇等人心中暗自叹息了一声,没想到正统帝与宋大山、王振感情如此之深,看来两人这下是死不了了。

因此,张辅和杨士奇等人也纷纷下跪恳求张氏太皇太后免宋大山和王振一死。

“皇帝年幼,岂知此等宦官自古祸人家国,我看在众卿家的面上饶了这两个狗奴才,此后不许内侍干预国政,如有违犯定斩不饶”张氏太皇太后环视了一眼现场下跪的正统帝等人,脸上的神色稍微放缓,指着宋大山和王振沉声说道。

其实,张氏太皇太后本来就没有杀了宋大山和王振的心思,只不过是想震慑两人而已,毕竟她还需要内廷来对付朝堂上的文武众臣。

宋大山和王振听后连忙磕头谢恩,纷纷信誓旦旦地表示绝不擅权,两人这才逃过这一劫。

此后,张氏太皇太后每隔一段时间就派人到内阁去查问宋大山和王振有没有未通过内阁而自行决定的事情,对其进行了严密的监管。

宋大山和王振被张氏太皇太后教训后变得异常低调,生怕做出了惹怒张氏太皇太后的事情,这使得内廷和外臣之间的关系变得平缓了许多。

如今,张氏太皇太后患有重病,杨溥自然要担心内廷在张氏太皇太后去世后趁机崛起,所以才来找李云天想办法,可惜李云天现在并不想介入这件事情,令他心中多少感到有些失望。

第1202章暗流汹涌

杨溥离开讲武堂扬州司务处的时候已经是深夜,江南地区税务革新对杨溥来说是一个新鲜事务,故而很多地方都要向李云天讨教。

江南作为大明最为繁华富庶之地,朝廷不希望看见其出现动荡,因此杨溥此次前来可谓肩负重担,使得江南地区的税务革新能平稳过渡。

当然了,杨溥在此次江南地区税务革新中担任李云天的助手,税务革新是李云天提出来的,又在交趾进行了系统完善的实施,故而大明没人比他更为合适来主导此事。

对李云天来说杨溥的到来无疑帮他稳定住了阵脚,虽然他也是文官出身与文官集团有着非常密切的渊源,但严格来说他属于朝堂上讲武堂一系,与两京十三省的文官集团并不是同一阵营。

杨溥则是文官集团的代表人物,虽然内阁与六部之间有着权益上的纠纷,但在遇到涉及文官集团根本利益的时候却会一致对外。

内阁和六部在江南地区都有不少的利益,所以杨溥的到来使得江南官场的官员们暗自松了一口气,这意味着李云天不会在江南官场掀起血雨腥风。

“王振”送走了杨溥,李云天回到房间后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心中感到有些无奈,看来历史还是惊人的相似,王振与历史上一样凭借着正统帝的宠爱迅速崛起,

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张氏太皇太后一旦去世,那么内廷和文官集团之间势必爆发激烈的冲突。

虽然这样一来李云天能坐山观虎斗,进而趁机从中渔利,但他对此并不感到有多高兴,说实话他有些厌倦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和尔虞我诈,宁愿率兵打仗给大明开疆拓土,也不愿意窝里斗。

张氏太皇太后演了那么一出要杀宋大山和王振的苦情戏,其良苦用心李云天心知肚明,希望内廷能成为正统帝抗衡外臣的助力。

说起来有几分可笑,王振之所以能够飞扬跋扈,很大程度上是张氏太皇太后的纵容,否则宣德帝驾崩后内廷早就被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联手给灭了,要知道那些辅政大臣都对内廷的那些阉宦心存鄙夷,不希望受到内廷的制约。

在正统帝年幼无法亲政的情形下,内廷的宦官们唯有依靠张氏太皇太后才能自保,而张氏太皇太后为了制衡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不得不依赖宦官们,毕竟宦官是皇家的奴才,相当于皇家的财产,依附皇家才能生存,自然也受到皇家的信赖。

原本,张氏太皇太后希望正统帝能像宣德帝一样能从容驾驭那些宦官,使得宦官们不敢造次,一心为皇家服务。

可惜张氏太皇太后的身体情况使得她看不见那一天的到来,正统帝虽然被她悉心培养但毕竟年纪尚轻,还无法驾驭那些资历深厚的朝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