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执宰大明 > 分节阅读 649

分节阅读 649(2 / 2)

尚圆王挽留了一番后也就作罢,亲自率人将李云天送到了码头,然后调来了大量琉球士兵在港口警戒,避免有人对李云天不利,这使得港口到处都是巡逻的琉球士兵,令港口的气氛变得有些紧张和压抑。

明扬号上,李云天背着双手在甲板上来回踱着步子,眉头微微皱着好像在思考着什么问题。

“相公,刚才探子来报,事情果然如你所预料的那样,向云海回家后就召集了几名按司议事,随后派人匆匆北上,看样子是要给跳马港的倭寇报信”雷婷走了过来,微笑着向李云天说道。

向云海就是先前李云天在首里王宫正殿注意的那名举止有异的国字脸大臣,琉球国三司官之一,琉球国的三司官相当于大明的三师或者三公,是仅次于摄政的琉球国最高官职。

三司官亦称法司,是琉球国的最高执政机构,由于琉球国实在是太小了故而并没有像大明那样设立六部等部院衙门,三司官已经足以管理琉球国的一切。

琉球国共设三司官三人,称号为“某某亲方”,分别监督“用意方”管理国家财产和山川的治理、“给地方”管理给与役人俸禄和旅费和“所带方”管理租税和国库的出纳三个物奉行所。

而且,与大明的三公由皇帝进封不同,三司官由琉球国的王族和上级士族投票选举产生。

值得一提的是王族成员只有选举权,没有被选举权,这点儿倒跟大明限制皇族从政有几分相似。

三司官的候选人有着一条严格的规定,那就是必须是出生在首里地区的上层阶级人士,拥有较高的道德修养,精通文学、伦理、经济、治国的儒家学者,这又与与大明的科举制度有些相像。

在琉球国内,翁氏、马氏、毛氏池城家和毛氏丰见城家四家三司官辈出,故而人们将他们与王族的分家向氏并称为“五大名门”。

向云海就出身于琉球国王族的分家向氏家族,是不折不扣的王族子弟,但是由于他的姓是“向”而不是“尚”,故而并不算王族,只能算是上等的士族。

琉球国王族的分家指的是王族中使用“向”姓的王族子弟,由于他们无法使用“尚”姓,因此与“尚”姓王族做区别。

在第二尚氏王朝,尚氏是王族中国王和王子所用的姓,其余的王族子弟皆使用“尚”氏欠划的“向”氏。

换句话来说的话,在琉球国,只有国王的儿子才能使用“尚”姓,是琉球国的王子,孙子就要改用“向”姓,成为次“王子”一等的官阶“按司”。

因此,向氏在琉球国是王室血统的证明,是五大名门之首,常担任王府的要职。

值得一提的是,“尚”姓是宣德五年宣德帝赐于的琉球王族的姓氏,自此就一直流传了下来,由此可见大明当时与琉球国联系之密切。

第925章内有隐情

“向云海”听了雷婷的禀报后,李云天的眉头微微一皱停下了脚步,他有些不明白向云海作为位居高位的王族子弟为何要跟倭寇相勾结。

难道与死去的尚巴志王有关

很快,李云天的脸上就流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尚巴志王死后首里城发生了一场“政变”,被群臣推举为新任琉球王的并不是尚巴志王的儿子而是与尚巴志王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御物城御锁侧官金圆为新任国王。

金圆被推举为新任国王后,由于宣德帝赐给琉球王族的姓氏为“尚”,故而他改“金”姓为“尚”姓,名字成为了“尚圆”,也就是现在的尚圆王。

据李云天得到的情报,当时并不是所有的臣子都推举金圆为国王,其中尚云海身为三司官之一就支持拥立尚巴志王的儿子为新国王。

可惜的是尚云海势单力孤未能改变大局,尚圆王顺利登上了王位。

确切的说,尚圆王现在还不是琉球国的国王,因为琉球国历任国王继位都要得到大明的册封。

不过,琉球国的使节宣德九年抵达大明京师时,宣德帝不仅病重而且正在想办法对付李云天,再加上尚圆王并不在大明所掌握的尚巴志王一系的族人里,故而这件事情自然就拖了下来。

按照琉球国使节的说法,尚巴志王的三个儿子已经全部死于首里城的一场叛乱中,尚圆王是琉球国推举出来的新任琉球王。

大明礼部的官员将此事上报给宣德帝后,宣德帝让礼部派人前去琉球国查明原因,毕竟这涉及到大明的册封不能马虎,而在礼部的人查清事实之前尚圆王是无法得到赦免的。

本来礼部应该在宣德十年年初派人前去琉球国查探情形,结果宣德帝年初时驾崩,京城里各方势力重新洗牌,礼部也忙得不可开交。

等到礼部忙完了手头事务的时候已经是宣德十年的年中,派了一名八品小官前去琉球国查探,若想得到朝廷的册封最早也要正统元年下半年。

因此,现在的尚圆王只是名义上的琉球国国王,唯有得到正统帝的册封后才能成为真正的琉球王。

因此,考虑到琉球国内复杂的局势,李云天认为向云海如果同倭人有染的话十有八九与琉球国的王位有关,否则的话以向云海之尊是顿然没有理由与倭人有什么瓜葛的。

“禀王爷,琉球王送来了一名女子,说是给王爷侍寝。”就在李云天陷入沉思的时候,一名水师武官快步走过来沉声禀告道。

“侍寝”李云天闻言微微怔了一下,随后不由得哑然失笑,看来琉球王考虑得还真是周到,不过他现在可没有心思宠幸琉球王给他送来的美女,冲着那名水师武官摆了摆手后说道,“告诉琉球王,他的心意本王领了,不过本王军务在身无法领受他的好意。”

“且慢。”那名武官向李云天一拱手后准备离开,不成想一旁的雷婷喊住了他,随后雷婷笑着向李云天说道,“王爷,卑职以为这是琉球王的一番好意,王爷要是不领情的话不利于我军在琉球行事。”

“把人带上来。”李云天闻言微微颔首认为雷婷的这一番话在理,他要是婉拒了琉球王好意的话肯定会引发琉球王和琉球国高官显贵的不安,与其这样不如入乡随俗让琉球王等人安心,拉近双方的友好关系,于是向那名武官沉声说道。

很快,那名武官就把一名身穿琉球国服饰的年轻女子领上了船。

琉球国服饰与大明的服饰非常相似,保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