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王瑾求见。”不久后,金英走到暖榻前,轻声禀告道。
“哦”宣德帝闻言不由得睁开了双目,对此显得有些意外,王瑾通常不是在司礼监就是在东厂很少主动前来觐见,尤其是在他龙体抱恙的情形下更是不会无故前来打扰,难道发生了什么大事不成
“宣”随后,宣德帝沉声下达了谕令,想要知道王瑾此次前来的目的,现在的他处于一种异常焦躁的时期,对一些事情变得非常敏感。
“奴才王瑾叩见皇上。”很快,王瑾就在一名小内侍的引领下快步走了进来,跪在暖榻前给宣德帝请安。
“起来吧。”宣德帝强打起精神,伸手虚空向王瑾向上一托后问道,“有何事要见朕”
王瑾起身后抬头望了一眼屋里侍立的内侍和宫女,随后低下了头,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都退下。”金英见状不动声色地向那些内侍和宫女挥了挥手。
“皇上,奴才刚才接到东厂探子的上报,昨晚京城有几场夜宴,奴才觉得应该让皇上知道。”等内侍和宫女离开后,王瑾从怀里掏出一份公文,双手捧着躬身递向了宣德帝。
东厂现在的势力范围主要在南直隶和北直隶地区,确切的说在南京城和北京城,专门监视朝廷官员的举动,虽然其组建还不到二十年,但探查消息的能力却比锦衣卫还要略胜一筹,包括镇国公府在内,在朝廷各个重臣家中都设下了耳目。
宣德帝在金英的搀扶下坐直了身子,一边翻阅着公文一边咳嗽着,脸色变得越来越难看。
公文里显示,昨天晚上京城里发生了数起由朝廷重臣参加的酒宴,其中包括内阁阁老、军阁阁员、五军都督府都督和六部堂官。
虽然京城里的酒宴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可这么多的重臣在同一天晚上参加酒宴的情形可非常少见。
根据东厂探子的探查,这些重臣之所以聚集在一起是因为一个人――镇国公李云天。
由于昨天的堂审魏鑫提议调阅内廷八月初六的其他记录,这使得朝堂上的文武百官敏锐地感觉到李云天这次难逃一劫,再加上宣德帝病情堪忧,故而开始谋划太子登基后的事情。
很显然,随着宣德帝的驾崩朝堂上的势力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原本已经逐渐被宣德帝压制住的文武百官肯定会趁着太子年幼而趁势崛起。
虽然朝廷里不乏杨士奇和蹇义这样对皇权忠心耿耿的忠臣,但更多的却是将忠君报国挂在嘴边为自己谋取私利的权臣而已,否则靖难之役后南京城不会有那么多的官员投靠永乐帝。
至于明末投靠满清的官员更是数不胜数,崇祯帝让朝廷里的文武百官募捐军费,结果响应者寥寥无几,等李自成率军攻破京城从哪些官员那里搜缴的银两高达数千万两,由此可见朝廷里的官员其实更爱的是他们自己。
尤为令宣德帝感到震惊的是,杨荣和张辅、胡滢这样的重臣竟然也参与了酒宴,而且还是酒宴的主角,主导了酒宴议事的进程。
酒宴议事的内容很简单,那就是商议李云天和宣德帝死后朝廷各派系的利益如何重新分配的问题,这是未来不可避免的一件事情,很显然触动了宣德帝的大忌。
第803章心生波澜
按照东厂探子的汇报,李云天的事情牵动了朝廷的各派势力,由于李云天忽然之间在宣德帝面前失势,这使得朝廷各方势力不得不重新划分各自的势力范围,同时争抢李云天死后对讲武堂的控制权。
讲武堂是李云天一手创建的衙门,不仅主管了大明的新式武举,更为重要的是麾下还有大明最强的军事力量――骁武军,以及讲武堂下庞大的各式产业。
尤为重要的是,讲武堂出身的武官已经完全掌控住了交趾布政使司、辽东布政使司、奴儿干布政使司、蒙古布政使司和山北布政使司的政权,广西布政使司的基层官员也全部由讲武堂出身的官员所替代,可以说讲武堂一举控制了大明六个布政使司。
虽然这六个布政使司的地理位置都比较偏远,像奴儿干布政使司还被视为天寒地冻的不毛之地,但它终归也是大明的一个行省级别的衙门,随着李云天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民族融合,其作用越来越重要。
除了六大布政使司外,讲武堂还下辖有大明三大军区,拥有着大明最强的力量,依次是西南军区、辽东军区和北方军区。
当李云天将辽东都司、大宁都司和奴儿干都司将合并成为辽东军区,山西行都司、蒙古都司和万全都司合并成为北方军区时,也对交趾都司和广西都司进行了规划,将两者合并为了西南军区。
不过,与辽东军区和北方军区不同的是,虽然西南军区也裁减部队的规模,但是已有的骁武军军户却被悉数保留了下来,这是李云天对那些军户这些年来为大明所做出贡献的一种肯定,同时也是为了应对周边复杂的环境,毕竟中南半岛形势复杂李云天需要那些军户作为大明在当地的支撑,因此就必须要给予优待。
辽东军区和北方军区的兵力各为十万,辽东军区的治所在辽阳城,北方军区的治所在大同城,其各级武官皆从与北元交战立功者中选拔,中低级武官分批到讲武堂在两大军区中设立的军校中进行轮训,高级武官则到京城的讲武堂中参加培训。
其中,骁武军辽东朱雀大营和骁武军大同青龙大营的兵力都定为了五万,是两大军区兵力的一半。
而西南军区的兵力虽然也为十万,但骁武军交趾白虎大营的兵力也是十万,李云天认为中南半岛爆发战争的可能远远高于辽东军区和北方军区。
值得一提的是,辽东布政使司包含了大宁都司在关外的地区和辽东都司;奴儿干布政使司是奴儿干都司的地域;蒙古布政使司包括了河套地区和哈拉和林地区;山北布政使司则是内长城和外长城之间的区域,主要是山西行都司和万全都司的地域。
可以说,讲武堂直接掌管的骁武军兵力高达二十万,如果再算上间接掌控的西南军区、辽东军区和北方军区的兵力,那么总兵力将高达五十万。
朝堂上的文武百官都清楚,与讲武堂有关的这五十万兵力是大明最为强大的一股军事力量,大明即便是集中了其他都司的兵力也不是对手,至于京城赖以自豪的城墙在骁武军强大的火器面前更是不堪一击。
最令朝堂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