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交州城的十二万叛军在街道两旁居民窃窃私语的议论声中出了城门,浩浩荡荡地向三江府的方向行去。
在这支队伍中最醒目的就是百余只体型庞大的战象部队,这可谓是黎利的看家法宝,数月前就是这只战象部队在叛军与柳升所带来的平叛大军激战时发起了攻击,一举冲散了平叛大军的阵形,瓦解了平叛大军最后一丝士气,使得平叛大军溃败而逃。
战象部队的编排非常特殊,首先在战象的背上设一象舆,舆中坐一将士,象前后各有一名驭象手。
在战象四条柱子般粗的腿旁各立一位持刀盾的战士护卫,由此一来七个人就组成了一个独立的作战单位。
冷兵器时代,战象在战场上就是横冲直撞的重型坦克,往往能横扫敌军的队伍,而敌军士兵惊慌之下对这种庞然大物通常没有任何的办法。
据记载,战象在战场上冲锋时的速度达到了每小时三十公里,与骑兵不同,战象的冲锋并不能简单地被装备长矛的步兵方阵化解。
战象冲锋的威力在于它们巨大的力量,它们冲垮敌军的阵型后会践踏敌军的士兵,并且挥舞长牙厮杀,而敌军没有被冲垮的军队至少会被战象的冲锋驱赶到一边,或者是其压迫下后退,致使其阵形大乱。
除此之外,战象并不需要与敌军接触就能引起恐慌,在它们的冲锋面前敌军士兵往往会因为恐惧而望风而逃。
而且,骑兵在战象面前也不能幸免,由于战马不熟悉大象的气味,故而很容易在象面前受惊。
由于象的厚实皮肤,使得在战场上杀死或者击败战象极端困难,而战象高度和重量的巨大优势对它们的骑手们起了可观的保护作用。
另外,战象的身上还披有用来保护的甲胄,这使得它们更难受到兵器的伤害。
黎利手下的战象身上就披着一层甲胄,柳升所率的平叛大军中的明军士兵基本上都是第一次见到这种刀枪不入、体型庞大的怪物,惊恐之下纷纷败退,这是叛军能够取得大胜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在黎利从交州城出兵的同时,一支从宣化府赶来的明军部队押着一批粮草进入了三江城,由于这属于三江城的一次正常军需调动,故而没有引起外界的注意。
夜幕降临后,两辆货物上面盖着油布的马车从存放粮草的地方驶出,由骁武军的人护送着去了城南的一座宅院后门,将盖在油布下面的木箱小心翼翼地搬了进去。
前院大厅里,李云天与韩卫聊着当前交趾的战局,两人面前的桌上摆着一张交趾地形图,上面标有交趾各州府县和关卡的位置。
“如果本官没有猜错的话,黎利在得知本官去了安梁县城后,一定会率领大军前来围困。”
李云天伸手一指地图上的安梁县城,然后将手指移到了三江城上,沉声向韩卫说道,“不过,他肯定会先来夺取三江城,想要抄了本官的后路,一旦三江城被叛军攻占,那么安梁县城就成为了一座孤城。”
“大人放心,卑职一定全力守护三江城,不让叛军的诡计得逞。”韩卫闻言冲着李云天一躬身,语气决然地说道。
“咱们这次来交趾只带了三千人,即便是在广西招兵,最快也要明年才能进入交趾与叛军作战。”
李云天笑了笑,将手指又指向了三江城和安梁县城中间的一个名叫落叶坡的山口,郑重其事地望着韩卫,“与其让叛军围城,不如主动出击,给他迎头痛击,杀杀他们的威风,只有这样他们才不敢轻举妄动。”
“大人,你是想在此地伏击叛军”韩卫立刻明白了李云天的意图,双目不由得流露出了惊讶的神色。
三江城只有三万明军,不应该与叛军强拼,否则兵力损耗后无法得到有效的补充,故而在他看来三江城的明军应该固守城池,依靠三江城的城防来大量杀伤叛军。
“叛军绝对不会想到我们会在此地伏击他们,因此这次的伏击有着非常高的成功率。”李云天点了点头,肯定了韩卫的猜测,然后沉声向他说道,“本官决定让你领着在宣化城收编的那些军卒前去落叶坡打这个伏击,你可愿意”
韩卫脸上的神情越加愕然,有些难以相信地望着李云天,先不说那一万整编的明军士兵能否击败叛军,如此一来的话三江城的兵力将只剩下两万,形势变得无比恶劣。
“卑职愿意”既然李云天已经开口,那么韩卫即使再没有信心击败那些叛军也要接下这个命令,于是冲着李云天一躬身,高声说道。
“本官不会让你白白去设伏的,已经给你准备了一些礼物,届时或许能助你一臂之力。”见韩卫应承了下来,李云天不由得笑着说道。
第449章第四百四十九谋定后动三更
“礼物”韩卫望着一脸高深莫测的李云天,双目流露出疑惑的神色,心中十分好奇李云天会送给他什么。
李云天没有向韩卫解释,随后领着他去了宅院中的一个被骁武军军士把守着的小院,在一个干燥、空旷的房间里摆着从先前那两辆马车上卸载下来的木箱。
在李云天的示意下,一名骁武军的军士打开了其中一个木箱的盖子,只见箱子里的干草上静静地躺着六个黑乎乎的铁家伙,被木制的模具固定住。
“这是地雷,讲武堂新近研发的武器,对付叛军的时候把它埋在地里,只要叛军的人踩到上面就会发生爆炸,其产生的碎片将大量杀伤周围的叛军。”李云天从箱子里拎起一颗地雷,笑着向韩卫说道。
韩卫饶有兴致地打量着李云天手里那个看上去显得有些笨重的铁家伙,他还是还一次听说这种叫地雷的东西,虽然显得十分陌生,但既然这是李云天专门给他准备的礼物,想必一定像李云天所说的那般厉害。
地雷自从六月初研制成功后,讲武堂司科院就在李云天的命令下加班加点地进行制造,截止李云天离开京城的时候已经生产出了千余颗,其中有一千颗被李云天带来了交趾,一是用来打击叛军,二来也是在交趾试验一下地雷在实战中的威力。
房间里的这些木箱装着的地雷一共有两百颗,剩下的八百颗在王简和张本所率领的骁武军辎重中。
这两百颗地雷随着李云天乘坐明定号海船抵达了钦州,由于李云天急着赶去交趾,自然不可能带着这些地雷一同前行。
因此,李云天留下了二十多名骁武军军士看押这批地雷,并让地方卫所的部队沿途护送。
经过二十多天的跋涉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