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执宰大明 > 分节阅读 306

分节阅读 306(2 / 2)

“不容易呀”李云天闻言微微颔首,罗通和打忠能在叛军的腹地守住清化城,看来还是有几分本事的,倘若交趾各城的守将有两人十分之一的能耐,交趾的局势也不会如此严峻。

“大人,据下官所知,成山伯曾经下令罗通和打忠弃城,不过两人依旧坚守。”这时,赵卫德不由得开口说道,不动声色地表达着对成山伯的不满。

“噢”由于信息不通,李云天还真的不知道这件事情,显得有些惊讶,随后就无奈地摇了摇头,以王通的为人这种事情可是做得出来的,否则也不会派人送黎利请求册封陈暠为安南王的奏表。

“大人,下官昨天得到一个消息,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说成山伯七天前集合了交趾城的官吏军民出城,在城外立坛与叛首黎利结盟,相约退兵,并宴请黎利,赠给了黎利锦绮,而黎利也回赠宝物为谢。”赵卫德迟疑了一下,沉声告诉了李云天一件事。

“什么”李云天闻言顿时大吃了一惊,他万万想不到王通竟然敢私下与黎利议和,这可是弥天大罪,形同叛国。

“你是说,成山伯与叛首相约退兵”随后,李云天意识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不由得望向了赵卫德,急声追问道。

黎利送来的奏表意思很明确,要朝廷册封陈暠为安南王,这意味着交趾将再次成为大明的属国,而王通的退兵其实就是从交趾撤军,难道王通有如此大的胆子,胆敢违逆宣德帝的圣旨

不过下一刻,李云天就明白了过来,七天前朝廷的公文刚刚送到宣化府,而宣化府和交州城所在的交州府中间隔着太原府和三江府,王通根本就不知道宣德帝已经下次再次平叛交趾的事情。

交州城是交趾最大同时也是城防最坚固的一座城池,本来李云天还想凭借交州城的城防阻挡住叛军的攻势,可如今看来这将成为一个奢望,七天的时间足够王通布置好撤兵的事宜,他先前对交趾的部署将被完全打乱。

“禀大人,卑职也只是听说而已,如今交州府到处都是叛军,消息传递不便,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李清正也是第一次听到这件事情,神情诧异地望着赵卫德,赵卫德谨慎地回答。

“赵大人,你派人即刻赶去三江府打探消息,如果如果成山伯真的撤了兵,那么立刻停止前行,就地驻扎在三江府,等待本官前去。”李云天的眉头微微皱了皱,沉声向赵卫德说道。

“卑职遵命。”赵卫德知道事态紧急,因此不敢怠慢,起身冲着李云天一拱手,急匆匆地离开,前去安排人手赶赴三江府。

“这个成山伯,可坏了我大事,让我如何向皇上交待”等赵卫德走后,李云天不由得冲着李清正苦笑了一声。

李云天知道黎利并不想与大明的关系搞得太僵,故而想以交州府为界限,与黎利达成一个停战协议,将交州府以南的地区交给黎利自治,而交州府以北地界依旧归大明,以此来争取喘息的时间,整编从广西征募的士兵。

交州府以南地区有十二府、直隶州,面积占了交趾的三分之二,这是黎利绝对愿意看见的一幕,已经达到了他造反的目的,绝对不愿意与拥有数百万大军和上亿人口的大明死扛到底。

可是,倘若王通撤离了交州城,那么交州府可就保不住了,届时也将成为黎利的囊中之物,明军控制的地区无疑将进一步减小。

尤为重要的是,交州城是交趾三司的治所所在地,也就是交趾的省会,其政治意义远远大于战略意义,事情要是传出去了让大明的颜面何在

“大人,这非你之过,毋须自责。”李清正闻言不由得开口劝慰李云天,李云天能在如此之短的时间里赶到交趾,已经尽了最大的力量,要怪就怪王通胆大妄为,私自与叛首议和。

“李公,现在没有外人,你称呼我复生即可。”李云天笑了笑,向李清正说道,不仅尊称李清正为“李公”,言语中透露出一股亲密,更显得无比和蔼。

“既然大人如此说,那么下官恭敬不如从命了。”李清正顿时笑了起来,如果换做以前他会觉得李云天此举非常虚伪,是在拉拢他,不过现在不一样,他认为李云天不拘小节,性格直爽,两人之间的恩怨早已经烟消云散。

“李公,你有没有黄福黄大人的消息”李云天随后想起了一件事情,不由得问道。

黄福以工部尚书和詹事府詹事的头衔随着柳升大军前来交趾,准备总掌交趾布政使司衙门和按察使司衙门,自从柳升兵败后黄福就音讯全无,也不知道是死在了乱军中还是逃了一命。

对李云天来说黄福可谓至关重要,黄福在交趾为政十九年,广施仁政,深得交趾百姓爱戴,也因此与马骐交恶,如果有黄福来助他一臂之力的话,那么交趾以后的事情将变得容易很多。

“我也没有黄大人的消息,如果黄大人能一直留在交趾,交趾也不会成为今天这幅模样,阉宦误国呀”听李云天提到黄福,李清正脸上的神色不由得变得暗淡下来,颇为感慨的说道。

李云天闻言不由得一声苦笑,李清正口中的“阉宦”自然指的是交趾镇守中官马骐,如果不是马骐排挤陷害黄福,黄福也不致于离开交趾。

而黄福不离开交趾,马骐和交趾的那些地方官就不会变本加厉地盘剥百姓,最终导致了交趾爆发了比先前几次更大规模的叛乱,进而使得事态一发不可收拾。

不过,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李云天看来,即使黄福在交趾顶多也就是推迟交趾叛乱的时间,如果不撤换交趾的那些贪婪的地方官员,叛乱终究会爆发。

而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纠正这个错误,先让王瑾拿下马骐,再撤换交趾的地方官员,进而解决交趾叛乱的根源,这才是长治久安之计。

第437章赈济

就在李云天进入宣化城的当天下午,一直紧闭着的宣化城城门打开了。

在城外灾民愕然地注视下,宣化卫的士兵们将一辆辆装满了粮袋的马车赶出了城,在灾民聚集的地方设立了数十个粥棚,正式拉开了宣化城赈济灾民的序幕。

当灾民们排着队领取食物的时候,放赈的士兵告诉他们是宣德帝下诏打开宣化城内原本储存军粮的粮仓赈济他们,可谓皇恩浩荡,使得灾民们纷纷高呼“皇上万岁”。

与此同时,宣化府知府衙门在城内和城外都贴出了告示,告示上说定南将军已经下令,将在灾民和宣化城的百姓中征召管理灾民的人员,像衙门里的官员一样享有俸禄,并且等平定交趾叛乱后举荐政务优异者为官。

除了“征召令”外,告示上还有“开荒归田令”和“以工代赈令”,给那些无所事事的灾民们都找到了活干。

尤其是“开荒归田令”,在灾民中掀起了轩然大波,使得灾民们纷纷沸腾了起来,谁也不会想到定南将军竟然会下达这样一条法令,只要在宣化府开垦十亩荒地那么等平定叛军后就能在户籍所在地得到五亩荒地。

田地在古代社会是最为重要的资产,尤其是像交趾这样落后的地区,百姓们更是将田地视为命根子,如今只要开荒就能得到田地,他们何乐而不为呢

很显然,李云天此举不单单是要安置这些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