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那名千户和酒后滋事的那二三十名军士被军法队的人带走,关进了军法队的禁闭室里进行反思。
“薛叔,小侄想整顿军纪,希望薛叔能助小侄一臂之力”回到了山东都司衙门,李云天将薛禄喊到了书房,神情有些凝重地说道。
“现在是和汉王交战的关键时刻,不宜整军。”薛禄知道李云天是担忧济南城部队军纪涣散,沉吟了一下说道。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消除军中的一些顽疾谈何容易,不仅激起士兵们逆反的心理,士气大受打击不说,保不准有人会临阵投敌跑去汉王的阵营。
“薛叔,小侄是这样想的,兵法有云,兵贵精而不贵多。”
李云天清楚薛禄的意思,微笑着说道,“虽说济南城现在有六万兵力,不过依小侄来看实际上也就五万人左右,里面还有不少老幼病残,与其让这些人上战场,不如让他们回家种地。”
“皇上已经答应了”薛禄顿时就是一怔,双目流露出惊讶的神色,随后下意识地问道。
很显然,淘汰军中的老幼病残要经军阁的批准才行,李云天虽是巡抚也无此权力,除非他已经得到了宣德帝的旨意。
“小侄还未向皇上提及此事。”李云天摇了摇头,很显然现在不是改变大明军制的时机,他刚才只是做了一个比喻,随后解释道,“小侄想抽调各卫所精壮者编练成军,专门用以与叛军交战,其余人等负责后勤和守城。”
“讲武堂在京郊的训练大营已经建成,有一卫人员的编制,现在正缺乏人手,小侄是这样想的,凡是在此次战事中立下军功者,小侄将其调入训练大营当差。”
沉吟了一下后,李云天有条不紊地说出了他的杀手锏,“京卫的待遇再怎么也比地方卫所要好,小侄相信这将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必能激励起那些军士奋勇作战。”
讲武堂的京郊训练大营是一个训练基地,专门用来模拟实战,培训讲武堂学员的实战能力。
宣德帝御批给了训练大营一个卫的兵力,李云天准备用这一卫的兵力来编练新军,这次平叛正好用上了,可以趁机招募那些作战英勇的军士。
薛禄闻言点了点头,不由得对李云天此次的整军充满了一丝期待,他在京城的时候听说过这件事情,知道讲武堂的训练大营就在云山的山脚下,划出了很大的一个地盘,正在建造军营等设施。
而且薛禄还听说,建造军营的资金是李云天筹集而来的,并没有动用朝廷的钱款,着实令他是感到意外,没想到李云天竟然在讲武堂一事上如此用心。
第340章组建骁武军
经过与薛禄商议后,李云天第二天就安排军法队的人前往济南城城内的各支部队抽调身体精壮的士兵,准备组建了一支讨伐叛军的先锋部队――骁武军。
得知这个消息后,各卫所武官心中惶恐不安,生怕如此一来暴露里军中兵员不足的问题。
不过那些武官很快就发现他们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李云天根本没有兴趣管各卫所私下里的那些龌龊勾当,并没有点各卫所的验花名册,而是将各卫所的兵士聚集在校场上,现场挑选那些精壮者。
经过三天的挑选,一万多名身体强健者从济南城的驻军中选出,被李云天安置在了军法队的驻地――城北大营。
与士兵们一样,骁武军的军官也是从济南城的驻军中精心挑选出来的,都拥有实战经验,不是参加过永乐帝北征蒙古,就是跟随过张辅南下平叛交趾。
为了保证骁武军将士的营养,李云天特意下令让骁武军的饮食与军法队一致,每顿饭菜都荤素搭配。
这使得骁武军的士兵吃饭时狼吞虎咽,大快朵颐,平常在卫所他们可是许久才能见一顿荤腥。
李云天并没有让山东布政使司来负担骁武军的消费,这点儿小事儿肯定难不倒他,就在骁武军成立的那一天,李家联合了济南城的士绅商贾给骁武军捐了一大笔钱粮,使得他手中握有充裕的物资。
本来,骁武军的人还以为李云天是为了让他们打仗卖命才提高饮食待遇,可很快他们就发现自己猜错了,因为军法队的人告诉他们这只是讲武堂标准的饮食配置而已,并没有任何特殊之处。33715671执宰大明执宰大明337执宰大明340
不仅如此,城北大营每七天还会举行一次会餐来改善生活,这使得骁武军的士兵大饱口福,在他们看来这简直就是神仙过得日子,对讲武堂京郊大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对于他们这些军户来说,反正生下来就是当兵的命,与其过着粗茶淡饭的苦日子,不如在一个天天都能吃到荤腥的地方安身。
在接下来的半个多月里,李云天除了督促城北大营骁武军的士兵勤加操练外,还要安置逃避战火的难民以及派兵围剿小股流窜到朝廷控制地盘的叛军等等,有着诸多的事务需要处理。
九月初,张昊的讨伐大军在德州境内与汉王的叛军大战了一场,双方不分伯仲,互有伤亡,随后谁也不敢轻举妄动,现在处于对峙的态势,互相寻找着战机。
靳荣率领的人给汉王造成了巨大的困扰,使得叛军与登州府和莱州府的联系几乎被切断,乐安的叛军两次围剿靳荣都被他领军逃脱,这使得汉王不得不从乐安抽调兵力来对付靳荣。
因为要对付张昊和靳荣,汉王一时间无暇顾及到济南城,这使得济南城难得地平静了下来,给了李云天治理军务和政务的时机。
这段时期内,李云天在薛禄的帮助逐渐掌控了济南城内的军队,尤其是城北大营的骁武军,这使得济南城的局势也随之趋于了稳定。
在李云天看来,只要汉王无法鼓动济南城的军队造反,那么济南城将固若金汤,以汉王现在的实力根本不可能打下济南城。
除了山东地界,真定府和宣府镇也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只有京城北方的山海关和南方的大名府依旧处于平静。
真定府和宣府镇的战事远比德州要激烈,短短的二十多天里,真定府的明军和叛军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交锋,宣府镇的明军更是抵挡住了山西行都司三次疯狂的攻城,双方伤亡惨重。
大宁都司的兵马虽然在山海关前集结,但却并没有轻举妄动,好像是在观望,等待着宣德帝和汉王在山东分出胜负后再做打算。
为了缓解压力,汉王已经给彰德的赵王接连写了两封书信,让赵王尽快举兵,与他左右夹击景州城的宣德帝,只要宣德帝被擒那么大明的天下将落入两人的手中。
赵王接到信后是苦不堪言,他不是不想举兵,而是没有办法举兵。
彰德北面的大名城里聚集了五万大军,由安平侯牛世豪镇守,彰德南面的开封城里,新任都指挥使、武镇伯刘方也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