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执宰大明 > 分节阅读 157

分节阅读 157(2 / 2)

如今这件事情顷刻间就传遍了京城的官场,想必第二天就会闹得满城风雨,如果没有人在幕后操纵的话事态绝对不会到了如今这个地步。

至于幕后主使者,杨士奇用脚趾头都能想到是汉王,除了汉王外没人敢拿洪熙帝的事情来做文章,也没有能力来完成这件事情。

“皇后娘娘,对方此次来势汹汹,在臣看来他们制造出如此多的事端,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冲着皇上来的。”

杨士奇很快就猜到了汉王的用意,沉吟了一下,忧心忡忡地向张皇后说道,“臣担心他们会以关心皇上安危的名义闯宫”

“闯宫”张皇后闻言双目流露出震惊的神色,这可是死罪。

“看来对方已经怀疑皇上出了事,故而来进行试探。”杨士奇郑重其事地点了点头,通向皇权的路上充满了腥风血雨,汉王肯定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

他很奇怪李云天的这个计划已经足够周密,汉王是如何从中看出破绽来的。

“他们要是敢闯宫,那么本宫就让他们有来无回。”皇后娘娘自然清楚其中的利害,冷笑了一声,面罩寒霜地说道,就是拼着她皇后的位子不要也要阻止那些闯宫的人,以确保朱瞻基顺利登基。

“恐怕朝中那些耿直忠义之人会被其利用,充当马前卒。”杨士奇闻言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张皇后和汉王在这件事情上都无退路,看来届时免不了掀起一场狂风暴雨。

就在这时,一名内侍急匆匆地进了屋子,在吴总管的耳旁低语了一句,随后躬身退下。

“皇后娘娘,刚才内阁那边传来消息,张旺悬梁自尽了”吴总管冲着张皇后一躬身,说道。

“什么”张皇后怔在了那里,万万想不到张旺竟然会自杀,他这一死的话,那么外面的流言蜚语岂不是越演越烈

“皇后娘娘,看来对方这次是势在必得,娘娘可要小心应对。”杨士奇嘴角流露出一丝苦笑,汉王的这一招真的是太绝了,无形中就暗示了元霞上人是谋害洪熙帝的妖道,使得局势更加复杂。

“哼,本宫倒要看看,有本宫在谁能进得了宫里”张皇后随即回过神来,她被汉王的这个举动给激怒了,冷笑着向吴总管说道,“传本宫懿旨,宣武平候崔安进宫觐见。”

崔安是亲军都护府大都督,专门负责守护皇城和宫城,只要有人企图闯宫,那么张皇后就不会客气。

杨士奇闻言嘴唇蠕动了一下想要说些什么,最后没能说出口,此事事关大明江山社稷,他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静观其变,难道要让张皇后放任那些被蒙蔽的官员们闯宫一

第225章关卡

俗话说的好,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当京城波谲云诡、暗流汹涌时,李云天一行人也遇到了一个大麻烦。

进入济宁府地界后,李云天很快就发现沿途几个州县的码头上都有当地衙门的差役在搜查,像这种大规模的行动应该是济宁府知府安排下来的,难道济宁府出了什么重大案件

此时,李云天并没有意识到济宁府的这个举动是冲着太子朱瞻基来的,由于一路上风平浪静,他丝毫也没有察觉到京城会出事,谁能想到洪熙帝饮食口味的转变会引发一场巨大的风波

临近济宁码头,河面上黑压压聚满了众多北上的大小船只,济宁府府衙的差役和济宁卫的士兵已经在河道上设卡,会同漕运衙门的人逐一登船检查。

经过一番打探后,李云天这才知道出了什么事情:两天前的一个晚上,济宁府一个大户人家被一伙强人给抢了,不仅损失了大量财物,而且还死了十几条人命。

此事惊动了山东承宣布政使司和山东都司,为了防止那伙强人逃走,济宁府和济宁卫在济宁府地界层层设卡拦截。

虽然李云天感到有些意外,但又觉得是情理之中,毕竟十几条人命的案子可是惊天大案,连京城的三法司都会关注,山东布政使司和山东都司岂敢怠慢

见到悬挂在雷婷船上一面蓝底红色锦鲤的旗帜后,河面上的船只纷纷闪避开来,给它让出一条路。

根据漕帮的规矩,只有堂主以上级别的人物才能悬挂蓝底红锦旗,整个漕帮数起来也就七大堂堂主、五大长老以及雷婷兄妹有这个资格。

漕帮帮主的旗帜是蓝底双翅红色锦鲤旗,副帮主是蓝底单翅红色锦鲤旗,去年李云天随着雷啸天从沧州到通州的时候船上悬挂的就是蓝底双翅红色锦鲤的旗帜,当时河道上包括不少官船在内的船只纷纷避让,可谓威风十足。

漕帮暗中掌控漕运,得罪了漕帮以后就别想着再做漕运的生意,故而在水上混饭吃的人谁也不会砸了自己的饭碗,对漕帮是敬畏有加。

在那里设卡的济宁府府衙和济宁卫的人注意到河面上排队等待检验的船只纷纷自动向两边闪开,给一条大船让出了路,纷纷好奇地望了过去。

当注意到船上悬挂着的蓝底红锦旗时,济宁府漕运衙门的人立刻认出了来人的身份,知道船上的人不是漕帮的大小姐就是漕帮的两名少爷。

原因很简单,船上除了那面蓝底红锦旗外还插着一面蓝底的大旗,上面写着一个硕大的“雷”字,这意味着船上的人是雷啸天的子女。

虽然雷婷兄妹和漕帮的长老、堂主都是用蓝底红锦旗,不过为了区分它们的身份,船上还插有表明他们姓氏和地位的“名旗”,也就是在旗子上写有他们的姓氏。

雷婷兄妹的名旗是蓝底,五大长老的名旗是红底,而七大堂主的名旗是绿底,故而一目了然就能知道他们的身份。

另外,七大堂主除了名旗外,还会悬挂所属堂口的堂旗,上面写着各自的堂口,即刑堂、忠堂、勇堂、义堂、仁堂、礼堂和明堂,可谓等级森严、组织缜密。

此时,一身便装的朱瞻坦坐在码头一家酒楼三楼窗前,一边品着手里的香茗,一边观望着河道上的盘查情况。

两天前那个大户人家被洗劫的案子就是朱瞻坦让手下的人做的,目的很简单,为了得到一个查问过往船只的名头。

对朱瞻坦来说,只要能抓住朱瞻基即使杀数百人乃至数千人也在所不惜,人命在他眼中不过草芥而已。

从朱瞻坦的视角,可以清晰地注意到河道上的船只潮水般分开,给一条大船让路,这使得他不由得多看了两眼,不清楚对方是什么来头。

在朱瞻基的注视下,那艘大船来到了设卡检查的地点,一群济宁府和济宁卫的人在漕运衙门差役的引领下上船,不过很快他们又下来,将大船放了过去。

“查一下,他们是什么人”望着缓缓驶离检查点停靠在码头上的大船,朱瞻坦放下手里的茶杯,沉声向身后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