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70(2 / 2)

特别是在复仇者联盟已经刷出15亿9800多万rb的中国市场,玩具总动员3反响平平,首周三天的时间里,只拿到了不到4000万rb的票房。

当然,这不仅仅是玩具总动员3本身的原因,中国动画电影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能在中国大卖的动画电影,也不是这种全年龄段动画长片,而是专门拍给十岁乃至以下的儿童观看的完全幼龄化的电影。

不过,就算是在远东地区遇冷,玩具总动员3的首周海外票房还是超过了2亿美元,全球票房相加高达3亿2899万美元

这已经是一个可以让杜克、时代华纳和皮克斯工作室召开庆祝派对的成绩了。

在作为院线快速消费品的复仇者联盟票房转向平淡的时候,玩具总动员3再次拉动了华纳的票房敛财之旅。

当时间缓缓逼近七月份的时候,玩具总动员3的北美票房累计就达到了2亿9700多万美元,北美票房突破三亿美元近在眼前。

而影片的全球票房则来到了6亿2471万美元这一高度上面

此时,没有人怀疑玩具总动员3的北美票房可以过4亿美元,全球票房能超过10亿美元

玩具总动员系列的终结曲必然创造动画长片的神话。

与此同时,复仇者联盟的热度在不断下降,放映到现在,虽然院线规模还在4000家以上,但排片率早已掉到了百分之三十以下,单日产出票房也滑落到百万美元级别。

不过,在六月行将结束的时候,复仇者联盟创造了北美最快破6亿美元的纪录。未完待续。

s:求月票和推荐票

第八百四十一章复仇者们就是一群熊孩子

纵观整个好莱坞乃至全世界的电影历史,还从来没有一个导演像杜克这般拥有海量的粉丝,并且被人冠以“杜克吹”的称号,从这个称号上面,也可以看出这个群体对于杜克的崇拜和支持有多么的狂热。

此前已经有五部超级英雄电影为复仇者联盟做足了铺垫,还有华纳兄弟和漫威影业堪称疯狂的宣传营销,再加上杜克的号召力,直接带来了影片在北美上映第八周的时候,顺利突破6亿美元大关,成为继泰坦尼克号魔戒3:王者归来以及阿凡达之后,第四部北美票房过6亿美元的影片。

而且复仇者联盟一举超过魔戒3:王者归来的6亿445万美元,成为北美影史的票房季军。

整个北美,站在票房之巅和商业电影之巅的人,唯有杜克和詹姆斯卡梅隆。

唯一不同的是,詹姆斯卡梅隆凭借泰坦尼克号和阿凡达占据了前两位,杜克的魔戒3:王者归来和复仇者联盟只能排在三四位。

到六月底的时候,这种情况被扭转,复仇者联盟以6亿6524万美元的北美累计成绩,成功超越泰坦尼克号的6亿5872万美元,成为了北美影史票房亚军。

同时,复仇者联盟的全球票房累积也达到了19亿美元,缓缓逼近了泰坦尼克号的全球票房成绩,抢到全球总票房亚军的宝座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这一成绩足以让人欣喜,杜克却很平静,更不会因此停下自己的脚步,从六月下旬开始,他就频繁进出华纳兄弟。为下一个项目做准备。

另一方面,杜克还去了旧金山与凯瑟琳肯尼迪面谈了几次,既讨论了绝地武士与复仇者宇宙统一的可行性,也谈起了星球大战的未来推广工作。

特别是中国市场,整个西方世界乃至日本和南韩,都有星战情节。中国观众却不在这一行列当中。

在杜克的要求下,凯瑟琳肯尼迪与新星战的两大发行商华纳兄弟和二十世纪福克斯的相关人员一起飞去了中国,未来两年的时间里,要通过各种活动尽力打开星战的中国市场。

尽管新电影即将立项,复仇者联盟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漫威影业和华纳兄弟对于影片的宣传营销,就像是资本对利润的渴望一样,从来就没有停止。

复仇者联盟的北美票房确实已经落到了单日一百万美元出头的程度,但影片的周边却一片火热。此时的宣传不仅仅是为票房,更是为了整条产业链。

于是,杜克和复仇者们同时登上了时代周刊的封面,上面也刊登了对他的专访。

在专访中,作为导演的杜克也披露了更多有趣的幕后花絮,至于真假那一点都不重要。

专访以纪实的形式,刊登在了时代周刊内的最前页。

时代周刊:“之前斯嘉丽约翰逊在采访里说,他们几个在片场就像小孩子一样打打闹闹。让你伤透脑筋,真的是这样吗”

杜克罗森伯格:“嗯。复仇者们就是一群熊孩子,而且他们都是很好的朋友,所以片场十分有趣,充满活力,我需要下命令他们才能安静下来,认真拍戏。”

时代周刊:“这种轻松融洽的氛围其实有利于拍出一部好电影是吗”

杜克罗森伯格:“确实有帮助。正因为他们是好友,彼此熟悉,这种轻松的工作伙伴情谊使得拍摄进展顺利,然而在影片中他们互相厌恶,这也正体现了他们的演技。”

时代周刊:“影片中重要角色繁多且各不相同。你如何突显每个角色的同时,又做到角色间不会互抢风头”

杜克罗森伯格:“在我看来,这些角色正因为互相抢风头才如此精彩。当然了,钢铁侠托尼斯塔克的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