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6(2 / 2)

袁否虽然是穿越来的,军史知识不少,可他在经学上真的没什么花头。

刘晔向郑玄请教了诸多六艺礼乐尚书等典藉中的不解之处,郑玄根据自己的学识一一作答,而且讲的都很有道理,刘晔听完之后,佩服得五体投地。

这一席长谈一直持续到了子时过,在袁否连续打了好几个呵欠之后,郑玄和刘晔才结束了学术的交流,郑玄又命老家仆将袁否、刘晔引入客舍休憩。

然而,袁否和刘晔才刚刚脱衣躺下,外面却忽然响起轻轻的敲门声。

袁否的听觉极为灵敏,对刘晔说道:“子扬你听,大门外好像有人在敲门”

“不能吧”刘晔侧耳聆听了片刻,却什么也没有听到,当下摇头说,“这都已经是什么时辰了,怎么可能还有访客”

袁否却坚持说:“你仔细听。”

刘晔再侧耳听,还真听到了敲门声。

不仅有敲门声,甚至于还有对话声。

郑家的老宅是草庐,隔音效果是极差的。

遂即,草庐院子的大门便吱哑一声打开。

一个清朗的声音说道:“老管家。深夜叼扰。恕罪恕罪。”

“先生哪里话。快请,快里边请。”回话的是郑府的管家。

遂即,管家便将那客人领入草堂,草堂就在客舍的隔壁,袁否甚至可以听到两人走进草堂时发出的脚步声。

片刻之后,又一阵脚步声传进来,却多半是郑玄进来了。

果不其然,客人的声音再次响起:“学生徐庶。拜见夫子。”

徐庶一听这名字,袁否浑身的汗毛便瞬间竖了起来。

三国时代可说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上最为人才辈出的年代,真的可以说是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但是,在这么多的谋士当中,一流的谋士却屈指可数,套用三国游戏中的数据,智力值九十以上的谋士也就那么十几个。

在这些智力值九十以上的谋士当中,善于谋略的则更少。

譬如刘晔,智力值绝对在九十以上。但他就不善于谋略。

三国前期,智力值在九十以上又善于谋略的谋士。只有荀攸、郭嘉、贾诩、法正、徐庶以及庞统六人,其余周瑜、陆逊、诸葛亮、司马懿、姜维虽善谋,智力值也是绝对超过九十以上,但这几人属于统帅,而不是谋士。

曹老大就更不用说了,不仅是统帅,更是主公。

这六人中,荀攸、郭嘉、贾诩已经归了曹操,法正还远在西川,山高且路远,袁否就是想请他出山也不得其门而入,还有个庞统,这时候只怕还在水镜门下治学,离学成出山还早呢,在历史上,庞统出山比诸葛亮都要晚。

除去五人,也就只剩下徐庶这一人了。

徐庶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在郑玄的府上,这简直就是上天赐给他袁否的军师,他若是不敢,那绝对是会遭天谴的

徐庶当面,袁否不淡定了,赶紧披衣起床。

刘晔讶然,问道:“公子,你这是意欲何为”

袁否便赶紧跟刘晔做了个噤声的手势,然后指了指外面。

袁否披衣身床,赤脚走到墙后,隔着墙壁听外面郑玄与徐庶的交谈。

分割线

草堂之上,郑玄与徐庶见礼毕。

徐庶看上去年约三旬,肤色白,颔下留了短须,身材却极壮实,看着不像是个儒生,倒像是一个行侠仗义的侠客。

而事实上,徐庶在年轻时也的确颇有侠名,只是因为替友人出头斩杀了乡里的恶霸,遭到官府追索后,不得已才隐姓埋名拜入水镜先生门下读书,不曾想,这一弃武从文,世间虽少了一员骁将,却多了个智谋过人之绝代军师。

郑玄肃手请徐庶入席,再问道:“元直,此次辽东之行,收获如何”

徐庶摆了摆手,说道:“别提了,公孙度空有礼贤之名,其实气量狭小且刚愎自用,绝非能成大事者。”

郑玄闻言笑笑,没有接腔。

郑玄早年间也曾去辽东避难,也曾受到公孙度父子礼遇,所以,对于公孙度父子是个什么样的人物,那是再清楚不过,不过此前徐庶前往辽东之时,郑玄却并未出言阻止,因为有些事他不好说什么,便如现在,也同样不好多说什么。

徐庶又长叹说:“天下诸侯,庶已拜会太半矣,竟无一人堪称人主,奈何”

郑玄笑着问道:“元直拜会了哪些诸侯其中竟真无一人能入汝之法眼乎”

徐庶便扳着手指头说:“益州刘璋,黯弱无能,守成尚且不足,遑论逐鹿天下”

“荆州刘表,虽颇有礼贤下士之名,却垂垂老矣,壮志全无,不可守成之犬。”

“徐州吕布,空有虎视天下之武勇,却无逐鹿天下之野望,只知晓守着妇人美酒,空耗时日,早晚必被曹操所并。”

“并州张杨,此无能之辈,早晚必被袁绍所剿灭。”

“幽州公孙瓒,空有雄兵数十万却只知困守易京,更是去日无多。”

“西凉马腾,乃名将之后,在边陲羌人中也颇有威名,却终究兵微将寡。且西凉地瘠人贫。终究难成大事。”

郑玄笑着说道:“元直似乎说漏了三人。”

徐庶反问郑玄:“夫子可是说袁绍、曹操以及孙策”

“然也。”郑玄笑道。“孙策父子骄雄,虎视江东;曹操雄据中原,口含天宪;袁绍四世三公,望归海内,此三者,皆人主也。”

徐庶点头说道:“夫子所言极是,孙策、曹操及袁绍皆人主,若是不出意外。他日代汉而有天下者,必为此三人中的一人,然而,学生却不会去投他们。”

郑玄微笑不语,并没有问徐庶为何不愿投奔孙策、曹操或者袁绍。

因为郑玄根本就知道其中原因,这原因也不复杂,就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

袁绍帐下已经有田丰、沮授、审配、逢纪、辛评、郭图、许攸等人;曹操麾下已经有荀彧、郭嘉、荀攸、程昱以及贾诩;便是孙策麾下也已经有了周瑜、鲁肃、张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