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否大军杀奔乔家坞来了这怎么可能
袁否大军不是已经被公谨困在断魂谷了以公谨用兵之能,又怎么可能让袁否的大军突出重围不,不可能,这断然不可能,不可能
“孙瑜,你敢散布谣言扰乱军心”孙策一下就怒了。
虽说孙瑜是叔父孙静的次子,也是孙氏宗族子弟中不可多得的将才,但若孙瑜真敢在军中散布谣言,孙策是断然不会手软的。
“兄长”看到孙策不肯相信,孙瑜急得直接跪下了,又说,“兄长,此乃是烽火台传回之紧急军情,十有不会出错,此时袁否大军已经过了蠡河,离乔家坞已不足二十里,兄长赶紧走吧,若再耽搁只怕就走不成了。”
孙策闻言心头一凛,这才相信孙瑜所言是真。
孙策仍然不肯相信周瑜会败给袁否,但是毫无疑问,断魂谷那边必定出了什么漏子,公谨一时疏忽,却让袁否小儿给逃出来了,更加可恨的是,袁否小儿在侥幸逃出生天之后,竟没有立刻亡命天涯,却直奔乔家坞而来,他想要做什么
袁否想干什么他还想斩下自己的首级,反败为胜
哈,袁否小儿,你也太瞧得起你自己了,我孙策又岂是那么好杀的
既便我孙策箭疮未愈,却也不是阿猫阿狗三两只就能够斩杀得了的
当下孙策吩咐孙瑜说:“仲异,即刻传令给周善,令其召集五百甲士,控制乔家坞,准备迎击袁军”
“兄长”孙瑜急死了,大声说,“此地太过危险,请你即刻返回皖城”
“我意已决,仲异休要多言。”孙策却根本不由分说,直接转身扬长去了。
孙瑜无奈,只好找周善去了,他却不知道,孙策的决定其实是正确的,以五百甲士,据乔家坞堡而守,未必就一定会败,但孙策若是弃守乔家坞,率军奔归皖城,却必败无疑,因为袁否有骑兵,人的两条腿怎么可能跑得过战马的四条腿
不等孙策的五百甲士逃回皖城,袁否的骑兵就早已经追上他们。
野外决战,五百江东步卒又怎么可能抵挡得住袁军铁骑的冲锋
所以只能死守乔家坞堡,等待周瑜大军回援,从时间计算,多则两天,快则一昼夜,周瑜大军就必定会回援乔家坞
不过,在乔家坞堡还有个极大的不安定因素。
这个不安定因素便是乔氏的五百多乡勇民壮
若是平时,孙策根本不会将乔氏的这五百多乡勇民壮放在眼里,然而现在,孙策身边只剩五百名甲士,而袁否却又是挟恨而来,乔氏的这五百名乡勇民壮的立场就立刻变得举足轻重起来,他们若是倒向袁否,里应外合,则孙策必败无疑
所以孙策必须找到乔玄,向他晓以利害,既便不能迫使乔氏偏帮孙氏,也至少要乔氏保持中立,不要倒向袁否一方。
孙策找到乔玄简单说明,乔玄便很干脆的答应中立。
世家豪族考虑问题,永远都会以家族利益为出发点。
譬如此时,乔氏保持中立无疑是最符合家族利益的。
因为最后无论是孙策赢,还是袁否胜,乔氏都会与胜出的一方结为姻亲,既然都成为了姻亲了,孙策或者袁否还会再为难乔氏吗
反之,如果乔氏在此时贸然选择站队,则是危险的。
若是押对了宝则还罢了,若是押错了,则无论孙策,还是袁否,只怕都不会轻易放过乔氏,或者,碍于大乔、小乔的面子,表面上不会做什么,背地里却必定会极力打压乔氏,一个靠不住的政治盟友,有什么值得珍惜的
摆平了乔氏之后,孙策便全身披挂上到了堡墙之上。
尽管医匠再三叮嘱孙策,不可动刀兵,可袁否的长矛都已经戳到他孙策的腚眼上了,他孙策若是再不动刀兵,岂非只能引颈受戮
乔家坞堡并不大,方圆几百步的样子。
四面堡墙,孙策每面堡墙摆了一百人,剩下一百人则居中策应。
孙策全装贯带,手按着刀杯走上南墙,守在南墙上的那一百名江东军的目光便纷纷聚集到了孙策身上。
孙策凛凛一笑,迎着上百将士的目光大声说:“袁否小儿从我江东大军的围追堵截下侥幸捡回了一条性命,不思亡命天涯,却竟然还想来乔家坞杀我孙策,哈,袁否小儿真是好大的胆子,他真就以为我孙策是病猫”
上百名江东将士便哄然大笑起来。
主公当然不是病猫,想当初,他曾经率百骑踹破牛煮十万大营
既便主公箭疮未愈,也绝非袁否这样的公子哥所能匹敌,袁否敢来,就必死无疑
“我也不瞒着你们。”孙策又接着说道,“其实,公谨早就料到袁否小儿喜欢行险,公谨早就料到袁否小儿若是侥幸逃得性命,必定会行险前来偷袭乔家坞,所以,他早已经布下七路伏兵,我们只需守住一个昼夜,袁军就必败无疑”
“万岁”
“万岁”
“万岁”
上百江东军便立刻欢呼起来。
孙策嘿然一笑,再抬头看时,只见前方那道山梁后面已经腾起了淡淡的烟尘,孙策的嘴角便绽起一抹冷笑,还真的来了未完待续。。
第173章猛攻
袁否策马来到了太史慈的身边。
太史慈由两名袁军士卒抬着走,倒是轻闲得很,可是抬着太史慈的那两个袁军士卒却已经累个半死。
看到袁否过来,马忠赶紧挡在太史慈的担架前。
马忠还道袁否自知活命无望,所以要来杀太史慈了。
“文礼不必如此。”太史慈却说,“公子却不是来杀我们的。”
说完,太史慈又向袁否拱手一揖,淡淡的说道:“公子得以从断魂谷脱困而出,却着实让人意外,在下谨在此向公子道贺了。”
“呵,同贺同贺。”袁否微笑着说,“子义可知,前方又是什么地界”
太史慈看了一眼前方座落在两山之中的乔家坞,说:“却不知是哪家的坞堡”
“乔家坞堡,皖城乔氏的祖居之地。”袁否说此一顿,又接着问道,“子义可知,我来此又是为何”
太史慈摇头说道:“却是不知。”
袁否打了个哈哈,得意的说道:“我来此却是为了会一位故人,却是巧了,此人与子义你也熟识,而且与子义你交称莫逆。”
“主公”太史慈的脸色一下就变了,急声道,“我家主公在此”
“哈哈,子义你说对了。”袁否大声道,“孙策眼下就在乔家坞堡,而且,他身边就只有区区几百人,嘿嘿嘿,现在你应该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