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2(2 / 2)

袁否却早有准备,回头打了个响指。

倩影一闪,小若榴便捧着一册简装书走了出来。

袁否从小若榴手中接过那册简装书,然后递给华佗。

这样宝贝,袁否原本是不准备轻易示人的,可现在,说不得只能让华佗先睹为快了。

华佗有些困惑的接过简装书,起先他还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待看清楚之后,顿时间就变了脸色,失声叫道:“郑老夫子所著古文尚书注”

华佗虽然是医匠,可他也是读书人,也是个识字的。

而尤为关键的是,华佗也知道读书人数量少的原因。

天下的读书人之所以数量稀少,却是因为书简昂贵除了那些世家豪门以外,也只有各地的士族才拥有书藉,庶族寒门子弟要想读书却是千难万难,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导致天下的读书人只能出自世家以及士族,而鲜少有寒门子弟。

像郭嘉、贾诩这样的寒门子弟,简直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然而,世家终究只是少数,士族也是不多,所以读书人的总量就始终上不去。

华佗捧着袁否给他的书册,隐隐约约觉得,这本书册极有可能改变这个格局。

果然,袁否说道:“华侍医,你手里拿的这本书,工本不过区区百余钱,如果大量印刷的话,工本还会降低,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等到了辽东,我可以让整个辽东,所有的寒门子弟全都读得起书”

“所有的寒门子弟都读得起书”华佗霍然色变。

“不错,我要让所有寒门子弟都读得起书。”袁否点点头,又严肃的说道,“所以,你根本不用担心,没人愿意跟你学医术。”

顿了下,袁否又更进一步说道:“将来,我若能扫平天下,更会让全天下的寒门子弟都有机会读书,还会让医术成为跟儒术一样的名家学说,华侍医,你也将成为一代宗师,现在请你告诉我,华侍医,你还要走吗”

“不不,我不走,我不走了。”华佗连连摇头,说,“公子,小人不走了。”

“很好。”袁否欣然说,“那你赶紧忙去吧,这里紧邻大山,山里定然有不少草药,我让文向拨给你五百军士,你带他们进山采药去吧。”

“喏,小人告退。”华佗兴冲冲的领命去了。

待华佗走得远了,小若榴才问袁否说:“公子,你说的都是真的”

“你是说,让全天下的寒门子弟都读得起书”袁否点头,说道,“这是真的。”

袁否的确没撒谎,他心里的确有个宏大的构想,他的确打算在辽东建一所大学,而且这所大学的校长都已经选好了,那就是经学大师郑玄要不然,袁否也不会刻意从刘晔那里借来郑玄所注古文尚书,并将其印刷成单册。

只不过,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却何其难

就眼下,还是休整好了军队再说其他。未完待续。。

第145章庞统

袁否又想起一件事来,问小若榴:“对了若榴,你再帮公子绣一幅海图。”

说完,袁否就拿出来一张蔡侯纸,再用鹅毛笔在蔡侯纸上画了一张东亚海图,其实主要就是勃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日本海,袁否估计着,以现在的造船技术,多半打造不出明代的大型宝船,跨洋远航还是较为吃力。

而且,既便能够打造出明代宝船,甘宁这代人,能够探明海图上标明的这些海域,就已经足够了不起了。

太平洋、印度洋甚至大西洋什么的,还是留给后代子孙探索去吧。

要知道,西方的大航海时代整整持续了两个世纪,也没能把五大洋都探明,袁否虽然是一个穿越者,却也不可能改变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看到一张“奇形怪状”的海图在袁否的鹅毛竹下显现,小若榴的美目再次睁圆了。

小若榴对于自家公子的崇拜,真的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公子真的太厉害了,他仿佛无所不知、无所不晓,每隔一段时间,就总能弄出一些稀奇古怪又无比神奇的东西,譬如说眼前的这张“奇形怪状”的海图。

小若榴问:“公子,你这画的什么呀”

“公子画的就是一张海图。”袁否在小若榴面前没有任何隐瞒,一边画一边说,“就是我们生活的这片大陆外的海域,在海的那边还有几个小岛,你来看,这有四个小岛。岛上生活着一群矮种的倭奴。特别喜欢欺负小娘。”

小若榴的小身躯抖了一下。紧张的说道:“这些倭奴好坏。”

“嗯,这些倭奴很坏很坏,等公子把甘宁招揽过来,再以甘宁为水军大都督,打造出一支足可以横行东洋的强大水军,就把这四个岛上的倭奴全抓来,给小若榴作奴仆。”袁否一边画一边笑嘻嘻的说。

说话间,海图已经画好了。

袁否又将海图交给小若榴。说:“若榴,你把这张海画按等比例放大,然后绣到屏风上面,多长时间可以弄好”

小若榴估计了一下,应道:“两天够了。”

“两天就够了”袁否摸了摸小若榴的后脑勺,笑道,“我家若榴真能干。”

“公子。”小若榴的一对大眼睛便立刻眯成了月牙儿,她就欢公子这样对她表示亲昵的举动,然后喜孜孜的拿着海图走了。

打发走小若榴,袁否又让纪灵把马钧找了过来。

袁否也给马钧交待了一个任务。让他做一艘海船模型。

袁否要的可不是假的海船模型,而是一艘缩小版海船。桅杆、风帆还有尾舵一应俱全,且必须能够在水面上借风力航行的,这就只有马钧才能造得出来。

三天之后,小若榴的海图绣好,马钧的海船模模也已经造好。

当下袁否便带着海图还有海船模型,准备前往蕲春县拜访甘宁。

然而,让袁否意想不到的是,在寻阳码头居然遇到了一个儒生。

当时,袁军的水手才刚刚将官船撑离埠头,岸上便匆匆过来一个书生,一边对着官船连连招手:“船家且住,船家且住。”

纪灵从船舱出来,立在船头问:“兀那书生,何事”

看到纪灵一身甲胄,书生才意识到这是一艘官船,却也没有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