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孙策神情茫然,竟然有心神失守的迹象,周瑜不由急了。
好个袁否,竟凭着一首诗就令伯符心生不忍,却是端的厉害
周瑜更知道,绝不能任由这种悲戚的气氛再漫延下去,否则,不要说庐江的文武官员以及士族豪强了,就是与会的一众江东文武,心里也要同情袁否了,彼时,孙策再想对袁氏做点什么,可就真要好好考虑一二了。
周瑜更担心,孙策会因为一念之仁,就放弃收取庐江。
当下周瑜长身而起,朗声说道:“好诗,公子好诗才”
周瑜的这一声大喝,却犹如醍醐灌顶,一下将孙策惊醒过来。
回想起刚才的种种,孙策一时间竟恍如隔世,心里不由得暗暗警惕。
袁否却是暗叫了一声可惜,他刚才几乎已经说动孙策,若是孙策因为一念之仁,说出放弃收取庐江之语,袁否再顺势而为执意相让庐江,则立刻就是一番兄友弟恭的美谈,彼时他袁否的声望可真是无人能及了。
而且,江东孙氏还得倒欠他一个天大的人情。
而这,对他将来收取江东四郡却有莫大好处。
当然,前提是袁否去了河北之后还能打回来。
可惜,让周瑜这么一搅和,这个如意算盘却是落空了。
周瑜注意到孙策有些失态,便接过了谈判的主导,说:“公子说的好哇,本是同根,相煎何急呀依我看,不如这样,公子这便随伯符前往江东,我周瑜可以保证,待公子到了江东之后,伯符定然奉你为主公。”
周瑜这话一出,当真是满座皆惊。
韩当、吕范等江东文武更是勃然色变。
孙策也是猛然蹙紧了眉头,只是出于对周瑜的一贯的信任,才强忍着没有当场发问,因为他知道,周瑜向来就不会无的放矢。
相比江东文武的勃然色变,庐江士族和袁氏旧臣却是怦然心动。
袁否环顾四周,将众人脸上的神情尽收眼底,就知道他刚才苦心孤诣营造出的谈判氛围已经被周瑜破坏得荡然无存了,尼妹,不愧是周瑜,谈笑之间就化解了他打出的感情牌,又将这场谈判拉回到了冷冰冰的现实中。
当下袁否笑道:“都督说笑,袁否何德何能,焉敢窃据江东主位”
只有白痴才会相信周瑜的这番话,他袁否若真信他,去了江东,没准还真能当上江东的主公,只不过他这个主公的处境,却可能比曹操掌中的汉献帝都更加不如,因为汉献帝好歹还有天子的名号在,他却只是个傀儡主公而已,就跟刘琦,说死也就死了。未完待续。。
第136章条件
被周瑜这么一打搅,袁否刻意营造的悲戚氛围顷刻荡然无存。
“公子真是深明大义,在下佩服。”周瑜微微一笑,又说道,“有道是长幼有序,我家主公比公子年长几岁,为扬州之主也是理所应当,那么,庐江郡也是扬州治下之一郡,自然也理所应当奉我家主公为主,是也不是”
周瑜这最后的半句话,却是对在场的庐江士族说的。
从法理上来讲,周瑜的这一席话可以说是无懈可击。
当下庐江郡的一众士族豪强便不约而同的点头,表示认可。
袁否发现他被自己挖的坑给卖了,之前说自己与孙策本是同根所生,那么论理,孙策自然也就具备继承袁术政治遗产的资格,而且孙策还要比他年长,是第一顺位继承人,由孙策继承扬州牧的官位,可以说顺理成章。
当然,在这个时代的继承法理上,鲜少有义子继承爵位的。
但若袁否不承认孙策的继承资格,也就不要再说什么本是同根所生、相煎何急之类的屁话了,大家打生打死,乃是各取所需,利益使然耳。
到了这个时候,孙策也反应过来,知道周瑜的真实意图了。
当下孙策也顺势改了口,笑着对袁否说道:“贤弟,你放心,之前是因为你我兄弟间有所误会,所以才会打生打死,而今却是说开了,误会也澄清了,今后自当和睦相处,这庐江郡。终究还是你的。你还当你的太守。”
孙策语出至诚。是真希望袁否当庐江太守。
袁否若继续当庐江太守,对于孙氏来说无疑是极有好处的,你想,连四世三公的袁氏嫡系都顺应了我孙氏,天下英雄又会做何感想呢
再有就是,袁否若是真成了庐江太守,彼时还不是随他孙策拿捏
周瑜的算计不可谓不精妙,只是可惜。袁否却早已经看穿了,又岂会答应
“哈,伯符兄的好意小弟心领了。”袁否笑道,“不过,小弟对当孙氏家臣,却是没有一点儿兴趣。”
“公子此言,却是大谬不然。”周瑜笑道,“既然公子与我家主公本是同根所生,则我家主公为主,公子为从。乃是兄友弟恭之典范,又岂能说公子是孙氏之家臣莫非公子此前所说乃是违心之言。内心其实仍然视孙氏为袁氏家臣”
孙策也不失时机的发怒说:“袁否,莫非我孙氏还辱没了你袁氏不成”
袁否笑笑,直接无视孙策,又对周瑜说道:“都督,本公子时间有限,你们就还是直说有什么条件罢”
到了这时,袁否终于撕下脸上伪装。
与会的庐江士族、江东文武还有一众袁氏旧臣才恍然反应过来,尼妹,敢情公子否一直就在戏耍孙策,此等心计,当真是可怕
周瑜笑道:“我们就一个条件,只要公子献出庐江,万事好说。”
周瑜说是就一个条件,其实这个条件却涵盖了所有,你想一下,整个庐江郡都成了孙氏的地盘,那郡中的大小事务,还不都是孙氏集团说了算
所以周瑜的这一个条件,就及得上一千个,一万个条件。
袁否又问:“你们真就一个条件”
周瑜答道:“我们真就一个条件。”
“我却有三个条件。”袁否竖起三枚手指,肃然说,“其一,献地之后,孙氏不得以任何理由、任由借口秋后算帐,无论是黎庶百姓、士族豪强还是自愿留下的袁氏旧部,孙氏都必须善待之,而且口说无凭,还得立字据为证”
听到袁否开出这么个条件,陪坐在侧的许留、乔玳等士族豪强一下就变了脸色,他们是真没有想到,他们逼得袁否让出了庐江,可袁否非但不怨恨他们,反而替他们说话,替他们的利益着想,什么是以德报怨这就是以德报怨
一霎那间,许留、乔玳等人心里都涌起浓浓的愧疚。
或许,他们真的不该逼迫公子让出庐江的,若他们不逼公子,庐江未必守不住,孙氏入主庐江,未必就一定是好事。
周瑜回头看了孙策一眼,肃然说:“可以。”
周瑜知道,孙氏据有庐江之后,还得依靠庐江郡的士族豪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