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4(2 / 2)

说真的,袁否开始有些相信逆进化论了。

所谓的逆进化论,就是逆向进化论,随着人类文明越来越发达,各种药物、抗生素层出不穷,这些药物以及抗生素在帮助人类免除病痛的同时,也在从根本上侵蚀人类的机体,使人类的身体机能出现某种退化。

尤其是工业文明出现之后,人类的身体机能更是急剧衰退,短短四百年间,人类无论是力量、速度还是爆发力,都出现了严重退化。

所以从一个现代人的角度,根本就无法理解、更无法相信,两千年前的古人竟然能够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就像我们人类无法理解,同为灵长类的银背大猩猩,体型与成年男人差不多的银背大猩猩,竟拥有超过人类十倍以上的力量

不过在穿越到了汉末之后,尤其是在亲手领教过许褚、太史慈两大猛人的身手之后,袁否却是相信,还没有被药物以及抗生素侵蚀的古人,其体魄强度的确要远远胜过现代人,无论力量、速度还是爆发力,古人都能够完爆现代人。

当然话又说回来,并不是每个古人都有那么强大。

在汉末这个时代,要想变得强大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优裕的生活,必须得有充裕的食物保证,尤其是肉食保证二是名师的指点,没有名师指点,没有一整套的系统的锻体技巧,要想变得强大那是痴心妄想。

太史慈冷漠的瞥了袁否一眼,继续小口的喝粥。

袁否却不以为意,笑着说道:“将军恢复得可真是快啊”

太史慈喝完最后一口粥,说:“公子最好还是把某捆起来吧。”

袁否讶然道:“此话何意”

太史慈反问道:“公子就不怕某会逃跑”

“逃跑”袁否呵呵大笑道,“若是连太史子义都能做出忘恩负义这种事情,那这大汉天下只怕就再也没有可信之人了。”

相当初,太史慈刚刚投入孙策帐下不久,就主动请命收降刘繇旧部,孙策的部将都劝孙策不要答应,都认为太史慈此去再不会回来,孙策却说太史慈忠义无双,力排众议放走太史慈去收降刘繇旧部,两个月后太史慈果然带着刘繇旧部前来归降。

有鉴于此,袁否还真不相信太史慈会做出不辞而别的事情来。

太史慈撇撇嘴,没有再吭声,心下却也不免有些感慨,心忖这袁否倒也是个人物,胸襟气度绝不输于孙策,只是他太史慈此身已经献于江东孙氏,再不可能投袁氏了,否则,岂不是像吕布一般,变成三姓家奴了

袁否看着太史慈,说道:“将军,在下是特地来向你辞行的。”

见太史慈没有说话的意思,袁否只好自己接着往下说道:“将军可知道,在下准备去什么地方,做什么事吗”

太史慈冷漠的道:“无非厮杀而已。”

袁否微微一笑,又道:“那么,将军可知在下和谁人厮杀”

太史慈漠然不语,袁否只好又自己接着说道:“实不相瞒,你家主公已经带着江东大军赶到了,在下此去,却是要去劫营。”

听说袁否要去劫孙策的大营,太史慈的脸色终于微微一变。

不过,太史慈很快又恢复镇定,淡淡的说道:“恕某直言,公子此去必败”

“哦,是么”袁否微微一笑,问太史慈道,“将军对孙策就这么有信心”

“那是当然。”太史慈淡然说道,“某家主公天纵其才、骁勇无双,恕某直言,就是十个公子绑一块,也绝非某家主公对手。”

“贼厮好生无礼”张牛犊见太史慈颇有轻辱袁否之意,顿时大怒。

袁否喝住张牛犊,又对太史慈说道:“不如这样,在下与将军打个赌如何”

太史慈哂然说道:“不知道公子要怎么个赌法而且,貌似某也没什么赌注。”

袁否笑着摆摆手,说道:“不不不,赌注将军自然是有的,这么的吧,如果在下果如将军所言,败给了孙策,则在下就无条件放将军走人,但是,如果在下侥幸打败了孙策,则将军就得转投在下帐下,如何”

太史慈愣了一下,待反应过来之后却哂然说道:“公子说笑了,个人名节又岂能拿来当作赌注莫非在公子眼里,个人名节竟然如此不堪”

袁否闻言顿时尴尬不已,原以为凭借这个办法或者可以降服太史慈,可现在看来,却实在小觑古人对名节的重视了。

太史慈又道:“公子,某劝你还是打消这个念头,太史慈此身已经献与江东孙氏,不可能再效力别家了。”

袁否喟然道:“将军,孙策真就值得你如此效忠”

太史慈答道:“某本不过刘繇帐下一介步军小校,然兵败之后,某家主公非但不曾见责于某,反委以重任且信任有加,公子应是自幼饱读诗书,自当听过一句话,有道是士为知己者死,某家主公堪称某之知己,某又岂有背他另投之理”

袁否终于抛出杀手锏,说:“孙策对将军虽有知遇之恩,然将军若久在孙策麾下,只怕难以发挥毕生所学,胸中抱负更难有施展之日。”

太史慈目光一凝,沉声道:“公子莫非知道某之抱负”

“诚然。”袁否肃然道,“将军弓马娴熟,尤擅骑战,胸中抱负当是统帅一支铁骑,驰骋大漠之上,而江东非产马之地,孙策麾下更无一支像样的骑军,将军若久在孙策帐下,岂非耽误了自己一身所学”

这就是穿越者的好处了。

袁否知道太史慈是有三国时期有名的骑将,更知道太史慈最大的理想就是效仿卫青、霍去病,统帅汉家铁骑驰骋大漠,立不世之功勋,可惜的是,他最后投入了江东孙氏帐下,满腔抱负尽付江湖,最终在四十岁壮年郁郁而亡。

“公子果然是有心之人。”太史慈并没有否认,而是深深的看了袁否一眼,又道,“不过某有一事不解想要请问公子,公子如今兵不满万,身无尺寸立锥之地,却不知,如何助某一展胸中抱负莫非就凭公子这三寸不烂之舌”

袁否哑然,这下他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跟太史慈说了。

难道跟太史慈说,他准备横跨中原去河北投奔袁绍,然后拿传国玉玺做进身之阶以讨好袁绍,然后在袁绍麾下发展,徐图统一河北,再图中原这种说辞,别说太史慈不信,就是袁否自己都不相信。

当下袁否向太史慈浅浅一揖,然后讪然离去。

出了后堂之后,张牛犊忿忿然的对袁否说道:“公子,某看这太史慈就是冥顽不灵之徒,任公子怎么劝都没用的,不如将其斩首祭旗吧。”

古人出征之前,为了图一个吉利并鼓舞士气,大多都会搞一个祭旗仪式,一般都用三牲,不过偶尔也会用敌对一方的人头来祭旗,譬如赤壁之战,江东军出征之前,周瑜就曾经拿诈降的蔡中、蔡和兄弟的人头祭旗。

拿太史慈这样的猛将的人头来蔡旗,无疑能极大鼓舞袁军将士的士气。

不过袁否花了那么多的心血,好不容易才让华佗救活了太史慈,又岂会这么轻易就拿太史慈的人头去蔡旗袁否始终坚信,他终究会有降服太史慈的时候,连关羽都能被降服,太史慈又为什么不能降服

当下袁否说道:“牛犊不必多言,太史慈弓马娴熟又武艺过人,尤其精擅骑兵作战,本公子将来还有大用,又岂能轻易杀之”

张牛犊撇嘴道:“公子礼贤下士,无人能及,奈何太史慈根本就不领情。”

袁否洒然说道:“本公子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