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1 / 2)

吕布甚至都没带陈宫来淮南,关于这个,潜伏徐州的细作早有消息传回,杨长史是忘了呢,还是忘了呢”

杨弘还要再说,袁术却是不耐烦了,冷然打断杨弘道:“行了,杨长史就别说了,吕布小儿若是也能用计,这天下岂不乱套了”

当下袁术命令张勋、纪灵先率军出城,又命大臣各自回家收拾。

袁术其实早就知道他不是曹操对手,所以早就做好了出逃寿春的准备,他只是没想到曹吕孙刘四路联军会来得这么快,他只是稍稍留恋了一下寿春城内刚刚建好的皇宫,四路联军就已经兵临城下,将寿春围了个水泄不通。

所以,现在弃城,并不需要太多准备。

袁否见机不可失,当即上前两步,说道:“父皇,大军开拔又岂能没有先锋儿臣恳请专率一军,为父皇銮驾充当开路先锋”

袁否很清楚,通过北门的反击以及出使曹营,他已经获得了袁术帐下这群文官、武将的初步认可,但袁否绝不会天真到以为,这些文官、武将就会在关键时刻支持他袁否,就会铁了心跟他去河北投奔袁绍。

何况,袁否还要从袁术手中夺玉玺

所以,袁否手里必须要有一支军队,一支完全听命于他的军队。

而眼下,无疑是向袁术提出要求的最佳时机,一来他刚刚出使曹营,立了大功,袁术也表态要赏他;二来袁术要出逃,也的确需要有人来当先锋,三来袁否在北门的反击战中表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就连纪灵也对他赞赏有加。

诸多条件加一起,袁否认为他还是有机会独领一军的。

果然,袁术只是稍作犹豫,便道:“否儿有此壮志,朕心甚慰,这样,朕便把羽林卫交给你统率,羽林卫乃朕之亲军,你可千万别教朕失望。”

袁否闻言大喜,顿时长揖到地,大声道:“儿臣,绝不辱命”

袁否没有想到,袁术竟然会把羽林卫交给他统率,这可真是意外之喜。

羽林卫始设于西汉,初为建章营骑,后为羽林骑,东汉之后,置羽林中郎将,率羽林郎128人为皇帝宿卫,另有羽林卫两千骑,为皇帝仪仗。

袁术僭位称帝,一应仪仗皆仿汉制,也设置了羽林中郎将以及羽林卫,只是,羽林中郎将一直空缺,羽林卫则直接交由袁术最为亲信的大将,也就是卫将军纪灵来统率,白天追随袁否出北门反击的,其实就是羽林卫中选出来的精锐。

袁否其实也想要这支精锐,可他根本就不敢开口。

只是万万没有想到,袁术竟把这支精锐交给了他。

看到袁否被袁术任命为羽林中郎将,大殿上的不少文臣武将便纷纷上前道贺,只有长史杨弘神情郁郁,脸上满是化不开的忧虑之色。

分割线

几乎同时,探马也将吕布军撤围的消息报到了曹操那里。

“吕布匹夫,甚是可恶”曹操气得一下就将手里的兵书掼在地上。

吕布军的突然撤围,可以说一下子就打乱了曹操的部署,曹操发动淮南之战的意图,是想彻底剿灭袁术,借袁术的脑袋唱一出杀鸡儆猴的戏,给那些野心勃勃的诸侯一个警告,让他们不敢随随便便僭位称帝。

可现在吕布一撤围,寿春东门一下就空了。

肥水从寿春东南绕城而过,寿春南门以及东门都是直接拿肥水当护城河,所以急切间曹军再想调兵堵东门缺口,时间上也是来不及了,因为曹军要想渡过肥水,就得架设浮桥,可没个三五天时间,浮桥怎么架得起来

夏侯惇说道:“孟德,要不命孙策分兵堵上东门缺口”

孙策在南门,分兵去堵东门缺口,倒是不需要架桥渡河。

曹操叹息道:“元让,你想得简单了,孙策之所以举兵会盟,不过是冲着袁术从他手中夺走的玉玺而来,现在我们中了袁否小儿的死间计,孙策肯定以为是某私匿了玉玺,他不学吕布撤围而走,就已经很给我们面子了。”

“那怎么办”夏侯惇道,“眼睁睁看着袁术弃城而走。”

郭嘉笑道:“夏侯将军,其实以我军眼下的情形,袁术跑路反而是一件好事,如果袁术继续死守寿春,说不定才反而坏事。”

曹操说道:“元让,奉孝先生说的在理,你还是先回去好好琢磨如何破城吧。”

夏侯惇道:“破城不是问题,既便没了攻城器械,某也一样有信心夺下城池,但是军粮的供应”

曹操说道:“军粮的事你放心,某已想到对策了。”

夏侯惇道:“那就没有问题了。”

第13章抄截

“公子,这是兵符。”

“这个,是羽林中郎将印。”

“现在末将都把这些交给你了,你可得好生保管。”

在袁否被封为羽林中郎将之后,纪灵就把袁否带到了羽林卫驻地,然后将代为保管的羽林中郎将的兵符、印信以及佩剑交给了袁否。

袁否接过兵符、印信以及佩剑,命老家将袁福收好。

交割完了印信,纪灵又道:“公子,按说末将应该留下来陪你走完击鼓聚将的流程,不过大军开拔在即,末将还需要回营点兵,所以只能告罪了。”

“无妨。”袁否摆了摆手,微笑说,“纪将军请便就是。”

“告辞。”纪灵向着袁否拱手一揖,遂即转身扬长而去。

从始至终,纪灵对袁否都表现得恭贺有加,但在恭敬之余,袁否却感觉到了一种淡淡的疏离,袁否知道,纪灵对袁术的忠诚已经融入了骨髓,要想纪灵因为一次小小的反击战就背叛袁术,转而效忠于他,那是千难万难。

袁否目送纪灵长大的身影远去,忽又回头吩咐袁福道:“福伯,击鼓聚将”

“诺”袁福轰然应诺,又大步走到行辕门口,对行辕门口的家兵大喝道,“公子有令,击鼓聚将”

“诺”守在行辕大门口的两名家兵轰然应诺,遂即走到大门左侧的大鼓前,抄起足有儿臂粗的鼓槌重重的敲起来。

鼓声一响,原本一片死寂的军营便立刻热闹起来。

不到片刻,隶属于羽林卫的两千骑兵便在大校场上集结完毕,羽林卫所隶属曲长以上军官也鱼贯走进了袁否的行辕。

看到按剑肃立在大堂上的不纪灵,而是袁否,走进行辕的军官不由面面相觑,袁否被袁术任命为羽林中郎将,也不过是一刻钟之前的事,羽林卫的这些军官自然不知道,所以才会对袁否的到来感到突然。

不过,这十几个军官当中有两个正好曾经追随袁否出水门反击,一眼就把袁否给认出来了,便立刻上前见礼。

“末将赵铁柱参见公子。”

“末将张牛犊参见公子。”

北门反击战之后,袁否的大名就已经传遍整个羽林卫,其余的军官得知眼前这位青年就是公子否,便纷纷长揖参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