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只见张延龄慌里慌张地冲了进来。
一见明中信,张延龄叫道,“中信,你可还好你可还好”
石文义与张采一阵愕然,建昌伯这是怎么了怎会如此慌张
“张兄,先坐”明中信一举手,让张延龄就坐。
“现在哪是坐的时候,如果你不愿去,我去与姐姐谈谈,让她出面免了你这趟差事。”张延龄叫道。
“张兄,不用麻烦了,中信决定要去了,刚才已经接了圣旨”明中信不紧不慢道。
“什么你已经接旨了”张延龄一屁股跌坐在椅中。
“中信,圣旨这是怎么了”石文义一阵疑惑,冲明中信问道。
“中信要去云南了”未等明中信回答,张延龄先叫道。
“云南”石文义与张采大吃一惊,凭白无故,明中信怎会去云南还有,这圣旨难道不是下旨拟定的考生们的职位吗
二人吃惊地将目光投向明中信。
“不错,云南宜良发生地震,陛下下旨要我辅助钦差前去赈灾,刚才就是接的这道圣旨”明中信解释道。
“那环采阁怎么办”张采脱口而出。
石文义恶狠狠瞪了他一眼,现在是谈环采阁之事吗云南地处偏远,离京师有几千里之遥,如果明中信前往,只怕是前途堪忧啊现在应该担心的是明中信的安危
张采也知晓失言,歉意地看了一眼明中信。
“中信,为何朝廷要你去这说不通啊我记得,你才仅仅只是秀才啊”石文义疑惑道。
“唉,谁让我天姿聪颖,万事皆通,陛下想必也是听到了我的名声,想让我去锻炼锻炼,回来之后要重用啊”明中信长叹一声,臭屁道。
“别闹了云南宜良地震此事事关重大,赈灾之事更是火烧眉毛之事,岂是你能扛的况且,此事乃是朝堂诸公之事,岂能让你这一个小小的秀才前去,况且,你没职没权,去又能起到什么作用究竟是何人在其中作了手脚”石文义正色道。
“我听说是谢迁那老小子使的坏”张延龄在旁补刀道。
“谢迁”石文义一阵心惊,望向明中信,“真的是他”
明中信瞪了张延龄一眼,这个大嘴巴
“不错是谢阁老举荐了我。不过,谢阁老也是知晓我的本事,向陛下举荐了我想让我去云南历炼历炼,回来之后予以重用”明中信解释道。
“行了,别蒙我们了,谢迁那老小子岂会如此好心”张采一脸不屑。
石文义目光炯炯地望着明中信,显然,他也不信
“好了,不瞒你们了”明中信无奈道,“其实,是小弟之前有些地方冒犯了谢阁老,人家一气之下,给小弟穿了个小鞋”
“但你怎会听话地接旨呢”张采有些不解道。
“废话,抗旨之罪是什么人都能够承受的吗”石文义瞅了张采一眼,接茬道,“你想让中信抗旨不遵,到时满门抄斩吗”
“没那么严重吧”
“本来陛下也不至于与一个小小的秀才计较,但如果有谢阁老在旁煽风点火,只怕还真有可能”石文义叹道。
“不只是这样啊,其实,谢迁的谋算极深,如果我不接旨,此乃抗旨之罪,如果接旨,正好将我调离京师,而且,此去云南,有几千里之遥,来回一趟都得几个月,更何况还得办事,那时间就更长了,这样的话,就令我无法兼顾京师之事,也算断了我明家发展的黄金时间了”既然谈开了,明中信也就不再藏着掖着,向他们解释道。
“太阴险了”张采骂了一声。
“不错,这老小子太坏了生儿子没”张延龄找到了共同话题骂道。
“中信,虽说谢迁举荐是一个方面,但这事情总得有个引子吧否则,即便是谢迁想给你穿小鞋,但没个由头,他也无法直接向陛下举荐啊”石文义皱眉问道。
嗯,石大哥还真是心细啊明中信心中感叹。
“不瞒石大哥,这也是中信自己作死啊怨不得别人”明中信叹息一声。
“这话怎么讲”石文义等三人好奇地望着明中信。
“其实,是中信之前说了一些救灾之事,包括瘟疫防治、灾后重建及赈灾之事,随后被整理成册呈递给了陛下,被谢迁等人利用,将小弟拉入了这个旋涡,再加上之前小弟也在无意之间触碰到了那些世家大族的利益,遇到如此良机,人家岂不会将小弟往死里整,更待何时”
“高,你实在是高”张采举起大姆指冲明中信赞道。
啪石文义拍了张采脑袋一下,“这时候了还幸灾乐祸”
张采一缩脑袋,无辜地望着石文义,低声嘟囔着,“就只许他做,就不许我说了真是偏心”
“唉,究竟该说你什么好呢”石文义望着明中信苦笑道,“如果你不是那般的出风头,也不会有这事,还真心是你自己作死啊你不知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吗”
明中信笑笑,“所以,小弟决定乘此机会,韬光养晦,好好地检讨一下自己的所作所为,再潜心学问,为明年的科考好好做准备”
“也好事已至此,也没办法挽回了,只有如此了”石文义点头认可,“希望你回来之后有所收敛”
明中信笑笑,不再说话。
“对了,你走了,这一大摊子怎么办”石文义一指厅外忙碌的众人。
“无妨,小弟心中有数,也有了计划,只待明日,就安排。”明中信点头道。
“行,有什么帮忙的,你就说”
“小弟不会客气的”
“中信中信”又一个声音传来。
明中信苦笑不已,今日这是怎么了,一茬接着一茬,这刚刚安抚了一批,又来一批,还让不让人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