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杨过学得独孤求败的内功心法,内劲一层一层,仿佛源源不断一般。
他与金轮法王对上这一掌的时候,初期还是艰难非常。
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杨过所受的压力慢慢的减弱了下来。
这个时候,庞侠身形连连闪动,化为五个分身。
分别以拳、掌、爪、指、腿五门绝学应对金轮法王另外一只手的巨力一拳。
“砰”
在杨过和庞侠全力的合击之下,金轮法王不由得后退一步,踩碎了后方的一根柱子。
这使得原本就因为低端燃起了大火,而变得摇摇欲坠的攻城车,变得更加脆弱起来。
“过儿,你阻挡金轮法王,我去救下小襄儿”
听到庞侠的话,杨过低喝一声,整个人倒立而起,单手支撑整个身体。
然后其双腿双脚宛若双臂双掌,连连向着金轮法王发动攻击。
一时之间,使得金轮法王无从破除杨过这一式掌法,连连后退。
庞侠看到杨过抵挡住了金轮法王,立刻便向着郭襄冲了过去。
然而,系统的剧情惯性又怎么是庞侠这么简单就能够破坏得了的。
就在庞侠即将抓住郭襄的一瞬间,这座攻城车突然崩溃开来。
郭襄整个人,连同她身后的木架,朝着下方的火海便坠落了下去。
见此,庞侠一惊,就要想着郭襄追过去。
但是他脚下木板不断晃动,更断裂了开来,这使得庞侠的动作慢了数分。
就是慢了这数分,使得郭襄加速坠落了下去。
而且更有数只安装在攻城车上的炮筒一起落下,眼看着就要砸在了郭襄的身上。
庞侠低吼一声,就向着下方冲了过去。
但还有一个人,比庞侠更快的冲了下去。
金轮法王不顾火焰和下落的物体,冲到了郭襄身边,一把把郭襄推了出去。
但也正因为如此,金轮法王被散落的木架和火炮炮筒,砸在了身上,摔倒在地。
此时的金轮法王,口鼻溢血,脑袋更是已经半扁,血液不断的从身上流淌而出。
他看着站在远处的郭襄,一字一句的说道。
“郭,郭襄,我,我想听你,听你叫我听你叫我一声师傅”
听着这话,看着样子凄惨的金轮法王,郭襄的双眼顿时流出眼泪。
一直以来,金轮法王对郭襄都很不错,这一点郭襄也是知道的。
只不过,因为一开始她就看到金轮法王杀死了大头鬼,对金轮法王有极大的愤怒之心。
所以一直都不曾给金轮法王什么好脸色看。
但如今,金轮法王竟然豁出性命都要救郭襄的性命。
这让郭襄这个感性的小姑娘,顿时忘记了以前一切的仇恨。
“师傅,徒儿郭襄见过师傅”
看着哭成了泪人的郭襄,听着郭襄叫了自己师傅。
金轮法王大笑了起来,最终面带笑容,气绝身亡。
此时,庞侠和杨过两个人来到了郭襄的身边,叹着气,把郭襄交给了赶过来的黄蓉。
然后,杨过转过头来,看着庞侠,说道:“胖虾叔叔,可愿意跟我一起去一趟蒙古大营。
我却是想要去看看,这蒙古皇帝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
若是用长矛捅进他的心脏,他还能不能活着逃回蒙古草原”
“故所愿而不敢请耳,就让我跟过儿你一起走一趟。
去看看那蒙古皇帝蒙哥到底是什么模样,是不是三头六臂,背生双翼”
言毕,庞侠和杨过二人相视一笑,径直向着蒙古大营的方向冲去。
第687章神雕侠侣的终结
单掌挥舞,云袖四下翻飞。
杨过如虎入羊群,正面向着蒙古大营的方向冲去,根本没人是杨过一合之敌
而此时的庞侠,则是身形不断闪烁,时而出现在杨过身前,时而身后。
每一次庞侠的出现,都在杨过防御的薄弱处。
就这般,杨过正面冲击,庞侠四周策应,二人像是一条巨龙一般,从正面冲击蒙古大营。
金轮法王死去,场中再没有能够与庞侠和杨过二人联手之下对敌的强者。
当然,也并非没有,新加入了蒙古汗国的魔帅赵德言自然是能够与他们二人一战的。
但是赵德言深知自己与金轮法王就在伯仲之间。
因此,看到冲过来的庞侠和杨过,赵德言双眼微微眯起,转身离开了蒙古大营。
正所谓君子不利于围墙之下,虽然赵德言并非君子,但是魔门中人自保为第一位。
所以赵德言跑的毫不迟疑,没有丝毫的心理负担。
从一旁挑起长枪,杨过单手抓着长枪,体内真气爆发,犹如利箭一般向着蒙古大营冲去。
此时,见事不好的蒙哥立刻骑上战马,准备带人离去。
然而,他坐上了战马,却刚好让杨过有了一个非常明确的靶子。
挥起手臂,长枪朝着蒙哥的方向全力抛去。
而与此同时,庞侠身形一闪,紧随长枪而去,手中刀剑并行,猛地拍在长枪尾端。
一声空气爆鸣,长枪瞬间消失不见,同时蒙哥的胸口上多出了一个碗口大小的洞。
最终,在距离蒙哥百米之外的地面上,产生了一场剧烈的爆炸,至于那长枪则不见踪影。
在杨过和庞侠二人的合力之下,蒙古皇帝蒙哥被彻底击杀。
蒙古汗国大军退去了,剩下的只有散乱的兵器,至于尸体自然都被刷新掉了。
那些蒙古汗国阵营的玩家,自然也跟着蒙古汗国的大军退去。
看着退走的蒙古汗国大军,庞侠很清楚,过不了多久,这些蒙古汗国大军还会席卷重来。
只不过,在游戏之中,中原的唯一帝国只会是大宋,只能是大宋。
起码在项羽率领的内乱结束之前,各地门阀争霸天下的结果出来,才会有结果。
因而,庞侠并不担心郭靖和黄蓉会像是原著一般,死于驻守的襄阳城之下。
这也是系统为了平衡游戏的背景,做出的一些小小改动。
与杨过走回襄阳城前,接受众人的欢呼和迎接,在人们的欢呼下回到襄阳城。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