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猎清 > 分节阅读 152

分节阅读 152(2 / 2)

面对刘兴华的道歉。很多阵亡官兵的家长,都很理解的道:“刘师长,我们不怪你,我们真的不对你。这都是孩子的命,这真的不怪你啊”

百姓们的理解,让刘兴华也觉得心里沉甸甸的。可他同样清楚,身为师长有些责任他推卸不掉。那怕他清楚,这样的仪式随着安民师的扩大,或许以后他不会再出现了。

可目前实力尚且弱小的安民师,离不开官兵们的忠诚,同样离不开根据地百姓的支持。只有集合根据地所有军民的实力,安民师未来才能走的更远。

道歉结束的刘兴华,很快又道:“我知道,一句简单的对不起,一个军烈属的安置待遇,一份战死之后的隆重葬礼,相比一条活生生的生命,都显得很微不足道。

可今天我要告诉你们,今天你们失去了一个儿子,你们却拥有了安民师上万个儿子。只要安民师存在一天,你们的事情,就是我们安民师的事情。

任何时刻,我们都不会让这些阵亡的士兵,替安民师献出宝贵的生命之后,就不理会他们的家人。只要你们将来有困难,随时可以寻求部队的帮助。

可以找你们儿子生前部队的领导,可以找你们村子附近的民政办,甚至也可以找我这个安民师的师长。只要我们能办的事情,一定替你们办妥了。

你们的儿子,不能替你们养老送终。只要我们还在,只要安民师这杆旗帜还在,我们就会负责到底。代表你们的儿子,让你们安享晚年,给你们养老送终。”

这话说出来之后,烈士们的家属自然非常感动。而观看此次葬礼仪式的百姓,同样清楚刘兴华是说一不二的人。这些军烈属看似倒霉,实则也算因祸得福了。

做为军烈属,他们在根据地将享受到免除税收的优惠政策。阵亡士兵的兄弟姐妹,在入学或安排工作的事情上,都将比其它人更具有优势。

这些优惠条件,也意味着他们家中一个子弟的死,却能换来一家人的幸福未来。这种情况,对于生活在战乱年代的百姓而言,无疑是打着灯笼都难找的好事。

讲完这些话后,刘兴华又宣布这些阵亡官兵,在战后所能获得的荣誉。一枚反围剿战役的勋章,一枚金制的英雄勋章,都由各团团长亲自送到他们亲人手上。

代替自家子弟领取勋章的阵亡官兵家属,看着这些年青的团长们,同样给他们道歉并表示会关注他们以后的生活时。同样感动的无法言喻,也深知一家人未来的幸福,都是儿子用命换回来的。而这两枚勋章,同样代表着儿子的功勋战绩。

安葬仪式结束之后,各移民村的广播里,也特意提到了这件事情。令不少迁移到根据地的年青人,甚至于他们的父母,都明白为何这支部队,被那些老移民称为子弟兵。

子弟兵的概念,在这一刻算是彻底的灌输到所有百姓的心里。百姓们也清楚,没有这些子弟兵的浴血奋战,就没有他们在后方安详幸福的生活。

要想保住现在享受的生活,他们就必须将年青的子弟,送到征兵点去报名。虽然这样做,有可能让自家子弟有去无回。可当兵,在漠北却是件很荣耀的事情。

相比关外好男不当兵的观念,如今生活在漠北的百姓跟年青人。对于子弟的话,就是希望他们能通过征兵办的选拔,有资格成为一位安民师的新兵。

很多新来的移民最初都以为,只要年龄符合,身体没什么大毛病,安民师应该不会拒绝他们子弟的加入。可事实上,在征兵的事情上,安民师一直都非常严格跟谨慎。

刚搬迁来的百姓子弟中,只有一小部分身体素质优秀的年青人,获得加入新兵部队的资格。而一些体质不佳的年青人,却被告知暂时不能被录取。

这些落选的年青人,也告诉这些被陆续迁移来的百姓,在这里想当上兵,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好在这些年青人,还有资格加入组建起来的民兵部队。

只要在根据地,好好的生活训练一段时间。等到他们身体素质达标,其所在的民兵队长,都会给这些年青人写一封推荐信,让他们重新拥有被选拔进军营的可能性。

正是这些源源不断补充的新兵,让战后急需恢复实力的安民师。很快恢复了战斗力不多,部队的规模短短时间里,又扩大了将近二分之一。

本身就按照旅级部队组织的三个步兵旅,在新兵陆续补充之后,相继扩充了一个新四团。从一旅三团的编制,正式扩充到一旅四团。

同样,在此次作战中,损失了近百人的警卫团。同样在各老兵连中,陆续抽调了一批作战精英,加入到警卫团中。警卫团的人数,相比以前又扩充了一个营。

明白这都是因为,根据地多了十万多百姓,才让安民师又能扩充近万人的部队之后。刘兴华也开始着手,在其它东北两省,发展游击队跟敌后武装的工作。

一批批,从部队选拨出来的优秀官兵,在警卫团参加了一个月的训练跟学习之后。被陆续秘密的送出漠北,带着刘兴华对他们的期望,去敌后进行作战。

他们要做的,就是在不引起沙俄人警惕的情况下,秘密的组织游击队跟反抗部队。只要时机成熟之后,他们将成为星星之火,让东北其它两省全部燃起战火。

而他们抵达那里,短时间之内,也将以胡子的形式在敌后生存。扩充部队所需要的武器弹药跟资金,都会有所在地的情报部门,给他们提供支持。

总之,大战硝烟消去之后,东北并未进入平静期。相反,平静之下的暗流却越发汹涌。而刘兴华同样意识到,下一次的围剿作战,想必不会象这次这样容易。

这意味着,他必须抓紧每一天的时间扩充实力,以期待着第二次反围剿战役的到来。至于到时候,胜负如何,相信时间会告诉人们一切的未完待续。。

第一百二十八章敌后游击队

正如刘兴华所预想的那样,有压迫的地方自然就有反抗,华夏自古就不缺血性汉子。伴随漠北军的威名,随着第一次反围剿的结束传遍东三省,各省反抗武装无不欢欣鼓舞。

尽管漠北军活动的区域,仅在漠北跟兴安岭地区。可漠北军的情报部门,已经扩展到三省各个城镇之中。每个情报人员,都拥有相对安全的身份,生活在沙俄占领的城镇中。

每个小城之中,都有一部小型电台,给位于省城的总部情报处发送情报。而情报总部,将各地收集的情报,又陆续发送到漠北军总部,供刘兴华调阅审查。

随着与漠北军的战役结束,沙俄也意识到,他们对三省占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