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解连环 > 分节阅读 95

分节阅读 95(2 / 2)

左州钱银赋税被格龙强征入府,官衙怕上头怪罪,只好在百姓身上再摊派一次。秦家与千千万万州郡子民家境况相同,再无钱粮上缴,只得送出男丁去做苦力。男丁们最终还是被格龙掳走,奴役至死格龙种种恶行使得州郡出现“百户无丁壮,妇孺受寒门”的局面。

闵安再道:“我知你在兵总身上打主意,想与他结盟连势,便于助你在西疆成事。但你也要看看兵总所犯的罪行,州衙里全是申告他的状纸,我是没法再压下去了。”

李培南开口问:“你想怎样做”

“格龙权势太大,我拿他没办法。他是你的盟军,应是你对付他。”

李培南考虑许久,才应道:“待时机成熟,我自会处置。”

闵安松口气:“司衙里的七成案子可先函封起来了。”

李培南不接话,她就追着说:“你怎么不问问还有三成案子是什么”他了然回道:“臬司大人今天带我出门,难道是随便转转的”

“被你看穿了。”闵安笑了笑,拉李培南起身,带着他朝前走,“我以前总觉得你太过严厉,又被人锦衣玉食的供着,难免生得不近人情不通世故的,所以想,趁你现在没了权位使唤我,赶紧带你出来使唤下,让你尝尝我的痛苦。”

闵安说的是笑谈,李培南自然听得出来。他扯回被她牵在手里的衣袖,说道:“使唤是假,体察民情解决诉讼倒是真的。”

闵安弯嘴笑着,要去抓住李培南的手臂,想攀附在那上面。李培南急避,她不悦地说道:“为什么柔然能拉住你,偏生我就不行”

“她是孩子心性,你可是要站在人前的臬司官,需得庄重些。”

闵安甩手走开:“无人处也不能迁就我么”李培南慢慢跟了上去。她踢着脚边的草叶,一边走一边说:“臬司官,臬司官,随风飘零无人管,草根泛泛远籍贯,何日回得旧乡关左州恐惶说兵乱,阿循助纣不责担,浮萍民生各自散,休谈暗云换青天。”

李培南听后静静笑了起来,并未去劝。闵安生了一阵闷气,想到以后总归有希望,自个舒解开了心头烦忧。她抬头发觉变天了,就对李培南说:“前面你看了花枝节,吃了黑米饭,还算不上体察民情,真正的民情,在后面。”

秋冬季节的雨来得疏落,滴滴答答打在屋檐下。四周极静,好像除了避雨的闵安与李培南,整座村子里已经没了旁人。风里卷来泥土的气味,扑鼻而来的都是萧寒意。

“听到什么了吗”闵安站在一旁问。

“雨声。”

“还有呢”

李培南不语。他与闵安所接触的其他人不同,不会答她一句应景的话,更不提一些风花雪月清词儿。闵安喃喃道:“那就等雨大点吧。”她从布褡里取出玉米窝头,掰碎了,一点点吃下。

他就站在檐下听雨,等着雨声变大。

她扭头对他说:“你今天几乎没沾米,我知道你饿了。这个窝头是用玉米馎饦面做的,好吃得紧,想要吗”

李培南自然不会理她。她叹口气说:“可是你总板个脸,老要我端庄些,所以我端庄地想了想,决定不给你了。”她慢慢地吃完窝头,拍拍手说:“雨下大了,你听到什么了吗”

李培南的确听到了,雨点砸进空物里的回响,还有桌面溅起的水花声。闵安走过来拉住他的手,这次他没有甩开她。

“走吧,我带你去看看。”闵安将李培南带进了一条石板路铺就的村巷里。两旁屋檐滴水,正中雨点落在巷里鱼贯摆着的几十张木桌上。桌上有碗碟筷子,散乱摆着,也无人照看。

“这里本是摆百家宴的地方,村民热情好客,从来不提防远来人的恶心肠。去年开宴时,苗蜡族派厨子混进村,在饭菜里撒了药水,逼得村民去求他们赐解药。他们趁机滥抬药价,村民凑足了钱银送过去,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之后,整个村子都搬迁了,再也不见归还。”

闵安一说完,李培南就记起了她那案卷抄本上的内容,应道:“苗蜡族就是司衙里另三成案子状凶”

闵安点头:“这才是一例。”

两人冒雨穿过长长的村巷,肩衣接雨,听雨声萧然。闵安开口说:“早上听得城隍庙里的香客求神,求苗蜡仙神发慈悲,不要再做法催动冤魂过来索命,我一听就知道苗蜡又开始害人,因为他们的做法和惊吓三额吉的手段是一致的,也是装神弄鬼,假借托梦向百姓索要钱财,若不给,他们就闹得更厉害偏偏百姓又信这些,就连衙官也信了,无论怎么劝,他们就是不听,执意要把免灾金捐给庙里。”

李培南说:“风俗教化非一日之功,你精通官学,后面自然会找到办法应付。”

闵安苦笑:“多谢你如此信任我,依照往日教训来看,破除鬼神之说需移风易俗。若想匡正百姓朝拜之风,必须打破苗蜡神像,替他们塑造一个真正的英雄。”

“说来说去,还是想剪除苗蜡族”

闵安点头。“至少要除去他们的恶势力。”

李培南想了想,答道:“也好,父亲早就看苗蜡不顺,多次提到要铲平他们。”

闵安稍稍惊异:“苗蜡还曾招惹过王爷么”

“娘亲曾在二十多年前,被苗蜡的蜡尸毒气祸害过一次,父亲因此记恨在心。”李培南答得简短,并未多提及父辈往事。

“那王爷现今在哪里”

“去寻娘亲了。”

闵安这才知道李培南生母并未离世的秘密,不得不震惊。李培南依然不提过往,当先走出了村子。闵安跑上前去,再带他走过几个村落,让他看遍了民生百态,最后才走回了司衙。

总兵府派来的仆人已经侯在了宅院前,他恭敬递上柔然催促李培南回转的书信,低头等候李培南的发落。

李培南唤仆人去门房等待,找到了闵安,将书信放在她眼前。“老规矩。”

闵安心里虽不乐意,可是也没办法,研磨执笔,替李培南再写了回信。“花枝漫漫,游人祈福安,今见民戏喧盈,才觉别居已有三日,待归还,必然携来巧礼相赠。”她被李培南软语威胁已有多次,捉刀写信时,她都要搜肠刮肚找些趣事说给柔然听,今晚还别上了一枝干花送过去附庸风雅。

李培南看了信件无误,出门送到仆人手里,等同于他再一次做出了选择,留在司衙帮助闵安处置事务。他的留下显得尤为必要,刚睡下时,司衙前堂就敲起了行军鼓,州同知高声喊道:“军营生变臬司大人起驾镇压”

、第121章同进同退

左州军营设置在关津要道旁,本是千户所规格,因动乱频发,一些兵卒出逃,被乱军杀死,他们的兵牌就落入乱军之手,而乱军多由各部浮浪户组成,浮浪户们正愁没了户籍,就纷纷捡了兵牌冒充正规军进驻军营里。

如此一来,军营里鱼龙混杂,难免会出叛乱。

闵安带着一众官吏到场,巡检司里所剩的兵力也赶过来支援,凑在一起才有百来人,远远不及千户所里一千多的噪乱兵士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