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05(2 / 2)

首席军师徐庶,叹了口气,奏道:“陛下圣明,此番改革必能惠及千秋万代。”

贾诩摸了摸胡子,奏道:“陛下睿智,似这等改革,历朝历代无人出其右,也只有上古周礼初创才能与陛下的此番改革相提并论。”

周礼传说是周公所做,实则乃是战国时期的人所归纳创作而成的一种思想。书中记载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礼法诸制。就如同后世高举某某思想一般。华夏数千年的封建时代,都是高举着周礼思想。

古时候认为,人之所以称为人而与动物有区别,是因为人有礼仪。而礼仪。莫过于周礼。可见周礼在当时人心中的地位,比圣经还要深入人心。

所以秦峰听到贾诩的比喻后,十分尴尬。他急忙谦虚一番。

谁知众位军师已经深深陷入秦峰提出的新体制中,齐呼拜道:“陛下圣明。耗费心血无数,作出此番改革。我大秦必然是蒸蒸日上,一统河山指日可待。”众位军师十分激动,在他们看来,一定是弘武皇帝耗费多年的心血,早几年前就开始谋划了。“陛下真是圣明,高瞻远瞩”

秦峰见到军师们十分激动,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然而他就更加惭愧了,心说爷其实也没耗费啥心血,就是睡觉前回忆一会,从后世摸来的。然而这后世总结归纳的制度,那就是比一千多年前强。众位军师不知道是从后世摸来的,那叫一个钦佩不已。

庞统心说我弘武皇帝睿智那不假,但不能让贾诩你一个人将马屁都拍了,于是,庞统出班奏道:“臣对陛下的敬佩,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吾靠秦峰还以为庞统有什么建议,没想到突然来了这么一句,险些从龙椅上栽下翻到龙台下面去。秦峰身体巨震后,便感到有失龙威,尴尬中随口道:“陛下这个词不好。”

“啊”九大军师闻言懵了,心说说了数百年,怎么突然不好了。

荀彧急忙道:“陛下,这个,那该如何称呼”

秦峰一挥手,“应该叫皇上”

“咦”九大军师琢磨了起来,“不错,皇上就是比陛下强一个在上,一个在下,高下立判。”

贾诩一摸胡子,庞统急忙走出来道:“皇上圣明,臣对皇上的敬佩,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九大军师带着感慨,走出了紫禁城。同时他们心里也在琢磨,自己到底在新朝的朝廷内,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地位。毕竟他们到目前为止,也就一个军师的名号,没有实际的职权,所以难免担心。

消息传出去后,朝野震动。“弘武皇帝要改革近千年的官职制度新制度是怎么样的行不行”

历史以来,朝廷机构改革最为困难,只因盘根错节,利益冲突,非明主不能轻动。不过秦峰乃是开国皇帝,威望之高前朝没有,又是新朝,所以改革顺理成章。

没有人敢反对英明神武的弘武皇帝,所以,所有人毛呆呆的,每天回家烧香,祈祷上天让自己在改革后,能够有一个好位置。

同时,华夏从始皇帝时就开始用的陛下被搁置了起来,从此人们称呼大秦朝天子为皇上。“一上一下,这皇上就是比陛下强”

s:感谢:幽怜公主,投出一张宝贵月票。

第八百八十四章官制改革

弘武元年,三月三十,弘武皇帝秦峰在紫禁城太和殿内,召开了大朝会。

朝廷百官、各州军政大员,五百多人齐聚一堂。

弘武皇帝驾到的时候,群臣三呼万岁,新朝新气象。

秦峰升座,百官抱着朝板站位。

有大内总管德全,开始宣读弘武皇帝秦峰改革朝廷官制的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大秦开国,百废待兴,。”

百官一个个低着头,心思转悠,想着自己能够得到怎样的任命。

大秦朝任命如下:兵部尚书徐庶、吏部尚书荀彧、户部尚书荀攸、礼部尚书郭嘉、刑部尚书庞统、工部沮授、都察院左都御史田丰、通政司通政使贾诩、大理寺卿程昱,此为新九卿。

册封孔子的后人孔融为“衍圣公”,监察国子监。华歆拥立是有功的任命为布政司左布政使,杨彪为右布政使。提刑按察使司蒋琬、都转运盐使司费祎。

又有太医院太医令华佗、太医丞张仲景。

这些要害部门大规模换用当初秦王国时候的官员。

而王朗、蒯越、陈宫、郭淮、傅巽、王粲、陈琳、张既、杨修,辛评、满宠、刘晔等人,皆为各部门副职。

而当初旧有朝廷的百官多退居次要部门任职。

一朝天子一朝臣,这也是能够想象到得,所以旧有官员虽然叹息,但并没有太大的波动。

军政部方面:赵云为大将军、高顺为骠骑将军、张辽为车骑将军。

黄忠、马超、徐晃、张郃为四征将军

魏延、庞德、李典、乐进为四镇将军。

张燕、高览、陈到、文聘为四安将军。

王双、纪灵、马岱、周仓为四平将军。

典韦、许褚为御林军统帅,号龙卫将军。

臧霸、廖化、张卫、侯成、魏续、雷薄、陈兰、张允等人。皆为各州守备将军、守关校尉。

弘武皇帝又在军政部成立新的部门海军部,甘宁为大都督、太史慈为副都督、蔡瑁为卫海将军。掌管内河外海军舰。

紧跟着,弘武皇帝秦峰。以明诏划分了大秦朝新的行政区域:上北下南,自西向东,依次为凉州、并州、幽州草原辽南郡并入幽州、雍州汉中暂时编制为雍州辖区、司州、冀州、衮州、青州、豫州、徐州、荆州、扬州,共计十二州之地。

又有自治区晨国归入幽州、羌族自治区归入凉州、氐族自治区归入雍州。

行政区域明确后,便任命各州要员:法正为徐州刺史、董昭为布政使,阎象为提刑官。

鲁肃为司州刺史、韩浩为布政使,牵招为提刑官。

陈群为青州刺史、逢纪为布政使,高柔为提刑官。

糜竺为衮州刺史、张承为布政使,刘馥为提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