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都市重生 > 权色官途 > 分节阅读 275

分节阅读 275(2 / 2)

这里紧挨着叶文高的别墅,市委书记和一个女副总编醉酒之后同处一室,就算没点什么,恐怕也会成了花边新闻。

林安然觉得也难怪自己这么看不起刘大同,官场斗争的招数很多,有光明正大的斗法,也不乏阴损的手段,刘大同堂堂市长,却也热衷用这种阴谋小手段,实在是有些卑劣,而且落了下承。

被林安然撞见了,刘大同的戏也唱不下去了,只好让人只送了宁远进别墅,剩下的人扶着伍咏薇又上了车,往联排别墅那边开去。

林安然上了自己的车,故意跟在送伍咏薇的那台车后头,一直看着他们把人送到了联排别墅的媒体人手里,这才调转车头离开。

他知道刘大同肯定也看到自己尾随,不过林安然觉得就算是明着跟踪你也没辄,所以也就没什么顾忌。

不过,宁远作为一个市委书记,居然被刘大同在酒桌上灌醉,差点闹出事来,这一点倒让林安然觉得宁远还是略欠些城府。

当然,他是不知道宁远和伍咏薇之间曾经的故事,如果知道,恐怕也能理解宁远俩人的心态。

车子临出海景山庄大门时,刚好有台黑色的凌志也往里头开进去,林安然注意到那是马海文的座驾,不禁心头一动。

今晚马海文吃完晚宴之后就离开了,时隔一个多小时了,怎么忽然又回头

刚才谈话时,叶文高建议他回开发区去工作,以发挥自己的长处,自己答应下来了,不过叶文高却没跟他详谈自己到开发区到底任什么职位,只说自己会和宁远打个招呼,具体再谈谈。

叶文高在滨海市的行程只有两天,然后就回了省城,许多人都觉得有些莫名其妙,按道理,叶文高过来滨海市,让滨海官场上的领导干部都觉得这次是出大事了。

马三是马海文的亲戚,这一牵连,弄不好滨海市官场又要有一番震动。

可是最后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叶文高什么也没说,在视察完黄泥镇后,甚至在调研总结会上也没有对此事提出过多的质问和批评,只是蜻蜓点水,一带而过,给人的感觉是不愿意把这事的盖子掀开一样。

不过更为轰动的是另外一件事,也不知道谁放出的风声,说马海文在叶文高到滨海市视察的当晚曾经到过叶文高在海景山庄的别墅里,闭门详谈达半小时之久。

一开始,各种说法甚嚣尘上,却莫衷一是。有人说,叶文高是惧怕南海省的本土派势力,所以在检查黄泥镇的时候没有当场发飙。

也有人说,马海文已经攀上了叶文高的关系,是通过一个在外省经商的商人认识的叶文高,这个商人在叶文高任省长的那个省会城市里经营建筑业,也是在叶文高的关照下才发家致富的,所以马海文实际上早就胸有成竹,而叶文高来滨海市说是要看看黄泥镇一案,实际上是走走过场,唱一出大龙凤给所有人看。

许多侧面消息似乎也是在印证着叶文高在黄泥镇一案中让步的事实,马三被撤了镇长职务,背了个党内警告处分,这种处分谁都知道持续期只有半年,一年半载后,以马海文的势力,马三很快又会异地为官,重新在权力场上露面。

不过这些消息倒确实是扰乱了许多人的心绪,其中也包括了赵奎和刘大同这边的人物。

马海文到叶文高的别墅里密谈半小时,这个消息是确确实实的,安少功这个躲在暗处的监视器一直就源源不断向邬士林提供着叶文高一举一动的情报。

不能不说是个笑话,省委秘书长本来应该是省委书记最重视的一个职位,这个位置上配备什么人,省委书记最有发言权,虽然省委秘书长任命权是由中央组织部握着,但是人选确一般都由省委书记提出,而中组部一般也会同意,不会过多干扰。

因为这省委书记和省委秘书长如果不合拍,甚至唱反调,这将是省委里头的一个政治灾难。

而如今南海省的情况却就是如此,事实上叶文高过来,自己身边一个信得过的人都没有,中央领导只是把书记这个位置的权力魔杖交到他的手上,至于怎么用能不能用好,就是叶文高自己的事情。

马海文是滨海市土生土长的干部,也是赵奎一手培养起来的,以前他是钱凡门下的心腹之一,后来因为和钱凡暗生嫌隙而转投了刘大同麾下。

应该说,马海文手里有几张牌,肚里有多少能耐,赵奎知道,刘大同也清楚。马海文去叶文高处密谈,回来并没有第一时间想刘大同坦白,而是刘大同去问了马海文有没有这回事,马海文才认了。

这一点点小插曲,确是致命的,折让刘大同又不能不对马海文产生一些想法难道那些流言并非空穴来风

即便是马海文誓言旦旦保证,叶文高找他去,事先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而且去了也不知道到底叶书记用意何在,因为俩人根本没谈什么实质性的话题。

他越解释,刘大同就更是疑心。要说叶文高当天调研表现反常,也能说得过去,可是冷不丁忽然夜晚召见马海文,又不让自己去陪同,也不叫宁远,省委书记自己见一个市委常委,到底什么用意

第557章烟雾弹

叶文高离开滨海市之后不到一个礼拜,宁远召集了第一次书记办公会议。

由于会议的主题是研究副市长人选报送省委组织部,所以出了宁远、刘大同和专职副书记钟山南之外,组织部长陈永年也应约参加。常务副市长职务属于省管干部,所以市委是没有决定权的,但是有建议权,可以将人报送到省委组织部,最后由叶文高这位省委书记定夺。

人事问题的讨论和别的不同,几人进了宁远旁边的小会议室里坐下,宁远吩咐秘书此次会议不需要发布会议纪要,只需要用内部记录本记录便可。

这是个敏感的问题。在宁远到滨海市上任之前,刘大同曾经尝试过想省组织部建议由马海文出任常务副市长,虽然得到了赵奎的暗中帮忙,最后还是过不了组织部那关。

原因很简单,在叶文高到到任之前,地级市一级领导任用暂时冻结,原先已经安排好的就按照原方案,还没研究决定的,一律等新书记到任后再行安排。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叶文高走马上任,宁远也到位,事情似乎也是时候摆到桌面上讨论一下了。

会议室里的气氛有些凝重,表面上大家还是十分轻松,脸上都挂着笑,心里却早就有所盘算。

议题是提早通知到各人手里的,和以前钱凡搞突然袭击不同,宁远算是光明磊落那种。

这一点让刘大同有点琢磨不透,对于宁远来说,忽然召开常委会,将议题摆到桌面上,会比事前通知开办公会更有利。

如果没有这次办公会议,到了常委会上,宁远还可以趁刘大同等人没有提早统一意见而有机会翻盘,提早一天通知了议题,就让刘大同自己有了更多时间,如此一来,基本上是没有任何胜算。

这次会议,陈永年是自己的人,钟山南也算是个中间派,如果自己先提出了人选,陈永年符合,则能逼迫钟山南站到自己这边来。

三票对一票,这是最好的打算,而最不济,也就是两票赞成一票弃权,刘大同觉得钟山南这种中间派绝对不会出来跟着自己唱对台戏,因为自己身后就是赵奎,赵奎的身后就是整个南海官场错综复杂的地方势力。

昨晚,自己和王增明、曾春还有马海文几人在家里先开了个小会,早就已经打成了某种协议。

曾春资历太浅,以前又是做公安战线的,去竞争常务副市长恐怕不大合适;王增明一直就是做书记上来的,而且年龄上也将到站,怕在会上向宁远提出来也会被否决。

那么最合适的只有一个人,这就是马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