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堤”
“太冒险了吧”
“这损失得多大”
刘大同继续追问:“文亮同志,就没更好的建议了要知道,这次青年运河的河东县段出了这样的事情你们水利局也是有责任的,现在你们有义务要拿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来解决问题,否则你这个局长恐怕也要负领导责任。”
魏文亮说:“这事我的确有责任,不过现在既然市委市政府要我拿出一个方案,我觉得最可行的就是这个方案。青年水库的泄洪点必须选在离海岸线最近的地方,目前来看,城关县是最适合的地点。而且,青年水库的西面是在北川省境内,北面、东面都有密集的村庄,即便撤离了人口,里面还有无数自然村,群众财产还在,都不适合炸堤泄洪。最佳的地点,应该选在这里”
他手指在桌上地图上敲了敲,说:“在太平镇”
赵奎眼睛死死盯住魏文亮在地图上指出的地点,说:“说说你的理由。”
魏文亮说:“这个点,在太平镇南边,正好是个山坳,水库在这里有一段堤坝,是最弱最容易炸开的地方,而且往南去基本没有村庄,都是滩涂和虾塘。我听说城关县的恒海水产提早就已经捕捞了鱼虾,如果和当地村民达成协议,进行一定的经济补偿,用以灾后维修工作,相信他们不会反对从他们虾塘这一面泄洪。这里是离海最近、最安全又最快捷的地点,最近的海岸线只有五公里左右,水从缺口出去,不用二十分钟即可冲到海里,造成的损失是最低的。”
钟山南站起来,仔细看了看地图,忽然摇头道:“不行这里不能炸”
赵奎目光落在钟山南脸上,所有人都将注意力集中到组织部长身上。
刘大同说:“钟部长,你的观点是”
钟山南说:“这里虽然离海最近,但是你们难道都忘了这五公里的距离包括了整个水东村渔港一带的地域,其中就有林安然和秦萍副县长还有上百名渔民在那里的仓库里避难,如果炸开水库,仓库恐怕也会保不住,人更不消说了。”
听说秦萍在那里,刘大同马上反对道:“不行不能拿这些人的性命冒险。”
魏文亮叹了口气,道:“这是最好的方案了,如果是在不行,就在东面炸开,问题是,东面炸开,不但东面的村庄保不住,水漫开来,照样会往地势较低的南边走,一样会影响到水东村的渔港码头地域,林副县长他们照样要面临同样的危险。”
刘大同和钟山南没料到这样还是不行,那么总不能在西面炸吧那可是北川省的辖区,那边照样有村庄有群众,北川省一定不肯答应。如果在北面炸,更是可笑了,把北面淹了,谁还是往南流,拜拜连北面的村子也搭了进去不说,东面的村子照样不能幸免。
如果真的这么做,还真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左右为难。
“李副台长,台风眼什么时候到达城关县”赵奎突然开了口,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如果台风眼到达之后,水库水位还没到警戒水位,可以先派人去把林安然他们接走,再炸堤,恐怕就没影响了。”
李士章看了看表,道:“以目前的移动速度,大概也是在一个小时之后到达。”
所有人忍不住又开始低声议论。
“怎么都这么巧”
“水位是一小时后到警戒位置,这台风眼也是这时候到”
“看来这时间是比较紧迫了,简直就是在赛跑”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发表自己的看法。
赵奎不由想起了那句话,领导一生中要做无数的决定,但是影响一生的,往往只是关键的一两个决定。
在台风到来之前,在启动应急预案的时候,他已经有过一次思想挣扎,也做过一次抉择。现如今,形势所迫,再一次把难题放在自己面前。
既要保住群众财产,又要保住秦萍的性命,这就像是在踩一个跷跷板,稍有不慎,就会往一头坠去。
“罗司令员,麻烦你联系下驻军,让他们派出工兵支援一下我们,准备好炸堤需要的物资,必须在风眼到达之前做好准备,等待炸堤的命令。还有,台风眼一到,直升机就起飞,到青石坳岛上接孕妇,而林安然那里也派一架,你觉得如何”
罗平想了想,摇摇头说:“直升机去接孕妇可以,但是派他们去接林副县长他们却不大现实,如今那里都是一片汪洋,飞机不能在那里随意降落,只能靠软梯一个个接人,但仓库里人多,这样太费事,恐怕人还没接到一半,台风眼就过去了”
刘大同道:“那你们组织预备役民兵,开冲锋舟过去,接了他们出来就登车撤到太平镇的中心小学的避风点上去。咱们飞机和船一起上,双管齐下。”
赵奎说:“我同意刘市长的提议,大家有什么不同意见没有”
所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在心里衡量了一番,觉得刘大同的办法似乎已经是最好的办法,而魏文亮的炸堤提议也是没办法的办法。
于是,所有人都一一点头。
赵奎说:“那么,大家就一起来举手投票,对这次的结果承担起责任来。我先带头,我赞成。”
赵奎的手高高举起,刘大同紧随其后,然后是所有的班子成员,一个个举起了自己的右手。
第513章台风眼
炸堤泄洪这个决定很快从指挥部传达到城关县,由城关县传达到林安然处。
对于这个决定,彭爱国和钟跃民从内心来讲是有抵触的。城关县作为六县四区中防台工作做得最早、最好、最严密的一个县,到头来因为上游河东县的失误而要承担泄洪带来的损失。
即便是县官也是人不是神,是人就有情绪,现在的状况好比是彭爱国要拿这草纸给河东县的领导擦屁股。
在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