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泽笑盈盈地道:“你姊夫我好歹也是一州之牧,就连这点小事都办不了,还怎么统御百万黎民”
“可是,可是我还不知道子龙将军是不是愿意还有我爹爹那个老顽固,他会不会同意”蔡琴忧郁地道。
“放心吧,姊夫都给你打了包票了,子龙那边,我会亲自去说。至于你爹爹这边,我相信他女婿的这点薄面,他还是会给的吧”刘泽倒是很自信从容。
“那我先谢谢姊夫了。”蔡琴甜甜地一笑。
“不用客气,谁让你是我的妻妹呢小姨子的事,姊夫怎么能不上心”
野餐结束之后,侍卫们忙着收拾残局,蔡琰靠近刘泽,问道:“你和琴儿在聊什么呢,那么开心”
刘泽诡异地一笑,道:“琰儿,你猜猜,琴儿的心上人是谁”
蔡琰眼前一亮,急急地道:“真的么你套出琴儿的话了到底是谁”
“你猜猜看看”刘泽故意吊她的胃口。
关心则乱,琴儿若不是她妹妹,以蔡琰的冰雪聪慧也定然会猜出些端倪来,可现在她急欲知道结果,哪里还有闲情逸致和刘泽玩猜谜。“我哪里猜得出来,夫君,你快说嘛。”
刘泽知道她真急了,含笑地道:“好好好,我告诉你吧,是子龙”
“赵子龙”蔡琰微微一怔,“他们是如何在一起的”
“这事说来话长,当日我们撤离平原之时,琴儿不是带着微儿陷在了乱兵之中吗,子龙单枪匹马地去救,琴儿在危难之中,自然把子龙当做了救世英雄,暗生情愫也是很正常的。在高唐时,两人便有悄悄地往来,琴儿骑骑得这么好,正是子龙教的。”
蔡琰微微颔首道:“子龙样貌人品样样俱佳,忠心更是没有二活,唯一就是出身”
汉代的婚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士家豪族例来皆不与寒门庶族通婚,蔡琰自然也难免俗。刘泽倒是哈哈大笑道:“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方今乱世,乱世出英雄,以子龙的本事,封侯拜将只在举手投足之间。不过这不是重点,重点是琴儿对子龙有情,既是两情相悦,又何必在乎在什么门弟高低出身贵贱”
蔡琰一笑道:“夫君所是极是,倒是妾身愚钝了,琴儿钟情于子龙,我们该是替她高兴才是。”蔡琰只有一个妹妹,她对这个妹妹自然疼爱有加,说实话,她也很不希望妹妹嫁到羊家去,一入侯门深似海,个中滋味不是亲身经历过的人所不能体会的,蔡琰可不希望妹妹步她的后尘,听闻妹妹有了心上人而且是武艺和人品都是上上之乘的赵云,欣喜还是多于惊讶的。
刘泽道:“现在只剩下一个难题,如何说服我的老丈人答应退掉羊家的婚事同意琴儿嫁给子龙。”在汉代无缘无故退婚的话是很失礼的一件事,于名声有极大防碍,蔡邕既为一代名儒,对自己的声名那是惜名如金,让他做出有损声名退婚之举来,的确是让刘泽难以启齿。
“夫君可曾是在琴儿面前夸下海口,将这事大承大揽了下来”蔡琰含笑问他。
刘泽挺无奈地点点头:“是啊,谁让我是她姊夫,我不帮她谁来帮她”
“那夫君可曾想好了回去之后如何向岳父大人开口了”
刘泽搔搔头,苦着脸道:“怎么开口我真还没想好,琰儿你有好主意吗”
蔡琰道:“这样吧,说服爹爹的事就交给我吧。”
刘泽如释重负,道:“那就有劳夫人了,不过夫人有把握吗”
蔡琰微微一道:“放心吧,我自有主意。不过我还是要谢谢夫君,为了我妹妹的事,让你费心了。”
“那必须的”刘泽一扬剑眉,神采飞扬,“佛曰: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蔡琰笑了,秋风吹乱了她的一咎发丝,她用手轻轻地抚了上去,这一笑顾盼生辉,千娇百媚,真可谓是一笑倾城再笑倾国,刘泽不禁都有些看得痴了,欺身靠在她的身侧,远远地瞥了一眼正在上车的甘萍和糜兰,轻轻地她耳边低语道:“她们两个都有了,你们什么时候也再生一个”
“美得你”蔡琰跺了一下脚,径直离去,轻脆的笑声在河滩上回响。
回城之时没有再打猎了,速度自然很快,行至一处稻田,忽见一大群人在田边围观,大多数都是布衣农户,而田中一人正在用镰刀割着稻穗,那人身上穿得却是官吏的服饰。刘泽瞥了一眼那人腰上的绶带,汉代分辨官员品阶的高低不是看官服官帽而是看绶带,金印紫绶是三公万石的标志,象刘泽这样的中二千石的官阶是银印青绶,二千石以下是铜印黑绶,四百石以下是铜印黄绶。看到那人腰间是黄色的绶带,刘泽估计他也就是一两百石的小吏。
不过再小也官,用不着亲自动手到农田里收割庄稼吧,他的举动让刘泽很是莫名诧异,吩咐侍卫将其唤过问话。
那小吏看起来很是年轻,面容端正,恭恭敬敬向刘泽施了一礼,从他标准礼仪动作来看,出身士子是毫无疑问。
“下官参见刘使君。”
第371章偶遇董祀
刘泽微微颔首道:“你收割这些稻子有何用途”
小吏谦恭地道:“回禀刘使君,下官仍是典农校尉治下的一名佐吏,下官经常到农田巡查,发现同在一块田中,水肥状况一样,耕作方法也是无二,可总有个别稻穗穗长粒大,下官就寻思着是不是把这些长得特别大的稻穗收集起来,做为种子来年再行种植,看看是否能长出一样大的稻穗来,假如这些农田都种上大稻穗的种子,丰产增收定然不是难事。”
刘泽吃惊地看着这名小吏,虽然他对选育良种这一块不是太了解,但物种的遗传和变异他还是清楚的,不过这可是涉及到现代基因学范畴的东西,以汉代的知识根本就无法实现,但这个典农校尉麾下的小吏却有意识地进行采集良种,把变异过的种子集中起来再培育,无疑是一种巨大的进步,看来刘泽倒是真得小看古代人的智慧了。
“好好好”刘泽连道了三个好字,这个小吏采集培育良种的想法不但大胆而且极具战略价值,后世的一个袁隆平培育出了杂交水稻,解决了十几亿人的口粮难题,这个小吏的想法如果成功的话,将整个水稻产量那怕只提高一两成,带来的效益绝对是无可估量的。
刘泽脑子里很快地就有了一个想法,立即道:“你的方法很好,这样吧,我任命你做治粟都尉,专门负责选种育种事务。所需人手和资金全部从州牧府支取。”
治粟都尉可是六百石的官职,小吏大喜过望,躬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