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山河血 > 分节阅读 759

分节阅读 759(2 / 2)

贝利亚如实的回答道,毕竟,这是他的老本行,干起来自然是得心应手。

“嗯”

点了点头,斯大林稍加思索后,又继续说道。

“一场发生在这里的革命对于我们来说是有利的,英国或许,现在是我们的朋友,但是一但他们同德国议和的话,失去了共同的敌人,我们也将会变成不受欢迎的客人,甚至,英国人极有可能为了讨好希特勒,将我们出卖给德国人”

而这正是斯大林选择流亡印度的原因,在这里,他看到了机会,对英美那样的资本主义国家的不信任,或者说对外界的不信任,使得斯大林更愿意看到一切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从一开始,他便认真的考虑过如何在这里“反客为主”。

“是的,斯大林同志,这正是我担心的”

“而无产阶级者是没有祖国的,因此,我们应该帮助印度的同志,赢得印度的,以印度作为反攻的大本营”

握着烟斗,深吸了一口烟,斯大林才接着说道。

“所以,贝利亚同志,我们要加强在印度的工作,如果时机成熟的时候,新的革命浪潮将会席卷这个国家”

新的革命浪潮,在提及这个词汇时,斯大林的内心却充满了不安的情绪,相比于革命,他现在更担心的是,他们,会出卖俄国吗

第1167章变化

赤旗陨落

这个新闻不过只是在报纸上占着一块豆腐块大小的篇幅,没有人去关心俄国的陷落,没有人会去关心“人间天堂”是否会继续存在,至少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他们压根就不会去关心俄国的命运。

俄国陷落了,与中国何干呢

确实,对于更倾向于独善其身,至多只是会把眼睛投在东南亚、朝鲜等传统势力范围内的国人而言,俄罗斯确实不怎么会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不过依然有一些固执知识分子为了俄罗斯陷落,而悲伤,在悲伤之余,他们更是在报纸上发表一些文章纪念这个国家,当然,在文章中他们会用“背后一刀”去形容俄罗斯的灭亡。

在不少人看来,无论是德国的入侵亦或是日本的进攻,都很难彻底瓦解那个“人间天堂”,反倒是他曾“真诚”帮助过的国家,却在背后给予其最为致命的一刀,从而从根本上倒置了那个国家的崩溃。

当然,并没有多少人会去理会这些文人的无病呻吟,对于许多国人而言,或许,过去他们希望从苏俄的迅速崛起中寻求强国的答案,但是现在,对于绝大多数国人而言,他们相信中国已经走上了正轨。

或许,还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所幸一切都在慢慢的解决,而人们最为关心的国家的尊严、荣誉,都在战争中得到悍卫。

我们的国家从未像今天这般富强

或许,相比于历史的辉煌,民32年的中国仍在复兴路上,但是,近代百年以来,国家从未像今天这般强大,在战场上,军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胜利以摧枯拉朽横扫东北以及东南亚,在外交上,美英等传统列强终于把中国摆到了与其对等的大国位置,至于在国内民生上,化肥、良种以及现代农具的推广,加之“三七五减租”的成功推行,不仅让农民吃饱了饭,农民的收入亦大幅度提高,压抑了十数年消费的农民在收入增加的刺激下,消费迅速激增,受到市场刺激的工业消费品生产空前繁荣。

前线的胜利、市场的繁荣、收入的增加,总之,所有的一切,似乎都在印证着一个名词“盛世”的到来,中国百姓从来都是一群极易满足的百姓,他们所图无非只是“一口饱、一身暖衣、一片栖身之瓦”,只要达到这几点,那便是百姓传说中的“盛世”。

虽说距离洋历年还有二十来天,入冬的农闲后,闲下来的农民纷纷赶到市集,开始为家人采买着各种商品,碎花洋布、搪瓷脸盆、雪花膏、洋荑子,因为农民的消费市价甚至有所增涨,毕竟,现在正值战时,大量工厂转产军需导致了市场供应的不足,但对此,那些因粮价上涨收入略增的农民,并不会在意许多。

“哎,过去愁钱不够用,现在愁买不着东西”

手背在身后握着烟袋的老梁头,一边走一边嘟嚷着,他的左胸前别着条蓝色红三色授带,那是军属的标志,在农民消费合作社,这个标志可以让他插队购买紧俏的商品,甚至在做公共汽车的时候,这个标志同样可以让他做到前排。

虽说不用排队就买到所需要东西,但是他依还有些不满意,碎花布竟然限售,即便他是军属,也只能买十五尺,如果想多买的话,就要到普通的商店去买“高价货”,消费合作社里的商品价格比市场上低了一成。

“这下两个儿媳妇、还有两闺女可咋个分”

嘴里这么抱怨着,可老梁头的脸上却带着祥和的笑,这笑是发自内心的,六七年前,他愁的是如何填饱一家人的肚子,可现在,他想的却是怎么让日子过的更好些。可偏生碰到今个这事儿,想着儿媳、闺女分不均,心里头禁不住有些犯难。

突然,他止住了脚,瞧着一旁地摊后面悬绳上挂着的挂像走不动了。

“这像咋请的”

“6尺的中堂,不贵,才一块钱”

这是委员长的戎装挂画,先前老梁头家里也挂着一个半身像,不过瞧着这大幅的挂像,他却动起了念来。

“那我就请一幅”

“第13个了”

在挂像年画摊后边的茶馆里头,杜庆余一边说,一边从盆中取出一个花生米放在桌上,只见桌上摆着13个花生米和上百个瓜子。

“可不,许老板办公室里也挂着领袖像”

丁克武同样感叹了一声。

“过去,我觉得,这南京政府也就那么回事可这两年,咱们差不多前后去了三四十个地方,远的有云南的、近的有河南,偏的有甘肃,这老百姓家里头,挂领袖像的越来越多了”

感叹着,杜庆余的脸色有些变幻,看不出是高兴还是不高兴。

作为北方机械的工程师,他们两来到这个浙南小镇,一个是负责机器的安装与教授工人操作,而另一个则是负责技术传授。走南闯北的多了,自然感慨也就多了。

“老百姓的日子比过去好了”

丁克武瞧着市集上的百姓,出身乡村的他,可以直观的感觉到农村的变化,现在农村新房越来越多,而且老百姓身上已经很少见那种肮脏的满是油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