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山河血 > 分节阅读 611

分节阅读 611(2 / 2)

在委员长官邸书房外,刚一出门,蒋介石便看到了崔可夫,看着那瘦削的身体,虽说对方身上的西装让他一阵诧异,但他还是热情的走过去,对于在抗战军兴期间,曾给予中国一些帮助的这位苏联将军,他的心里或多或少的心存些许感谢之情。

“您好,委员长”

“崔可夫将军,数年未见,您可是瘦多了,”

对方展现出来的热情,让崔可夫的心头一阵颤动,看着面带笑容的委员长,他用生硬的汉语说道。

“委员长,数年未见,在您的领导下,中国越发强大了,祝贺您”

“崔可夫将军,等会谈结束之后,我们再好好叙叙旧”

随后蒋介石便离开了,在崔可夫、陈诚等人进入书房之后,一场看似简单的会谈便开始了,在书房内,即便没有悬挂双方国旗的谈判桌,也没有其它多余的人,包括双方翻译在内一共只有六人。

“基于促进两国间的友谊,恢复中苏两国的基本信任,我国同意从新疆撤出一切军队,并停止在新疆的一切未经中国中央政府批准的活动”

透过鼻梁上的金丝边眼镜,莫托洛夫看着王宠惠,他清楚的知道,越是弱国,他们的外交官往往就越为出色,因为对于弱国来说,在谈判桌上,他们更需要竭尽全力争取国家的权益。

“新疆”

话声稍顿,王宠惠回应道。

“我想,在新疆事物上,并没有太多值得谈论的必要,因为”

王宠惠将视线投向陈诚,陈诚是作为军事代表参加这场四人谈判中的其中之一。

“军政部已经决定,用一个月的时间解决新疆的问题”

陈诚的话声未落,崔可夫便在一旁开口说道,

“陈部长,我需要提醒您的一点是,在新疆有超过两个师的苏军如果他们受到进攻,反攻是必然的”

对于崔可夫的威胁,陈诚只是笑了笑,而后他随口吐出一句话来。

“我准备在新疆投入两个集团军,如果有必要,可以投入不少于十个集团军,甚至更多”

这是裸的威胁

听在崔可夫和莫托洛夫两人的耳中,却变了味道,陈诚似乎是在告诉他们如果他们去打的话,那结果极有可能是中国对苏联宣战,无疑这是苏联最不愿意看到的事情。

“苏联或许现在面临着困难,但是陈部长,你必须要明白,苏联绝不是一个任人宰割的弱国”

在回应陈诚的威胁时,崔可夫又特意强调道。

“我们今天来到南京,是为了寻求两国间的信任与友谊,我想这才是我们这次会面的基础”

“当然,我相信无论是委员长亦或是斯大林元帅都不愿意看到那一幕,我本人亦不愿意看到那一幕”

在两名将军互相表明了“态度”之后莫托洛夫便笑说道。

“陈将军,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坦诚,好吧,在新疆的问题上,我们同意贵国提出的观点,但是,关于阿拉木图至迪化总长1359公里的铁路,苏联实际投资为1。4亿卢布,我们希望中国政府能够出资赎回中国境内路线同时,还有苏联与新疆地方政府建立的合营公司,我们希望能够继续在新疆经营。”

话声落下时,莫托洛夫从公文包中取一份文件。

仔细翻看着文件中中国境内路线以及火车站的造价表,虽说估价稍高,但总造价却在铁道部给出的预算之内,合上文件,王宠惠稍作思索后便点了点头,同时露出微笑。

谈判出人意料的顺利,在中国得到了一定的“利益”之后,莫托洛夫便提出了苏方的要求,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中,就这样你一条,我一条的争取着,从新疆的权益,到中国在新疆的驻军规模,慢慢的,双方谈到了蒙古,在关于蒙古的地位谈判中,一开始,苏联坚持蒙古维持自治,并宣称这是根据民四年中俄两国达成的协议规定。

“民四协议早在民九年就已经为蒙古的呼图克图汗撤销,所以,现在我们根本就没有必要再谈论蒙古自治问题”

面对莫托洛夫提出的要求,王宠惠自然给予了拒绝,心知苏联方面并没有多少底气的他知道,无论是蒙古也好,新疆也罢,苏联方面都不会过于坚持。

“中国政府不能宣布放弃它的一部分领土,那怕是放弃部分领土上的部分权利,否则它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地位将会发生动摇”

在王宠惠的坚持下,莫托洛夫的声音微微一顿,一直保持沉默的崔可夫则恰到好处的接过话来。

“我认为,我们可以就蒙古问题达成一致,但有一点,苏联需要得到贵方同意”

在崔可夫开口时,陈诚知道这场谈判的核心问题即将从他的口中道出,苏联方面会提出什么样的要求呢

“我们希望在将蒙古完全归还中国之后,中国于蒙古驻军不少于三十个师而其中的二十五个师必需部署于蒙古东部”

第五十四章斯大林的礼物

“我们希望在将蒙古完全归还中国之后,中国于蒙古驻军不少于三十个师而其中的二十五个师必需部署于蒙古东部”

提出这一要求之后,崔可夫的双眼逼视着陈诚,他看到陈诚的眉头蹙着,一副思索之状。

“这”

沉默了好一会,陈诚才为难的说道。

“如果我们同意的话,那么就会给日本方面造成我们将会进攻东北的态势,即便是我们没有这一计划,日本方面亦会”

看着崔可夫,陈诚知道这正是苏联人所希望的,如果将三十个师调往蒙古东部,那么在华北和蒙古地区的中队将超过130万,届时日本关东军会对此做出什么样的反应,反正无论是梅津也好,石原也罢,恐怕都睡不踏实了,他们必须时时防备对东北的进攻,这必然将会影响到日军在远东的进攻。

但这恰恰是苏联所需要的斯大林清楚的知道,指往中国出兵东北解救苏联,几乎不可能,就像当初校长希望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