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本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山河血 > 分节阅读 579

分节阅读 579(1 / 2)

通亮,在这团烈焰尚未散去时,又是一团烈焰映亮了天际。

“号弹命中、2号弹命中”

扬声器中传出的从观察哨中传来的声音显得有些激动,就在人们正欲欢呼时,又有一个声音传了过来。

“3号弹脱靶”

声音未落,不待人们的心脏捏成一小团的时候,大海再次被映的通亮,四号弹再次命令目标。

4发三中

在这一成绩传出时,那名海军中校整个人的呼吸都显得有些急促,作为一名海军军官,他清楚的知道,对于海军而言,这意味着什么,对31公里外的目标实施攻击,75的命中率足于让海军为之震惊,在这一距离上,即便是训练最为有素的英国海军,在攻击固定靶位时命中率亦不可能超过7,如果是活动目标,其命中率能达到3,都已经是上帝保佑了,尽管有着“以陆射海”的优势,但如此准确的远距离命中率,仍然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

“沉了吗”

尽管内心惊讶无比,但这位海军中校这会却更关心一个问题导弹能击沉靶船吗在望远镜中,靶船已经发生了严重的侧倾,而侧倾的速度远比他想象的更快。

“肯定能击沉,商船的钢板薄,只要命中舷侧,至少能炸出一个一公尺大小的缺口,”

在说话的时候,望远镜中的商船几乎完全沉入海中,看到这一幕,中校方才满意的点点头,然后又有些疑惑的看着彭雨生,用不太确信的口气询问道。。

“那么,它能击沉战舰我是说战列舰吗”

能否击沉战舰,这才是衡量这一武器的最关键因素,要知道中国面对的敌国可是日本在中校的紧张之中,彭雨生先是沉默片刻,然后又用肯定的口吻六道。

““捕鲸叉”的战斗部与普通战斗部不同,它的装药前端装有半球型药型罩,等壁厚度为0毫米,用钢板冲压成型,根据战斗部陆上试验,可以在厚达400公厘的装甲板上形成一个直径大约250至300公厘穿孔,如果装甲板下降至127公厘,其造成穿孔尺寸不小于600公厘,我可以负责的说一句,他能够击穿绝大多数战舰的舷侧装甲”

作为一名技术人员,此时彭雨生的回答显得极富技巧,确实它能够击中目标,同样也能够击沉战舰的装甲,但是至于能不能击沉,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但中校显然没有意识到彭雨生回答中的“技巧”,而只是兴奋的,不住的重复道o。

“这就够了,这就够了”

第六章送给海军的礼物

3月初,正是初春,一场倒春寒,使得北平的天气稍见些许冷咧,不禁让人怀疑这场倒春寒全不会冻伤草木初露的嫩绿,但这却是杞人之忧罢了,事实上,也没有多少人会这般去想。

不过虽说如此,在清晨时分一些公园园林刚刚返青的草木上却是结满了冻霜,在铁狮子胡同的参政委员会后院的花园间,便是如此,那白白的霜冰有如一场小雪似的,将枝条、树叶染的一片雪白,显得好不美丽。

窗外的霜洒之美,却并不是所有人都有闲情去欣赏,此时来回的在办公室里走动着,管明棠的神情显得有些激动。

太快了

实在是太快了

在接到海军处的报告时,他几乎是下意识的生出这一念头。

捕鲸叉项目获得成功

在对海打靶时“捕鲸叉”反舰导弹四发三中,成功击沉一艘近6000吨的商船,虽说击沉的是商船而非军舰,但却清楚的显露出“捕鲸叉”的实力。

“毫无疑问,这是一种划时代的武器”

作为第三舰队司令官的并没有随舰队前往岛基地,尽管现在基地仍然在建设中,但第三舰队早已经移师于,一面进行训练,一面为工兵部队提供保护,但作为司令官的他,却留在了北平,平素往返于北平与青岛之间。

相比于舰队的训练,军官的教育、水兵的培训以及军舰的建造,这无不是压倒一切的工作重点,更何况还有诸多新型兵器的研发,从双管13公分自动舰炮以及自动寻电动鱼雷到“捕鲸叉”无不是海军未来两年内的重点工作。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这些新型海军兵器的研发,完全压倒了造舰工作,现在青岛以及连云港的船厂,仍然制造着1000吨至3000吨驱逐舰,至多只是在今年增加了潜艇的制造,毕竟海军兵器是一个系统工程,而诸多新型兵器的研发,使得海军依然无法确定海军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军舰。

寻求技术上的突破,从而以技术上的优势弥补吨位上的劣势,这是民二十七年制定10年海军建设计划的核心,但如何能够以技术弥补吨位以及素质上的劣势呢

这一问题最终被压到了公司的身上,而现在,公司却给予了海军一个答案“捕鲸叉”反舰导弹。

“他的射击精度以及威力不会因距离受到影响,无论是10公里亦或是30公里,他的射击精度和穿甲威力都是相当的,或许比之大口径舰炮仍有所不足,相比于大口径舰炮,“捕鲸叉”最大的优点就是如鱼雷一般,既可装备如鱼雷艇一般小艇,又可装备战舰,这意味着,即便是最小的鱼雷艇,都可以在数十公里外对敌方战舰实施攻击”

整个人显得激动非常的,看着沉默不语的司令,郑重其事的说道。

“总司令,我认为公司应该立即组织研究“捕鲸叉”的上舰准备,从而提升海军的战斗力以夺取海上优势”

面对神情腔调都显得有些激动的,管明棠只是笑而不语,双管中口径自动舰炮、六管速射近防炮,自动寻鱼雷以及反舰导弹,这是未来中国海军的“四大金刚”,按照他最初的设想路程,这四大金刚的研发成功排序,技术含量相对最高的反舰导弹应属最为困难的项目,但出人意料的是,在双管自动炮和六管近防炮刚刚获得成功的时候,还尚未解决雷达指控这一技术问题时,反舰导弹却首先获得了成功。

“捕鲸叉”是管明棠亲自为其取下的代号,而所谓的“捕鲸叉”实际上正是后世的“冥河”15反舰导弹,同样其它项目一样,技术中心提供给项目组的不过只是几千份文档,而他们却依靠这些文档,在短短三年内,便完成了它的研制。

“这确实是一种夺取海上优势的新型兵器”

尽可能的平静下来之后,管明棠首先肯定,然后又接着说道。

“不过,我看“捕鲸叉”现在并不完美嘛”

“总司令,这”

在的诧异中,管明棠拿起桌上的照片,指着如小飞机般的“捕鲸叉”说道。

“现在的“捕鲸叉”太大了一点,射程也仅只有32公里,而且还需要临时加注燃料,当然,现在最重要的问题是它的尺寸,尤其是它的飞翼”

手指着照片上“捕鲸叉”的双翼,管明棠有些遗憾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