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过完年吧”
“爷爷”
就在丁惠明刚想开口说话的时候,却见着一个人急匆匆的从门外赶了过来,是留在老家的大伯,大伯怎么这个时候来了,按道理来说,这两天,他们应该回老家才是。
“大伯”
见大伯走了过来叮惠明连忙恭敬的行个礼。
“惠明”
点点头,虽是寒冬腊月的可丁裕乡的额头却还带着些汗珠。
“爹,这下可完了”
丁裕乡瞧着爹,脸色中尽是惶恐之色。
“咋了”
瞧见长子脸上的恐色,即便是当年家里闹土匪的时候,也没瞧见他吓成这样,就是前两天日本兵都打到离家几十里地的时候,都没像现在这般失态。
“爹,老家,老家过兵了”
“过兵了”
儿子的话让丁渭之的脸色微微一变,联系到先前在报纸上和新闻匣子里听到的新闻,他立即意识到了,这事是怎么了。
“过的是那里的兵”
“是中央军,中央军把队伍开到了高峰头,离郯城只有几里远,在郯城边都能瞧着中央军的影子这下子,这下子”
大伯惶恐的说道时叮惠明更是被这个消息惊的睁大眼睛。
“爷爷,这”
下意识的叮惠明大声说道。
“这南京咋能派兵呢这不是,这分明就是想逼管长官啊”
几乎是下意识中叮惠明便选择站在北平的一边,之所以会这般选择,却是因为他的父亲曾是邯彰军的军官,自然的,对北平也就亲近许多。
“家里没什么事吧”
相比于儿孙们的激动叮渭之反倒显得很是平静,他看着惶恐不安的长子问道。
“老家没什么事吧”
“事,暂时还没有,只是,爹,您是知道的,庄子里的后生们有些不太服气,他们觉得的这南京,也太欺负人了。”
丁裕乡如实的说道,现在乡下老家可是闹翻了天。
“所以,我寻思着,先到城里和您老报个信,我看今看,咱家还是在城里过年吧,吧,免得在老家遭了兵灾”
“知道了,和你娘讲一声,让王姐把宅子给你收拾一下”
说着叮渭之摸了下丁惠明的脑袋,冲孙子说了声。
“惠明,你去写作业吧”
“是,爷爷”
尽管嘴上这么说着,但是丁惠明的脑子里却是嗡嗡作响,只想着一件事。
“要打仗了i要打仗了可,为什么要和南京打”
第四百三十八章学者之忧
在混饨、骚乱的梦境中,被一片耀眼的光芒惊醒睁开眼,满屋子白得透亮。太阳穴处跳动着,头疼欲裂。披衣趿鞋,推开窗户,啊,外面白茫茫一片,下了一夜雪。雪花还在无声无息地往屋檐上、树枝上、石头上堆积,愈来愈厚;原有的生硬的轮廓失去了,一切都显得柔和、静穆。
推开门,离开家的时候,傅斯年只感觉到一阵冬天的幽冷、清冽,他朝着离开他的家不远胡适的住处走去,今天之所以走过去,是因为清晨时分,在收音机中听到的新闻。不过是刚一进拿,胡适拿出他定的报纸,是一份国民时报,没有去看头版的广告,傅斯年直接翻到第二版,果然在其中看到了那个新闻,他读了一遍,问道。
“南京派兵了
胡适神情凝重的点了点头,然后开口说道。
“嗯,派兵了,五个攻击军,十六个师云集在黄河、陇海一线,其中一些部队,更是进抵北平当局的辖境。
正说话间,闻一多来了。苍白、消瘦,厚厚的近视眼镜片后面的双眼,似乎凹陷得更深了,两个肩膀耸得高高的,一件旧薄呢西装像挂在衣架子上,他人还没坐下来,便大声说道。
“你们听新闻咳、咳
这时茶送上来了,友三把杯子端在手里,一阵剧烈的咳嗽使杯中的水都洒泼出来了。听说
他掏出手帕擦去裤管上的茶水,
“华北集群,也准备把部队南调了
“虽说,还没有消息,但,嗯
胡适点点头,
“我想大体上,华北集群肯定会把南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