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对抗中央,亦可能导致战争,选择沉默,中国同样将迎来战争。
“现在,国家、民族的命运再一次交付到我们之手,在这个特殊的时刻,我们必须要坚定不移的坚信一个信念:我们将满怀对国家的忠诚、对民族的责任,将这个历经磨难方才浴火重生的国家,完好的交予下一代,而非让下一代在毁灭与废墟中无助的挣扎,我的同胞们,现在,我们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像过去的两年间一样,现在,我们的、国家的命运交托到诸公的手上,你们不仅将决定华北的未来,同样也将决定这个国家、民族的未来”
沉默,在管明棠的声音落下的时候,会议厅内并没有响起掌声,而是出人意料的出现了诡异的沉默,此时会议厅里的人们都心中有数,理智告诉他们,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但同样的,理智亦告诉他们,当他们作出那个选择的时候,会面对什么会发生什么
那个选择,甚至将意味着,早已经消散的内战阴云,极有可能再一次于中国上空弥漫,这一个选择是何等的难为
“嗵、嗵”
就在这个时候,木锤声在众人的心间回荡着,参政会秘书长的左禹生站起身,说道。
“我想,管主任对中国与德国结盟一事,已经解释完毕,确实,作为地方参政会,我等无权决定中央之外交策略,然而出于国民之责任,我等亦有责任与义务,在事关国家未来之大事上,向中央传递我等之态度,因此,现就专员公署提交之”要求中央立即撤回访德外交代表团,无限期搁置与三国签署同盟条约”一案,如无反对者发表意见,将进入本次会议第二段,对这一提案进行表决投票”是赞同还是反对就在所有人都于心底思索着的时候,在委员代表中却有一些人的眉头紧锁着。
“完了,全完了”
此时马汉三只觉得后背冒出了一些冷汗,作为军统北平办事处的处长,同样也是大兴县的委员代表,他无论如何,都没有想到,这场会议竟然是这样的一场”旨在煽动叛变”的会议,更没有想到管明棠那个人,竟然会如此堂而皇之的在这个场合煽动”叛乱”。
“我应该怎么办”
作为潜伏在北平的军统处长,马汉三知道,无论如何,自己都应该站起来说些什么,否则的话
“这是叛乱”
就在马汉三犹豫不决的时候,一声有力的呐喊声在会议厅内响了起来,这声话声只让所有人的脸色微微一变,无不是顺着声音,朝说话的人看去,站起来的是张荫梧,那位前河北民军总指挥,只见他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向着主席台上走了过去。
“秘书长,我请求发言”
在众人的视线中,得到许可后,张荫梧站在发言台上,他的双耳死死的盯视着管明棠,在他的眼中,此时管明棠似乎已经成为了一个野心勃勃的地方军阀。
“管主任,你口口声声,今日之选择,是为中国之未来,我想问,假诺,中央拒绝地方威胁,你又当如何选择是如过去一般服从中央之决策,亦或是以此为借口举兵而向”
一声有利的反问,只让会议厅内再次一阵哗然,在人们的惊讶中,张荫梧继续大声说道。
“管主任,请你回答我的问题”
第四百三十二章纷乱之局
这是怎么了
当一份出自华北的公函通过电报传至南京的时候,当报纸上报道了华北参政会通过的提案时,几乎每一个国人无不是在惊骇中反问道。
希望,正当他们每一个满怀着希望与欣喜,迎来民三十年的春节时,一份电报,却断然将所有人对美好年景的向往撕的粉碎,不仅如此,几乎所有人的心中,都在弥漫着同一个问题一一这是怎么了
尽管在那份通电中,仅仅只是要求中央召回访德外交代表团,无限期搁置与德国签署同盟条约,但这份出人意料的通电,依然让许多敏感的人看到了内战的阴云。
内战将燃
尽管人们依然愿意相信管明棠以及华北参政会的出发点是基于国家的利益的考虑,但是这份几乎等同于庚子年的那份”此乱命也,粤不奉诏”,却又无论如何,又让他们无法接受,对于国民来说,理智告诉他们,或许如华北通电中所说”以中国当今虚弱之国力,理应于各国纠战不断之时,保持中立,且不可断然以国运为注,”,但华北的通电与对抗中央,意图实施地方,又有何区别。
¨咣铛”
猛的一声脆响,即便是站在委员长办公室门外的侍从官也知道,此时委员长正处于极度的愤怒之中,以至于失态的摔了个杯子。
¨娘西匹”
一声毫无风度的咒骂从蒋介石的口中吐出,即便是摔了手中的茶杯,却也无法发泄他心中的怒火,此时,他内心的愤怒恰如当年在西安时一般,被自己最为信任的人所背叛
难怪他会如此愤怒,作为国家元首,在他的内心深处,在地方势力之中,对于实力最为雄厚的华北,或许他心存些许警惕,但是,在另一方面,他却相信管明棠,相信他绝不会让自己失望,更不会相信他会背叛自己。但是现在,一纸通电却打破了他所有的幻想
管明棠不仅背叛了他,而且还口口声声指责中央的不是,在过去的两年间,中央薄待他了吗
¨忘恩负义,反复无常之小人”
又是一声愤怒至极的斥责声,从蒋介石的嗓间迸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