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是一个海岛国家,他们的资源大都来自于海外,在舰队力量逊于英国的情况下,利用潜艇与飞机封锁英国本岛,以切断其战争资源的供经人,同时,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制空权,投入远程轰炸机,对英国全境实施轰炸,重点集中在机场、兵工厂、飞机制造厂,造船厂,港口,同时,研制专用登陆舰艇,如果能够坚持两年的话,届时,到是有登陆英国的可能性”
一个看似简单的回答,实际上却是保定军事学院的众人制定的“进攻日本本土”的基调,通过封锁与轰炸不断的削弱敌人的力量,在尽可能的削弱敌人之后,再实施登陆作战,而这个削弱的过程,短则两年,长则三至四年,封锁的时间越长,效果便越为显著。
两年
在韩小武的话声落下时,主席上的顿时热闹了起来,有赞同者亦有反对者,但是更多的却是嘲笑声,将一场“单调”的战争进行两年,这可能吗
就在人们试图嘲笑韩小武的“痴心妄想”时,原本一直站在远处的蒋介石却轻咳一声,打断了众人的言语,然后拄着拐杖走了过去,那些将校听着咳声,发现委员长来了,连忙纷纷主动让开一条路来。
“各位同志,坐下今天的讨论很激烈嘛,不过,我想,我们请勃洛姆堡团长主持这个会议,是学习德队的用兵长处,各位都是中队的骨干,而德队正是我们学习要的榜样,我们之所以研究法国战役,是为了在将来,做一个借鉴。”
说着,蒋介石转身面向勃洛姆堡笑说道。
“勃洛姆堡元帅,就您看来,我军未来的建军核心应该是什么,我军应该从法国战役中学到什么”
在速记员、翻译员一阵忙碌之中,勃洛姆堡心知委员长的突然到来,使得这场“辩论”已经无法再进行下去了,于是便大声回答道:
“其实,在中国的建军计划之中,我的上一任法肯豪森将军所进行的工作是极为出色的,就中国目前的交通条件和工业基础而言,建立以一支以精锐轻步兵为核心,少量装甲部队为辅助的现代陆军,无疑是极为恰当的选择。但是”
话声稍微一顿,勃洛姆堡直视着蒋介石,然后又继续询问道。
“中国建军的目标是什么呢我想,委员长,这才是您,以及各位需要认真考虑的事情”
“中国的建军目标”
勃洛姆堡的话,令蒋介石微微一愣。
“任何一个国家,在建立一支军队的时候,他们都会制定最基本的目标,就现在来看,中国最大的假想敌是日本,我想,如何击败日本军队,这正是中国建军的核心而”
将视线投向韩小武,勃洛姆堡用一种颇为欣赏的语气说道。
“委员长,我想,韩中校已经给了您答案,现在中国的陆军已经取得了相当惊人的成就,但是,贵国的空军、海军,是否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这恰恰是中国需要认真考虑的地方”
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勃洛姆堡并不赞同韩小武的全部观点,但是他并不反对韩小武提出的“封锁、轰炸、登陆”的“三部曲”,事实上,这甚至是进攻海岛国家唯一的选择。
在勃洛姆堡提及韩小武的时候,蒋介石只是略微点了点头,随后看着勃洛姆堡笑说道。
“勃洛姆堡元帅,或许韩中校提出的合适的建议,但是,我想,中国的建军是离不开元帅的帮助的,”
在说话的时候,蒋介石的脸上带着一丝微笑,这种愉快的心情,他是很长时间没有感觉过了。
第三百八十八章丘吉尔的心思
“这里是伦敦”
在爆炸声中,主持人莫里冒着大轰炸的危险,以这句带着英国口音的的问候,开始了每天的广播,向全世界传递着伦敦的声音,向全世界传递着英国绝不会屈服的声音。
而在伦敦的上空,一个个飘浮着的防空气球,在秋风中发弹出铮铮响声,这些巨大的防空气球是伦敦的最后一道屏障,是用来阻挡德国俯冲轰炸机的屏障,在德国人的轰炸之中,即便是在这个没有希望的最漆黑的日子里,伦敦依然保持着它的笑容。一座座房屋、送奶车、举重机上全悬着饱经风霜的国旗,颓壁上写着种种谐句,似乎这一切,都在清楚的表明着一个声音伦敦在抵抗,英国在战斗。
英国绝不会投降
这个信念从唐宁街10号传出,在法国投降之后,一直影响着整个英国,数百万国民自卫军在各种各样的美国武器的武装下,担负着保卫英国的使命,而英国的正规军亦在日益壮大,但是,或许,面对外界,作为英国首相的丘吉尔可以信心满满的说道我们一定能赢得战争,但是在内心的深处,丘吉尔却深知英国实际上已经走投无路了。
受训的所有英国正规军和边防队员正披星戴月地进行操练,他们可以渴望杀敌卫国,但是他们却没有足够的大炮、坦克。国民自卫军的人数已突破百万,但却没有足够的步枪,他们不得不拿起霞弹枪、猎枪和私人用枪,甚至没有枪支,他们只能拿起长矛和棍棒作为武器。
此时,甚至就连同英国唯一的骄傲的,能依靠的海军,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在德国的潜艇攻击下,英国从一个封锁者变成了被封锁者,一艘艘满载着英国急需物资的商船在大西洋被击沉,数以万计的商船在爆炸的火光中变为了残骸沉入了海底,沉没的不仅仅是商船上的货物和船员,更是那英国民众生存的希望,德国的飞机和潜艇像绳索一样将英国越勒越紧,此时的英伦三岛正在德国的潜艇攻击下,慢慢的变成死岛。
英国需要更多的商船,需要更多的护航舰只,但这一切,显然不是短期内可以提供的,制造新的商船需要时间,制造新的护航驱逐舰,同样也需要时间。
在战争开始的时候,英国有119艘驱逐舰,数量不少,但有一多半是不适合反潜、护航的“雷击舰,以鱼雷为主要武器,负责攻击主力舰的驱逐舰,剩下的几十艘既要担负海峡监视、为主力舰护航的任务,又要分散到全球海域为众多商船护航,实在是捉襟见肘。此时,曾当过海军大臣的丘吉尔临危受命,他把引进驱逐舰的目光投向了大洋对岸的美国。由于置身局外,美国封存了不少旧驱逐舰。从1940年5月15日到6月底,丘吉尔政府至少提出过20次援助请求,但罗斯福政府却装聋作哑。原来,自法国沦陷后,包括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