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护下,朝着侧后方向撤去,而对于已经达成战役目的苏军而言,他们同样放弃了追击,开始在突破口投入更多的部队,以向中国人的纵深实施进攻。
清晨时分,从北方呼啸而来的寒风吹去了战场上的呛人的哨烟,露出了一个属于冬天的清晨,尽管天已经放白,但照在大地上旧的光依然是冰冷的、凄凉的,在雪原上到处都是坦克履带碾压过后的痕迹,一条条坦克履带的痕迹朝着南方绵延着,
风把地上的雪吹了起来,在冰雪上形成一片片白与灰混杂的“云幕”,而这“云幕”似乎是一种掩护,掩护着行军部队的方向,甚至掩盖了地上先前曾爆发的激烈的战斗。
尸体
一具具尸体躺在满是冰雪的草原上,十几辆被击毁的坦克依然燃烧着熊熊烈焰,滚滚的浓烟在雪原上显得是如此的显眼。
一辆又一辆坦克从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快速驶过,在坦克引擎的轰鸣声中,摩托化步兵第49团团长列米佐夫少校神情凝重的看着这片被突破的华军前哨连的阵地,为了夺下这个阵地,他们损失了5辆坦克、两辆装甲车,付出了近两百名战士牺牲的惨重代价。
165名防御于此的华军,悉数阵亡了,从始至终,他们没有那怕一个人投降,甚至一个士兵逃跑,在这一片并不大的阵地上,到外布满了尸体,一具具尸体散落在草原上,眼前的这一幕,只让列米佐夫少校的神情越发的凝重。
“真是一群让人头痛的敌人”
原本想说“让人佩服”的列米佐夫少校在话到嘴边时,还是改了口,作为一名军官,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必需要慎言慎行,否则,谁也无法意料在不久的将来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
“团长同志,至少我们击败了他们”
击败
对于政治委员有些自大的言语,列米佐夫少校并没有反驳,在他看来,只不过是击退了这些华军罢了,或许,现在他们已经深入到敌人纵深达十数公里,但是战斗不过只是刚刚开始。
“现在,第坦克旅在什么位置”
第坦克旅与第149摩托化步兵团一样,实施对华军纵深进攻的主力,但是在战役展开后,他们之间还是拉来了一定的距离,尽管距离并不远,但列米佐夫少校还是谨慎的询问道,从华军顽强的抵抗中,他能够觉察到,或许,想经围歼这支多达八万人的华军,绝对不会像他想象的那么容易。
击退了敌人都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更何况是要歼灭他们,华军会给予他们机会,使得形成对他们的包围吗
显然,这一切都是一个未知数,但列米佐夫少校却知道,越是在这个时候,越需要小心应对。
“摩托化第七装甲旅在什么地方”
在总攻开始后的第三天,在的集团军群指挥部内,朱可夫盯视着面前的地图又一次询问道,在得到一个回答后,他随手拿起铅笔在这一张全新的地图上标注出了的摩托化第七装甲旅的位置,现在,在他的手中一共有四个坦克旅、三个装甲旅以及五个摩托化步兵团,这或许是整个亚洲最庞大的坦克机械化部队了,而这恰恰是他对中队实施纵深进攻最有力的保证,但是作为一名军事指挥官,他却清楚的知道,相比于他所面对的这支北方军阀的军队,他的坦克部队并不占优势,或许,他拥有数量上的优势一几乎是2比的优势,但是在另一方面,中国人的26式轻战车的性能越全面超过t26以及bt5快速坦克,相比于苏联坦克,中国人的坦克速度并不慢,或许40毫米火炮的威力稍逊于45毫米坦克炮,但是他们的装甲更厚,甚至坦克兵的素质亦更高,在过去的交火中,他的坦克部队可以说是败多胜少,而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坦克之间的战斗与空战不同,装甲更厚并不意味着全部,毕竟他手中的坦克火力更为强大。
但最为诡异的地方却恰在这里,他最担心的中国人的坦克部队,并没有用在战场上,他们并没有调动手中的装甲部队阻拦自己的攻势,除去偶尔的投入装甲部队掩护步兵部队撤退之外,中国人的战车部队一直都没有真正投入战斗。等待,他们是在等待什么呢盯视着面前的地图,朱可夫整个的眉头紧锁着,他清楚的知道,自己所面对的对手绝对是进行装甲作战的“行家里手”,他们一定是在等待着什么,否则绝不会放任自己对他们纵深实施进攻,但是他们是在等待什么呢
第三百四十三章骑兵的进攻求月票
清晨时分,冰冷而灰色的天空,依然下着小雪,草原上的寒风将冻结的雪粒从地面吹上天空,在形成一一道道“白毛风”在草原上飞舞着,冻成粒状的雪珠打在人们的脸上,只让感觉有些的微微的刺痛。
一个星期,苏蒙军的进攻已经持续一个星期了,对于临第一集团军的官兵而言,他们就像是草原上被牧羊犬驱赶的羊群一般,被慢慢的压缩了起来,他们的防线正在不断的缩小着。
“人生莫不有一次的死,但能够有选择自己的死所的机会,却只有一个:杀敌而死,死在战场上。”
或许,铿锵有力的诗句,或许某种程度上表明了中国的态度,表明了军人的情绪,甚至透露了这个民族的决心,但此时,在战场上,当杜宾把这首诗写进自己的日记之中的时候,他的心中所怀揣的却没有诗人的诗情,有的只是一种发自肺腑的情绪。
在放下的笔的时候,杜宾知道,在过去的一个星期中,苏蒙军不仅攻克了他们的防线,而且还深入到整个军团的侧后,正一步步的对他们形成合围,换取话来说,他们很快就要形成对他们的包围了。一但这个包围圈形成了,那么对于他们而言,这里,也许就将会成为他们人生的终点。
“忠烈祠见”
将日记本收在胸前的衣袋时,杜宾的脑海中浮现出在撤退的道路上,那些拉响手榴弹的或者义无反顾的朝着敌军冲去的战友们,过去,他曾以为“忠烈祠见”这句简单而又绝然的话语,只能在南京那部电影中见到,但是现在,他不再怀疑了。
“如果忠烈祠见吧”
看着身边的战友,杜宾默默的在心里如此想到,是了,人固然有一死,有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如果可以的话,就让自己杀敌而死,死在战场上吧,然后魂归忠烈祠
“大宾,在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