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要整合,固然是为了发展,我想正像公司在报告中所指出的那样,同样也是为了更好的为战争服务”
“也许吧”
摆了摆手,管明棠的视线投向远处。
“有时候,事情就是如此,总是人两面为难,整合公司的资源,生产效率可以进一步提高,成本也会随之下降,但”
“哲勤,其实,既然他们鼓励公有资本,那对公有资本加大投资,也未尝不可”
见管明棠陷入为难之中,李璜便说出了他的看法。
“嗯”
对“公办企业”的反感,源自于后世的国企所作所为,正是因为“后车之鉴”使得管明棠对“公办企业”没有任何兴趣,即便是那些示范工厂,最后也是“简单处理”了事。
“其实公办企业,到也不是坏事,如果操作好的话”
望着专家,李璜稍加思索,然后继续说道。
“在公署一次性处置各县示范工厂时,工厂大都是折股出售,而收购者大都为各县乡的本地士绅我想,即便公办企业是建于邯彰之外战区辖地,其目的一是为了政府获利,二是为了联系地方,既然如此,那么战后,是否有可能将公办企业出售给本地士绅呢”
“你的意思是”
“专员,邯彰的农业改革,之所以未受抵触,且农民亦获其利,系得益于现代农技、良种、肥料推广,而其增产效应亦为世人所共知,以山东为例,其农技、良种以至化肥推广,无不先进专区,那么同样的农业政策是否能够用于山东,甚至全国各地呢”
望着管明棠,李璜深知面前的这今年青人,之所以倍受国内推崇,尤其是中间力量的推崇,不在于其兴办工业,而在于其一举解决困扰中国多年的农村问题,在邯彰真正实现了“耕者有其田”。但同样的成功,却无法与全国复制。
“山东就做过尝试,但并不成功”
管明棠摇摇头,语气认真的说道。
“邯彰的定租是按百六十斤定,推广良种后,财主不得地利,农民尽得地利,与其死守土地,财主更愿意售出土地,以获实利,这才有了邯彰民间资本的盘活,”
盘活资本,这是邯彰最成功的地方,邯彰与中国其它地区一样,民间的财产大都集中于田地,但在过去的几年间,邯彰却完全释放了这笔巨额财富,这才有了邯彰今天的工厂林立。其它省也曾试图效仿过,但却无一例外的都失败了。
“7万万元”
感叹着吐出一个数字,李璜望着管明棠时目中全是佩服之意。
“从民二十三年至民二十六年,邯彰民间土地交易总额为7万万元,民间实业投资超过十万万元,而同时,全国除邯彰外实业投资亦不过此数,其中还有外国投资”
地利的释放,使得邯彰的工业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同时,大量的农业人口转向工业生产,更进一步增加了农村收入,收入的增加亦刺激了消费,一座座现代新村于乡村耸立,而同时乡村工厂的出现,亦加剧着农村的变化。凡走到过邯彰农村的人都惊叹这里农村环境优美,且几乎各个合作社都有农业机械,农田水利设施齐备,每个乡村都有工厂,其实这些都是实施以工哺农、以农哺工这一“农业变革”的结果,而这一切都启始于邯彰实施的“农业改革”而地利的释放正是促成改革完全成功的根本。
“哲勤,邯彰不过千万亩田地,即释放7万万元资本用于投资工商业,诺山东一省能释放土地财富呢其会有多少资金流向工商业”
第一百九十七章山东的未来
“山东省有。3亿亩耕地,其中30的耕地是集中于本地士绅之后,是可释放的财富,假若完全释放,以当今地价,其即可释放出30至40万万元财富,以总投资806万元的福田拖拉机公司为例,可兴建三十个左右,若是以总投资9875万元的北方钢铁公司为例,可兴建40个左右”话声稍稍一顿,李璜深吸一口气说道。“其中,尚未包括我们的直接投资以及吸引的民间资本,按照释放,投资0。5来计算,其可带动投资超过50万万元”
过去,李璜并不了解经济,但在过去的几年间,就任专员公署顾问的他却有充分的时间去学习经济,了解实业,而他一直关注着邯彰的农业改革,正因如此,他才意识到,千百年来中国财富是怎么样一直禁锢于土地之中,土地是缘何成为农村不稳的根源,而邯彰的变革却改变了一切。
而对于山东、河北甚至东北四省,李璜自然清楚的知道,在司令部的地图上,实际上早就悄悄的将那些地区划入了“战区”之中,既然是战区的一部分,未来自然需要收复他们,而收复他们之后,如何实施农业改革,从而使其成为战争的根据地呢这又是李璜作为防卫委员会委员不得不考虑的事情。
“要知道,现在,地利已经是人所共知,因此,如何能让那些地方上的士绅出售土地呢”
扭头看着李璜,管明棠无可奈何的笑了笑,虽说现在通过战区的扩张,自己已经插手河南、山东黄河以北地区的政务,但并没有实施农业改革,只是通过各县实施“降租减息”从而稳定农村,而究其原因,正是因为地利尽为人知,实际上,这也是山东、山西改革失败的原因。
“一亩地一季小麦可收500个棉花可收百个一年收租可获利十数元,在这种情况下,让他们把地卖给老百姓,他们幸好现在小四轮拖拉机、小型收割机都限购了,要不然,我都担心他们会不会用机械代替雇农,到那时”
在邯郸的农村、合作社工厂吸收大量农民进厂同时,小型四轮拖拉机、收割机、播种机等农业机械亦随之于邯彰的合作社间推广,尽管距离机械化还很远,但这至少是一个开始,而在农业机械使用的同时,在农业合作社内,亦出现了担忧的声音,担忧机械会取代雇农,从而进一步恶化中国农村环境,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农村机械的推广问题上,才会存在诸多的争议,直到战争爆发后,面对大量劳力的流失,农村机械才得已真正推广,不过依然限定于农村合作社购进,且需经农业合作社调查,因劳力不足确实需要,才能获得许可证,但这种限制又能维持多久
“到那时候,想要阻止他们就晚了”
肯定的应一声,李璜又继续说道。
“所以,要尽快让他们把资本从土地转向工商业,让少地、无地农民获得土地,而不是出现美式的现代农场作业,到那时数以千万计的失地农民,必将是中国最大的不稳定之源。”
“在农村流传着要想家业稳,作田是根本的千古民谚,加之现在地利甚丰,他们又岂会愿意售出土地”
实施农业改革的必要性,管明棠怎么会不清楚,也正因如此,才会在邯彰实施农村改革,但现在若是于战区内,甚至将来于山东、河北等地实施,又岂会那么容易,若是容易的话,阎锡山、韩复渠等人的尝试又岂会失败
“恐怕阻力会很大难度也很大”
“阻力会有,但不是不可行,只不过要付出很大的代价而已。”
“代价”
“这种代价虽然每个人都可以付出,但却很少有人愿意付出。”微微点点头,李璜看着管明棠说道。“哦为什么”诧异的看一眼李璜,管明